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集世界都会长安
主要内容:讲述长安城从隋朝开始建造到唐末毁坏的过程以及作为世界都城的种种传奇。
公元8世纪初,一支由日本官员、留学生、学问僧等组成的访华使团乘风破浪,开始了远航到千里之外的唐朝长安的生命之旅,这种使团叫做遣唐使。如同前几次一样,他们这次访华是为了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的文化。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流光溢彩的黄金年代,唐王朝的都城长安是各国使者不畏生命危险都想到达的地方。
长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长安是世界精神和国际精神的滋养地,在这里可以看到数量最多的外国人、品尝到花样最多的异域食物、接触到种类最多的宗教信仰,这背后是唐朝统治者推行的开放政策,也因此长安才能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城市。
都城长安
背景
陕西西安,古称长安,自西周在此建都以后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定都于此,号称十三朝古都。尤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强盛的两个朝代——汉、唐均在此建都,汉长安城遗址是目前在中国保存的最古老、也是最完整的都城遗址。
隋文帝迁都
公元581年,位高权重的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当时的长安城饱受战争破坏、凋敝残败、官民杂处再加上渭水南侵,城市排水系统毁坏,而且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杨坚决定迁建新城。
隋文帝先跟宰相高颎和大臣苏威在夜晚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本是秘密,但是第二天负责观察天象的官员庾季才却来报告说,他夜查天象,又俯察图记,吻合占卜,又说长安城的水质受到污染,不宜居住,劝说隋文帝赶紧迁都。这正符合隋文帝的心意,所以隋文帝立即颁诏说汉长安城已经不是王者之居,要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上重建帝都。
营造新都
营建新城的具体工程由著名的建筑大师宇文恺主持,此时宇文恺只有27岁,就被封为营建新都的副监,相当于今天的工程副总指挥,他全面负责了新都城的设计及营造。他实地考察了汉以前的首都布局特点,吸纳以往都城的规划布局特,又走遍长安四周,实地踏勘,根据风水学的原理精心选址,他最终选定了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这一片开阔的风水宝地。
此处地势南高北低,六条丰腴的岗阜(六道坡),东西横亘于现在红庙坡到大雁塔之间,北倚渭水、东濒浐河和灞河、西临沣水、南对终南山,水陆交通便捷,形胜极佳,确是建都的理想之地。
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仅仅历时九个月,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新都便拔地而起,因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郡公,这座新都就以大兴为名,第二年三月,隋文帝正式迁入大兴城。
到了唐代,长安城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名字又变回长安,这便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隋唐长安城。
都城规划
长安城总体结构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大部分组成。京城又称外郭城,主要是居民住所所在的地方以及东市和西市;皇城主要是朝廷的各种政府机构;宫城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处,包括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
长安城的设计体现着中国古代宇宙论的图式,太极殿正对着北极星,象征着天子,上应天帝,受命治国。太极殿前承天门外的大街被称为承天门街,从承天门经过皇城的正门朱雀门到外郭城的正门明德门,这条笔直的中轴线也构成了一条国家礼仪的延长线,一些礼制建筑,如太庙、太社对称的分列两边。可以说长安在营造之初就是为了展示新王朝的正统性而建设的宇宙之都、礼仪之都.。
中国的城市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唐代长安城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长安城的规划和设计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也奠定了此后中国都城设计的基础。
数世纪以来,中国都城规划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特点就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
崇,虽然城市规划和设计在不断演变,但是所有的中国都城都有共同的建筑特点。每座中国都城都是被四面外墙包围且四面墙壁相互垂直,形成一个矩形,建有防御性的哨楼和城垛,在这些城墙内通常还有两个或者更多小矩形,街道都是南北向和东西向,从空中鸟瞰犹如一个巨大无朋的围棋盘,这是传统天圆地方观念的体现。
都城规模
保存至今的西安城墙,其基本面貌是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78年)夯筑,隆庆四年(公元1570)加砖砌筑的,在清代又经多次修补,残存的明代长安城仍依稀可见其磅礴恢弘的威仪。
中国名街隋唐长安的规模非常大,据考古工作者对遗址的实测,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周长36.7公里,规模巨大,长安城总面积84平方公里。隋唐长安几乎是明代长安城的6倍,这个数字也相当于同期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6倍,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即现在的伊斯坦布尔的7倍。
大明宫是唐高宗之后大多数唐朝皇帝日常起居听政的地方,总面积320公顷,相当于3.5个北京故宫。大明宫中的含元殿规模宏大,主要功能是朝请,是唐王朝举行元旦朝会的地方,皇帝登基的时候也会在这里颁布诏令。
盛唐诗人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描写的正是唐朝皇帝在大明宫接见外国使臣的壮观场面,大明宫内的建筑遗址保存于地面的有含元殿、翔鸾殿、栖凤阁、三清殿、太液池、大角观等。
在长安城内,南北向街道11条,东西向街道14条,其中连通城门的街道是城内的主干大街,其宽度大多在100米以上,如此宽阔的道路,即使在今天的城市规划中也依然令人吃惊。长安城的人口在当时达到100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给排水系统
对于一座特大型都市而言,居民用水的有效保障、生活污水的及时排泄必不
可少。唐都长安城在城市建设上采取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供排水系统。
宇文恺在建城时巧妙地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在城东修筑龙首渠以引来浐水,在城南修筑永安渠引入洨水入城,其后唐代在隋代的基础上继续扩建,长安城供水工程日臻完善。
