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环卫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一、城市垃圾处理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国内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垃圾焚烧发电的逐步推广,有关城市垃圾处理和环卫行业逐步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环卫产业链位于固废处理的中间环节,前端是环卫装备制造,后端是固废的最终处理环节。环卫行业的工作内容包括垃圾清运、道路清扫和保洁、市容景观养护、设施建设维护。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已经在全国主要大型城市基本落地,未来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将长期维持,并将从大城市逐步细化并渗透到全国各地,全国固废处理产业链上下游将迎来投资机会。近年来我国主要城市的固体废物总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重污染产能由城市向其他远郊地区转移,但是生活垃圾数量逐年上升。2014-2020年我国主要城市工业固废产量为13.8亿吨,城市生活垃圾进一步增加至2.36亿吨。由于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生活垃圾产生量将保持增长,将推动环卫服务市场规模提升。
伴随着垃圾焚烧处于建设高峰,而环卫、餐厨、工业固危废、等市场正高速启动,再生资源处于市场化整合初期,预计固废处置+再生资源产业链将拥有10年以上黄金发展期。其中国内环卫行业的主要源动力来自政策引导,政府的环卫项目招标情况直接影响行业景气度。2013年国
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医疗、工业、建筑、生活等各领域的固体废物管理、处理工作进行规定。其后,各部门围绕塑料、医废处理进行了详尽的安排。除此之外,国务院不断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环保企业现金流大幅改善。未来以垃圾焚烧为中心的环卫服务行业将迎来重大机遇。
二、城市环卫服务发展现状
由于国内的环卫服务行业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地域性特点,加上行业目前依然处在高速增长期,因此总体来看市场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局面。而各地的环卫服务合同长期化,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投资水平、注重本地化管理团队的培养,从而带动环卫作业机械化、智能化率提高,最终提升环卫服务效率和水平。2012-2019年间我国城市环卫服务市场规模从1168.5亿元增长至1996.7亿元,2020年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十四五时期垃圾分类新生需求,将扩大环卫服务的范围,带来新增蛋糕,同时环卫服务极度分散的供给结构,给大企业拓展整合市场份额留下了极大的发展余地。
一般环卫服务合同里规定的服务年限在3-5年不等,合同服务期限越短就使得市场竞争格局越分散。而相比于水处理、垃圾焚烧等领域而言城市环卫服务属于轻资产行业,因此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自从推行市场化的2013年以来市场集中度变化不大。据统计2019年我国环卫服务行业的市场集中度CR10仅为21.1%,其中行业龙头北京环境的市场占有率仅为6.5%,相比于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相关领域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三、环卫机械市场发展情况
环卫行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量的增长,同样也体现在质的提升,近十年来环卫行业机械化率快速提升,各式环卫车及环卫机械装备率迅速提高。2011-2019年我国城市市容环卫专用车辆数量迅速增长,从2011年的10.03万台增长至2019年的28.16万台,年均增速在10%以上。而目前只有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左右,许多城市均未达标机械化标准。预计随着城镇化的继续发展,我国城镇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还将大幅增加,机械化清扫率达到要求的同时,也预示着环卫车及相关设备的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加大。
未来最有前途的专业具体来说,在环卫车领域,垃圾车的市场需求量依然是市场的主要需求,约占整个环卫车市
场份额的37%。不仅如此,环卫机械的需求正在向精细化发展,步道、自行车道、公园、小区、绿化现在有非常大的小型环卫机械的需求,环卫车所属的细分赛道正在变得越来也多。环卫车属于特种装备,上装环节因各个订单采购需求而异,对产品储备、制造经验要求高,专业环卫装备制造企业在制造环节、品类研发具备优势,对于抢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来说容易具有先发优势。
四、一体化将成为环卫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如今大量环卫项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而是从小环卫走向大环卫,向区域以及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多维度的整合,打包成一体化项目,包括园林绿化,市政服务,固废处理,甚至物业清洁等。未来的城市环卫行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比如景观亮化、路灯维护、市政绿化等业务实现一体化服务的横向一体化,以及将焚烧厂、填埋场以及湿垃圾处理厂在内的末端处理设施也被大型市场化环卫企业纳入服务范围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在现有模式中,城市废物垃圾的前端收运和后端处置业务分别由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完成;而在一体化模式下,市政废物市场参与企业将整个固废产业链条打通,业务全程参与。相比市场分割模式而言,采用前后端一体化模式有助降低参与企业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成本,
具有更好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最终有利于社会公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