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的包称呼七月十三
写给的包称呼七月十三
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孝名和时间等。这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是由于当今学校没有这样的学科教学,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照规定的称呼写包。现将具体写法介绍如下:
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竖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为:
第一列:中元化帛之期孝祀(中元节盛会之期阳世孝信祭奠)
第二列:谨具钱包△封端伸奉上(谨慎准备冥钱×封恭敬地送上)
第三列:姑xx收用(已经故去的×××老人收用)
第四列:乘此良因早登仙界(乘现在这个机缘早日跨进天堂)
第五列:天运xx年七月xx日化纳(农历××年七月××日焚化)
2、赙包各列内容写法:
现在市面上都有印刷好的空白封皮纸卖的(简称白包),买回来填写空白处就行了。之所以留空白,是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各家的亡名和孝名也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据实填写。
第一列:中元节→“中元化帛之期孝※△△△”,在“孝”字写送包人自己与收包人的关系(自称)及姓名,不同辈分称呼是不同的(具体见前表),(附带说明,七七包:一七为“首七化帛”,二七为“二七化帛”类推,七七写“毕七化帛”;周年包:一周年为“小祥化帛”,二年为“大祥化帛”,三年为“除服化帛”)。
第二列:空白式处填写封数,写给老辈的填“奉上”,若是写给同辈或小辈则填写“付与”。
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要在“故”前加“新”字,“故”字之后写先人的称呼(依照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见前表);其次男称“考”女称“妣”(如果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辈和小辈可不称考妣,直接写明关系);其三是姓名和性别,而且姓和名分开,如男性写“△公△△”(前△为姓,后二△为名),女性写“△母△氏”(前△为夫家之姓,后△为后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多无学名只有小名,而称呼小名又不够尊重,所以就根据后家之姓称△氏);其四是姓名之后男先人称“老大人”、女先人称“老孺人”,(老辈写给小辈的这项不写);最后写上“收用”二字。
第四列:乘此良因早登仙界(其余不填写)。
中元节写包的格式与称呼第五列:把烧包那天的农历年月日写清楚就行。
补充: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处写一较大明显的“封”字,表示此包经送包人打上封条,非收包人不得拆开,这个“封”字本来是用印章盖的,但没有印章就用毛笔写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就不用麻烦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