200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
∙【公布日期】2001.02.03
∙【字 号】
∙中国移动上海网点【施行日期】2001.02.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200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海市统计局 2001年2月3日)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团结奋斗,努力拼搏,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实现了为“十五”计划开好局的基本目标。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5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增长幅度连续第10年保持两位数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显现,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5.5亿元,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2355.53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2509.81亿元,增长8.7%。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达
到50.7%。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收入19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年地方财政收入62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完成年度预算的111.2%。其中,增值税111.95亿元, 增长19.7%;营业税191.12亿元,增长24.3%;个人所得税78.44亿元,增长30.2%;房产税14.66亿元,增长10.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72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固定资产投资
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促进新一轮投资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84.31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幅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 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712.4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9%;更新改造投资436.83亿元,比重为22%;房地产开发投资620.31亿元,比重为31.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6.51亿元,比上年下降17.3%;第二产业投资68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1294.97亿元,增长3.9%。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774.38亿元,比上年下降6.7%;非国有经济投资120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5.6%上升到61%。在非国有经济投资中,私营、外商
及港澳台投资46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1.5%上升到23.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1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7%。其中,交通运输通信投资168.42亿元,增长43.3%;市政建设投资177.89亿元,增长8.9%;公用事业投资92.25亿元,比上年下降11.7%。
价 格
市场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0.3%,烟酒及用品类下降1.1%,衣着类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2.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2.1%,居住类上升2.3%。 原材料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1.3%,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3%。
农 业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农业整体水平提高。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26.85亿元,比
上年增长4.9%。其中,种植业总产值94.69亿元,增长2.9%;畜牧业总产值88.55亿元,增长2.4%;渔业总产值40.97亿元,增长13.4%。 加快调整以减粮、扩林、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的农业种植结构。全年调减64.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用于扩大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调整为43∶57。全年粮食总产量151.4万吨,比上年减少13%。粮食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已达96.7%。农副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扩大生产。全年蔬菜产量比上年增长12.5%,水果产量增长15.9%,水产品产量增长1.5%。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创汇型农产品生产明显扩大。全年初级农产品出口总额8.2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通过外贸公司直接出口7.14亿元,增长4.6%。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继续推进。至年末,全市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进入功能性开发阶段,建成规模化、现代化蔬菜园艺场187个。在蔬菜、生猪、水产品、食用菌、瓜果等5种农产品的生产中建立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监管体制,跨出了上海农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
工 业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12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增幅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
值778.73亿元,比上年增长4%;重工业增加值1349.52亿元,增长17.9%。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65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06.4亿元,增长18.6%。 工业生产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8%。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全年开发新产品2万多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96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3.7%。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6.79,比上年提高5.27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4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实现税金380.67亿元,增长12.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1.07亿元,增长8.6%,占工业利润总额的53.9%;实现税金262.55亿元,增长11.4%,占工业税金总额的69%。 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发展行业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1669.22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完成总产值396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1.7%,其新增产值占全市工业新增产值的比重达到60.3%。适销对路的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激光视盘机产量比上年增长1.8倍,移动电话机产量增长91.3%,微波炉产量增长83.9%,数字程控交换机产量增长60.8%,轿车产量增长14.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