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鼓楼广场
开封鼓楼广场
作者:秦璇
来源:《决策探索》2015年第04
        自北宋起,都城的城市建筑就别具一格。北宋首次开创了我国以打破坊市为主要标志的古代城市建筑风格的新风貌,促进了北宋时期经济、贸易的巨大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树立了一座丰碑。当时,北宋都城被称为东京汴梁,频繁的贸易往来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富足的汴梁城不仅成为当时的全国第一大都市,也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国际大都会。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盛世繁华景象。
        一、鼓楼之美,在于文化传承
        开封鼓楼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市区中心,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鼓楼,素有中国的钟楼在西安、鼓楼在开封之说。它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明清时期共重新修建过5次之多。20113月,开封鼓楼再次被列入重建规划之中,从而又得到了一次保护。如今重建好的鼓楼面貌一新,外观壮观高大,台基的两侧檐下分别悬挂着题为声震天中无远弗届的巨大匾额。
鼓楼亭台高宇、气势磅礴,如今正英姿飒爽地屹立于开封市中心,展现着鼓楼往昔的大气与豪迈。
        开封鼓楼可谓是汇聚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大中原文化使得古都开封大放异彩。今天的鼓楼不仅成为开封的商业文化中心,也是古都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重建好的鼓楼,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他们无不为鼓楼的恢弘气魄所震撼!
        鼓楼重建后,由原先的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晋升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此次园区晋升,不仅是开封市,更是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时机。鼓楼虽古,但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期,以期对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二、开封第一楼的饮食文化
        鼓楼的街市是以鼓楼为中心、连贯南北的一条仿古建筑落。街市中诸多店铺林立,重建后的鼓楼街市已被纳入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如今的园区内以开封的特小吃为主,自北宋以来的各种名贵的、珍奇的以及市民化的小吃汇聚于此,应有尽有。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开封第一楼 据说开封第一楼已有百年历史,这里的包子如今已
是开封最为有名的小吃之一,纯手工包制、选料上乘讲究、味道极其鲜美,俗称小笼包。小笼包的得名得益于它的外观,人们如用筷子将其夹起,包子就宛若一盏灯笼、似一朵绽放的菊花,因此,称其为小笼包绝不是徒有其虚名。包中肉馅内灌有高汤,轻轻一咬,外皮薄、内馅多的小笼包便会香气四溢,这也是小笼包堪称为中原膳食一绝之所在。开封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十大菜系中豫菜的发祥地,并以其独特的汴京风味成为豫菜的代表之一。
        三、鼓楼街市中的文化记忆
        走出第一楼,东西走向的古建筑就是鼓楼的街市,到了晚上便是开封有名的鼓楼夜市所在之处了。开封的鼓楼夜市由来已久:始于北宋时期,明代鼓楼建成后使得夜市更加热闹非凡,在当时是我国规模最大、最为繁盛的夜市。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载:北食则矾楼前、李四家、段家爊物、石逢巴子;南食则寺桥金家、九曲子周家,最为屈指。
        如今,被融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鼓楼街市,经改造后不仅沿袭了街市的古建筑文化风格,还承载着浓郁的饮食文化传统和近千年的鼓楼街市文化风貌。街市里有的店铺至
今仍沿用着仿古的幌子,小吃的摊点铺位一家紧挨着一家,有几百家之多,小吃也有近百种。摊位上有馄饨、油茶、豆沫、胡辣汤、杏仁茶、八宝粥、冰糖红梨、糖葫芦、花生糕、羊肉串、炒凉粉、黄焖鱼、羊肉串、麻片、花生糕、水煎包子等各种小吃。鼓楼街市中的夜市,也被列入开封市的总体规划当中。经改造扩建后,街道宽了,夜市的整体风貌凸显出来,旨在彰显宋明文化在今天的传承。
        四、书店街的历史文化沉淀
        开封书店街是一条别具开封古城历史风貌的典型街道。它连贯南北,北起东西大街,南至鼓楼广场,全长达600多米。这条书店街的街名,可谓是我国目前仅有的、直接以书店二字命名的街道。据说以书店命名的街道,世界上只有两条:一条在日本东京的神田,另一条即在此。书店街是开封至今唯一保存较好历史风貌的街道,由于它位于鼓楼街繁华热闹的古城中心,集聚了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因而从古至今都备受瞩目。
        走进书店街,高大的牌坊便立刻映入眼帘,简洁高雅中透出华贵的气息。牌坊底座上蹲有8个大气而威武的石狮,透出一股和谐祥瑞之气。步入书店街,书香之气扑鼻而来,古风古韵弥漫四周,千年的书院、俊美的画廊、怀旧的钟表店……街道两旁,各式店铺林立。
中国名街书店街内的整条街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各家店门的招牌各具特、风格迥异。楹联对仗工整,诉说着店家的经营风格和厚重历史,让人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去欣赏和品味。
        书店街上,有家老店的门口有座寿星捧桃的雕塑,虽说是建于清代咸丰年间,但是今天看上去却依然活灵活现。那老寿星身披黄袍,白须飘飘,神仙气质十足,犹如真人般跃然于墙面上腾云行走。据说这家店的创始人曾在山西晋城、阳城等地经商,后来又来到开封创办了这家店铺,故得名晋阳豫,仅店名听起来就很有历史韵味。
        “书店街上另一处值得提及的是集历史性与文化内涵于一身的陆稿荐了。它坐东朝西,建筑外观古朴清新,小阁楼玲珑雅致,很难让人联想到这家店铺竟然是肉店的代名词。门楣上悬挂着一个黑漆金字匾额,陆稿荐三个大字便镶嵌其中。究其得名,还颇有一番传奇彩,据说是得到了神仙吕洞宾相助。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的顺治年间,苏州有一家烹制酱肉的小店,店主人姓陆,当时肉店的生意极为萧条,长此以往,店主人心生郁闷。然而一日清晨,吕洞宾化身为一位衣着褴褛、须发花白的老者躺于店前。姓陆的店主见其孤老无助,于是急忙将其扶起带入店内,以茶饭相待。那老者食后默然不语,遗下草席扬长而去。
店主煮肉恰巧缺柴,于是便把破草席丢入炉中。不料这锅肉酥润浓郁、香气四溢,招来了众多的食客前来购买。从那时起,这家肉店便生意兴隆,于是店主人便将肉店易名陆稿荐一直延续至今。
        五、小结
        开封鼓楼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容了古今中华文化的精粹。开封古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今天不仅在《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中可以探寻它的繁华景致,还可以在开封的鼓楼广场中捕捉它的历史迷人魅影。开封鼓楼、开封第一楼、开封鼓楼街市、开封书店街都承载着过往的印记,向我们讲述着古都开封那厚重的历史文化。
        20131126日,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时讲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开封古都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开封市乃至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我们要承载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在继承和保护开封古都文化资源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古都文化,使北宋文化的精粹成为中华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节日志·中秋节JRZ2013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