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适用)《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知识梳理+课后巩固(含答案)
春学期语文辅导教案
教学课题
复习《庄子二则》
教
学
目
标
掌握常考的虚词和重点实词。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3、能了解古文大意,快速解题。
教
学
重
难
点
理解古文内容并能翻译重点句子。
2、掌握虚词和词类活用的用法。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 优□ 良□ 中□ 差□
建 议:
教学内容
课堂收获
课内巩固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
1、北冥: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2、鲲:大鱼名。
3、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作主语,“大”形容词作谓语,“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鲲之大”变成主谓短语,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其,助词,调节音节,凑足字数,不翻译。
4、化而为鸟:省略句,(鱼)变化成为鸟。化,变化。而,表顺承关系。为,成为。
5、其名为鹏:它的名字叫做鹏。其,代词,它的。为,叫做。
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之,助词,的。其,代词,指鹏的背。
7、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而:表修饰关系。
8、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之,助词,的。
9、是:指示代词,这。
10、海运:古今异义词,古指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分南飞。今多指海上运输。则,连词,就。于,到。
11、南冥者,天池也: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判断句,其形式是:主语+者,谓语+也。天池:古今异义词,古代指天然形成的水池。今指高山湖泊名。天,名词用作形容词,天然的。
12、《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判断句,其形式是:主语+者,谓语+者也,如兵者,凶器者也。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怪,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13、鹏之徙于南冥也:当鹏鸟迁徙到南海的时候。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14、水击:击水,拍打水面。水,名词用作形容词,水面上。
1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而,表修饰关系。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飞。
16、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以,凭借。息,气息,这里指风。
17、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骏马。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介词,用。
18、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湛蓝,是它真正的颜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苍苍,深蓝。其,表示选择。正,真正的颜。邪,同“耶”,疑问语气词。极:尽。
19、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其,代词,指大鹏。下:向下。
20、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亦:也。是,这样。已:罢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收藏下载复制下一首完善
初中文言文,认知
注释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从容:悠闲自得。
鲦(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是:这。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全:完全,确定是。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哪里。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有用没用完善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
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固 :①固不知子(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 (本来)
之:①安知鱼之乐 之:(的)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代词)
实战演练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①,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而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②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③,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但遨游耳。他日,崇义召之,厉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④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以供研墨点笔。左右勉唯⑤而已。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司户解判邪?”户佐曰:“司户太高手笔。”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公之词翰⑥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是日名动一州。
【注】①司户:官名,主管户籍。 ②闲:熟习。 ③系: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 ④遽者:这里指需紧急处理的案件。 ⑤勉唯:勉强答应。 ⑥翰:毛笔,引申为文辞。
9.下列句中的“之”与“崇义召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孔子云:何陋之有?
1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 )
A.裴琰之担任同州司户之时,刚刚二十岁,喜欢游玩,一点也不关心处理公文。
B.刺史谯国公李崇义劝裴琰之另外谋求个京城里的官当,不要滞留在同州。
C.裴琰之不听详细情况,只让主办人员汇报事情的大概,就靠着柱子飞快地处理,可见其玩忽职守。
D.最后李崇义感到惊奇惭愧,将裴琰之来,走下台阶向他道歉。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问户佐 怪:____________
②同州事物固系 固:____________
③惊叹之声不已也。 已:____________
④是日名动一州 是: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但遨游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下面快速有水的句子 三、练习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①怅 wǎng( ) ②jiān( )默 ③rǒng( )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