城外修建的护城河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成为城市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排泄城内污水又能兼蓄地面雨水。经过合理设计,将供水和排水系统区分开来非常重要,因为饮用被污染的水会引发瘟疫,这会限制城市的发展。
长安城的街道中间高、两边低,污水排到道旁的街沟、壕沟中,此外,排水系统还有渗坑和渗井,渗坑的水再排到小的排水沟,之后再流入城壕之内。
坊市制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唐都长安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城市功能。在唐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纵横交错的街道将长安城的外郭城分为108个里坊和东、西两市,居民区就坐落于一个个里坊之内,各里坊排列整饬规整,长安城的居民被严格限制在各个里坊之中,每个里坊都设有里正,负责早晚依据鼓声启闭坊门,到了晚上,如果违规夜行,就会受到巡夜金吾的盘查。唐代前期长安城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军管性质。
为了能够充分满足上百万居民日常的衣食住行、劳作、休闲、娱乐之需,里坊内建有旅馆、当铺、青楼等各种建筑,大大小小的寺院、道观也散布其中,东市和西市分别位于皇城的东南和西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繁华异常,集中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当。当经济发展以后,逐渐地坊里面便有一些商业活动的场所,甚至热闹程度超过了政府规定的东、西两个市,工商业发展冲破里坊制度,到唐代后期甚至出现了夜市。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规模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长安城的人口结构可能是最为复杂的,这里既有皇帝和他的百官所组成的中央政府,有庞大的军队,有京城本地的居民,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
、士人与商贾,更有来自周边各国的使节、商人、留学生和形形的僧人、道士、传教士。
文化交融
因为唐王朝的开放政策,长安城的经济非常繁荣,成为当时东方世界中最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民百姓和四面八方的外国使臣、商人等,数以千计的西域商人长期居住在长安,这些西域移民的后代现在仍居住在这里。
长安文化昌盛,人文氛围极为浓烈,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当时,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居住在长安。
唐三彩制作精美,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唐代高超的工艺水平,这里也存在着文化的交融和包容,唐三彩当中的钴蓝就是域外带到长安的,加上本土一些成剂,烧造了斑斓璀璨的唐三彩,众所周知,唐人非常喜欢马,出于对马的喜爱,工匠们对马刻画也是非常细致的。
在唐代,马匹深受人们的喜爱,大明宫的广场上会举行舞马表演,这里也是皇帝接受朝贡马匹的地方,走在盛唐时期长安的街道上,异域习俗随处可见。
对于长安的少年来说,那些肌肤如雪、高鼻深目的胡族女子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更何况,她们当垆贩卖的还是当时中国比较稀罕的葡萄美酒,而她们所擅长的胡旋舞更具有中国传统歌舞中所缺少的那种热烈与奔放。
事实上,正是那些肤殊异、衣饰多彩、操着不同语言的外来人口造就了长安城独特的魅力,他们是一道道流动的风景,无论是在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还是在服饰、游乐等社会风俗方面,盛唐长安都受到异域文化的巨大影响。唐朝以宽广的胸怀热情欢迎各国文化、外来文化长驱直入,中外各种文化在此交流、碰撞、相互激荡,丰富多彩的文化既丰富和满足了长安居民的精神生活,更为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宗教发展
西安碑林保存了一块名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石碑,该碑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汉字和叙利亚文双语写成,详尽记录了当时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如何通过波斯人在唐太宗年间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流传开来的情况。这是中国与波斯及西方各国密切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长安作为一座世界文化中心巨大吸引力的证明。
贞观九年,景教僧来到长安传教,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宰相房玄龄亲自到城外迎接,后来景教在长安城里建了很多寺院,那时又称法流十道,寺满百城。
长安对世界的包容可以通过它对宗教的包容体现出来。摩尼教、祆教、景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等外来宗教在这里都能被接受,佛教更是在这里得到了繁荣发展,在唐代长安城109个坊里面,几乎每一个坊里面都有比较大的寺院。
清真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礼拜念经的地方,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为穆斯林大众服务的一个场所。
在中国唐代长安城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寺院变成了一个公共活动空间,在寺院里,有名建筑可以瞻仰、有园林可以游玩、有壁画可以欣赏,都是唐朝名家所画,吴道子就曾在寺院画过壁画,另外还可以居住、可以读书,所以它成为公共活动空间,这跟欧洲那些城市是不太一样的。
日本遣唐使
2004年4月,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了一方珍贵的唐代墓志,这就是著名的《井真成墓志》,志文中写到:“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这个墓志的发现的意义在于:首先它是第一次发现日本遣唐使有关文物;第二也是日本国名最早出现在文物上;第三为研究中日古代文化文物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
作为东方世界的文化中心,长安对东邻岛国日本的吸引力更是无与伦比,成千上万的日本人终生孜孜以求,渴望能够踏上中国的土地,能够到长安去,他们把能到长安对留学、求法、观光、亲眼目睹大唐盛世的威仪视为一生中最大的荣耀。
大多数学者认为,当时日本至少曾派遣过19次遣唐使到中国,在《万叶集》中,他们被称为入唐使,其
中有很多当时的日本名人,他们可以在中国定居,可以在中国娶妻生子,甚至可以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当官。
日本有个人叫阿倍仲麻吕,后来改名为晁衡,他通过了中国的科举考试,做到了三品官。他平日与李白等中国诗人交好,饮酒作诗、相谈甚欢,交情甚笃,在听到他不幸遭遇海难的传闻后,李白还深情地写下了《哭晁卿衡》一诗痛悼好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