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温馨提示】
“有付出必有回报。”同学们,两个月的刻苦努力,你们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又进步了: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像丰富……请赶快拿起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把这份快乐和老师、家长、同学一起分享吧!
一、基础知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看看你积累了多少?】
1.下列加粗字注音不全对的一项是( )
A.匀称chèn 蟠pán龙 鳌áo头 轩xiè榭
B.嶙峋xùn 镂lǜ空 丘壑hè 蔷qiáng薇
C.额枋fāng 藻zǎo井 击磬qìng 鎏liú金
D.屏píng风 纳nà凉 帷wéi幕 伧cāng俗
2.将词语或句子补充完整:
惟妙惟( ) 巧妙绝( ) 前( )后顾 因地制( )
失之毫厘, 。银烛秋光冷画屏, 。
3.在括号内分别填入合适的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
4.品味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微笑之花看似柔弱,却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她能为内向的人打通交往的屏障,为失意的人点亮希望的灯光;她能为 , ;她能为 , 。
5.海尔集团执行总裁张瑞敏在回答如何面对“日本制造”的挑战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是‘中国制造’,就一定会被打败;如果是‘中国创造’,就一定不会败。”请简析这句话妙在哪里。
简析:
6.阅读下面文字后答题。
刘翔不是个靠拼命训练成功的人。在平时的训练中的刘翔看上去颇有些漫不经心,你让他跑五圈,他只会少跑一圈而不会多跑一圈。刘翔说:“我在训练的时候是挺轻松的,练得差不多了就玩玩啊,光练是不行的。”
刘翔在训练中“漫不经心”的始作用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教练孙海平。经过反复的研究、琢磨,孙海平终于在无数次失败之后到了他称之为具有“革命性”的训练方法。在孙海平的安排下,刘翔每天只训练2小时,而在备战比赛的时候,训练的强度还会有所减少。这种训练方式使刘翔在每天上阵时都精力饱满,而这种训练方法正符合了玩性十足的刘翔的脾气,这也是刘翔成绩提高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
让下面快速有水的句子 (注:刘翔,我国110米栏运动员,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勇夺金牌,打破了欧美人在这个项目上110年的垄断地位,创造了世界奇迹。)
从这段文字看,刘翔的成功给了你什么启示?用尽量简洁,精辟的话表示自己的观点。
观点:
7.将下面的句子调整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灞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的灞水上。 。
(1)桥长386米,一共有64个桥洞。(2)灞桥,由于当时地处长安附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长安和长安以东广大地区的交通要道。(3)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而又久负盛名的一座石梁桥。(4)解放后,为了便于载重车辆通行,桥面由原来的石板改为钢筋水泥板。(5)唐人送别亲友,也多送至灞桥,有“灞桥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又称销魂桥。(6)修建于汉朝,后几经毁建,如今的灞桥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修建的。
二、美文赏读苑【与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驻足于优美的文字中,你定会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引起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
(一)完成下面各题
保护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6﹪,而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科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中国的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多、分布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目前我国湿地消失和退化极度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湿地面临的各种威胁已经成为我国生态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湿地的缩减和破坏,又造成生态灾难日益频繁。近40年来,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威胁生态系统平衡。海岸带湿地开发秩序混乱,布局不合理,近岸海域的污染和赤潮等使海岸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全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公害。大江、大河上游水源涵养林遭到过度采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湖底淤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长江中游河湖的快速淤积与天然湿地的过度开垦,鱼直对调蓄防洪带来很大的隐患。
