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试卷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教育学部分 2. 心理学部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担任过20年农村中学校长,代表性著作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的教育家是 (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阿莫纳什维利
正确答案:C
2. 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美国鲍尔斯、金蒂斯代表的学派是 ( )
A.实验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正确答案:D
3. 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民族和文化传统
正确答案:B
4. “莲出于污泥而不染”这个比喻说明了人具有 ( )
A.差异性
B.社会适应性
C.自然性
D.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D
5. 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根本目的的理论是 (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民族本位论
正确答案:B
6.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学校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的规定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影响学制建立的主要因素是 ( )
A.生产力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文化传统
正确答案:C
7.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教师期望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
果的现象。它说明的是下列哪种师生关系的作用? ( )
A.工作关系
B.组织关系
C.心理关系
D.伦理关系
正确答案:C
8.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所体现的课程类型是 ( )
儿童入学年龄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隐性课程
D.活动课程
正确答案:D
9. 长期的实践证明,基础教育学校必须坚持 (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与研究并重
C.教学与实践并重
D.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正确答案:A
10. 《学记》中比较准确地体现教学启发性原则的是 ( )
A.“开而弗达”
B.“学不躐等”
C.“及时而教”
D.“禁于未发”
正确答案:A
1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是 (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小组学习
正确答案:C
12.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 (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C.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
D.指导班委会的工作
正确答案:A
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 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
正确答案:错误。钻研教材、写教案只是备课过程中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内容。此外,还要求教师要钻研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了解学生以及写出教学进度计划等。
14. “专家未必名师”。
正确答案:正确。专家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这只是作为名师的条件之一。作为一个名师,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技巧。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
15. 教育功能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①从作用对象角度,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从作用方向角度,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③从作用呈现形式角度,可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6. 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③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⑤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17. 我国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①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②有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 ③有助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落实。
论述题本大题15分。
18. [案例]最近几天,任课老师们总是向我这个班主任反映王晓晓的问题:上课不守纪律,总是打扰别人,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较差。 如何引导规劝他呢?我发现,他玩“悠悠球”很有两下子,技术不错,玩时非常专注投入,样子可爱极了。思忖良久,我有了主意:请他当老师们的教练!并安排周二和周四的课外活动上课,每次15分钟。 刚开始,面对自己的老师,他很不习惯,也放不开。渐渐地随着大家“教练、教练”的叫着,他开始有点自信了,像模像样地教起来……我们则尽量减少教师的角身份,像学生一样有模有样地学。每当他做演示或是讲解的时候,我们谁也不说话,安静、认真地听着;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总是先举手示意,然后称呼“教练”,再说出不明白的地方;中途某老师有事,总是礼貌地向这位“教练”请假……那么,这时候的他呢?总是很有礼貌地回答说:“好,没关系,老师您去吧!” 实事求是地讲,每次我都很感动,感动于王晓晓在这种变相的激励和重重熏染中取得的进步,更感动于我的同事对教育的理解和付出。 自从这个计划实施以后,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不守纪律,总打扰别人的王晓晓了。在课堂上,他表现得很认真很有礼貌,学习积极主动,各科老师普遍反映王晓晓变了…… [问题]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什么德育原则?采用了什么德育方法?请加以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①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 案例中的班主任发现王晓晓擅长玩“悠悠球”。于是,抓住这个积极因素加以发挥,让他教老师们玩悠悠球,在这个过程中他回了自尊和自信,克服了原来上课不守纪律,总是打扰别人,对学习缺乏兴趣等消极因素,提高了王晓晓的自制力。 ②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采用了榜样示范等方法。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做“学生”时,认真的学习态度,对“教练”虚心求教的精神,给王晓晓同学树立了榜样。加之进行适时地引导,促使了王晓晓的转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