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公众以及一些管理者
的认识和重视。人们在开发利用湿地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湿地的保护,导致湿地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不断增长,湿地资源在得不到正常休养生息的情况下,变得日益脆弱。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并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新世纪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要像保护人类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9.从文中一个句子,作为全文的总说句。
10.文中有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湿地的重要作用。请出这个比喻。
11.提取文中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湿地被破坏的严重后果。
12.你认为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13.说说要保护湿地,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14.联系生活实际,举两个湿地被破坏的例子。
15.请你拟一条有创意的公益性广告或标语,号召人们自觉保护湿地。
(二)完成下面各题
奇想:派个“使臣”赴地心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自以为对这个星球已了如指掌。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只能收集地球表层的数据,无法确切解释地心的活动。为了揭开地心的奥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地球物理学家戴维·史蒂文森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核弹在地壳内10~30公里处炸开一个缺口,将一个探测器以18公里/小时的速度送入离地表6400公里的地心,然后用设在地球表面的一个极灵敏的声波接受器收集数据,以了解地心活动是如何影响地球表面环境的。
这一设想听说上去近乎疯狂,其实是建立在对地球已有认识基础之上的。地球的构造分为5层:第一层为地壳。地壳在整个球面的厚度各处不一,在海底下平均是5公里,而在陆地底下是30公里。地壳很坚硬,由玄武岩和花岗岩组成。第二层是上地幔(或称亚地壳),由硅酸盐和橄榄岩构成,厚度为700公里。上地幔层与地壳连接处的摩擦会导致局部的溶化,从而产生岩浆囊。有时岩浆囊会冲出地表即形成火山爆发。第3层为下地幔,位于地下700公里~2900公里处。它质地坚硬,温度高达数百摄氏度,也是由硅酸盐(钙钛矿)构成。由于长期承受地核产生的热能,下地幔会发生变形。第四层为外核,从地下2900公里起,温度超过5000℃,因此外核层内的 铬和 镍都已熔化。这些金属液体在地球自转时会流动,从而产生了地球磁场。第五层为内核,位于地下5100公里~6400公里深处,科学家对这里的情况也不甚了解。根据某些理论,在巨大的压力下,铁合金液体又会慢慢冷却和凝结,因此液态的内核中可能含有一个坚硬的“种子”。
6400公里地下由熔化的高温金属液构成的地核是生命的源头,在一定程度上是它塑成了地球的地形,并影响着气候。因此可以说,地球是个活跃的星球。它的中心温度高达5000℃,而在45亿年前温度更高。地核在逐渐冷却的过程中,通过其周围的地幔向外释放能量,于是在地幔中产生了热对流现象。由于这种热对流,上下地幔层在极缓慢的移动,这又反映在地壳层,造成了板块结构,因此产生大陆漂移、地震和火山爆发。从气候角度看,地核也是地球磁场的摇篮,磁场是我们的保护伞,使我们免遭有害的射线、太阳风等。地核活动的改变会危及人们的生活,动植物将遭辐射之害,飞机的雷达会迷失方向,无线电通讯也将会受到干扰。在地球表面做实验有极大的局限性,而目前只有通过精确的模拟器才能进一步了解磁场保护伞的运行情况。
目前地球上最深的探井(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也只有12.2公里,这与我们距离地心的6400公里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6400公里深的地核进行研究,科研人员只能推测。为了确定地核的性质,巴黎地球物理所应用了地震仪收集的资料。当发生地震时,震波会穿越全球,因此远在法国的地震仪也能觉察日本微弱的地震。如果地球是均质的,那震波也会是规则的,但地球内从2900公里起震波就开始放慢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震波穿过了液体,很可能这种液体就是地核中熔化了的混合体。
为了验证科学家的推测,戴维·史蒂文森教授计划把一个探测器送入地球内部。为什么不搞一个装备 钻孔机的载人船呢?这不可能,因为地核的压力是大气压的360万倍,任何器械都承受不了。所以他想制造一个装备10瓦发射器(与太空探测发射器的电功率一样)、如葡萄核大小的探测器,外层再涂上极其坚固的涂料,这样的探测器就有可能深入到地球的核心,分析地核的构成,以及磁流的温度、压力和速度。
事情到此还远未成功。探测器要进入地心,必须穿过地壳和地球各层。这首先需要在地下几百米处爆炸一枚能量达到里氏震级为7级的核弹,在地壳中打开一个深至10~30公里的缺口。史蒂文森还准备依据物理定律来实现他的设想:地质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时,在重力作用下,地球表面大量溶化的金属可能流入地心。根据这一原理,探测器可由一个金属液泡来运送。为此,要向由核弹炸开30公里宽的地缝中浇进10万吨铁水(相当与全世界铁厂一个星期的产量)。如此形成的金属液泡因其密度高于周围地质而会熔化掉一路的岩石,以18公里/小时的速度推进,直达地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