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小学校“四零承诺”实施细则》的通知
制定机关 | |
公布日期 | 2019.06.06 |
施行日期 | 2019.06.06 |
文号 | |
主题类别 | 基础教育 |
效力等级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 | 现行有效 |
正文:
----------------------------------------------------------------------------------------------------------------------------------------------------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小学校“四零承诺”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市(行署)教育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
为实现在中小学校“办事不求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在全省中小学校推行“四零承诺”实现办事不求人实施方案》,制定了《黑龙江省中小学校“四零承诺”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在可操作、便利化和可核查、公开化上下功夫,确保2019年秋季招生学期中小学“四零承诺”在全省落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
2019年6月6日
黑龙江省中小学校“四零承诺”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儿童入学年龄 第一条为了把省政府提出的“办事不求人”在中小学落到实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教育公平,根据《在全省中小学校推行“四零承诺”实现办事不求人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省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
第三条我省“四零承诺”(零择校、零择班、零择位、零指定)实行省级统筹、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
(一)省级部门:
1.省教育厅负责统筹全省“四零承诺”管理工作,制订本省的“四零承诺”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指导、监督、检查全省各地和中小学校“四零承诺”落实情况。
2.省公安厅负责统筹指导各地户籍管理部门对招生入学相关的户籍信息的确认核查等工作,联合开展省级招生入学户籍检查等工作。
3.省自然资源厅负责统筹指导各地不动产登记部门开展对与入学相关房产信息的确认核查等工作。
(二)市级部门:
1.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所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四零承诺”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直属学校的“四零承诺”工作。
2.市级公安部门负责统筹指导本地与招生入学相关的户籍管理工作,开展市级招生入学户籍督导检查。
3.市级不动产登记部门负责配合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市直属学校招生工作不动产权证的核查确认。
(三)县级部门:
1.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是“四零承诺”的管理主体,要结合实际制定“四零承诺”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检查、指导、监督学校招生工作,受理招生咨询、众举报并答复、查处;要积极争取县区政府支持,与公安、不动产登记部门沟通,核查、复查户口、居住证、房产证等招生入学要件;要积极组织辖区内中小学校长、教师到派出所、社区统计适龄儿童信息;指导学校与适龄儿童家长沟通,主动告知入学相关要求;主动与社区联系,广泛宣传招生入学信息和政策;负责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的随机派位以及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的统筹安置工作。确保本县(市、区)招生、分班等工作公平公正。
2.县级公安部门要指导辖区户籍管理部门严把户口签入关,严禁“热门”校区内无住房、为学
生“择校”签入学区,空挂户口等行为。做好普查工作,利用相关平台、大数据对为“择校”将户口签入学区但没有校区内住房的情况进行排查,一经查实及时清理,退回原户籍。做好统计工作,将无校区内住房和产权而签入校区的适龄儿童、因购房迁入户籍及校区内已有学龄人口情况进行统计,并提供适龄儿童相关信息,便于教育部门进一步核查确认,确保“零择校”落到实处。配合校验户口,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的疑似假户口进行校验确认,避免利用假户口进行择校。
3.县级不动产登记部门要配合校验不动产登记信息,对教育部门和“热门”学校提供的学生监护人产权信息(包括不动产登记单元编码、买受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房屋坐落地址、购买合同签订时间)进行校验确认。对公产房、农垦系统房、铁路房、阁楼、平改坡、小产权房等无不动产权证的房源,协助提供相关的备案材料信息。
(四)学校是“四零承诺”的实施主体,要制定本校实施细则,完善已有制度,执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实施方案和本校实施细则。招生前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招生工作政策解读及家长接待工作,并通过电视、广播、学校网站、张贴招生公告、深入社区走访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适龄儿童家长告知招生工作政策、招生时间、地点及携带所需审核的证
件等,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提前搜集招生学生相关信息。可采取多种制定分班、排座、选班干、评优评奖办法,并接受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第二章入学
第四条我省小学招收对象为年满6周岁(截至8月31日)的适龄儿童。不得安排和接收未满6周岁法定年限入学年龄的儿童入学。初中招生对象为小学应届毕业生,不得招收小学未毕业学生。
第五条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小学和采取划片方式入学的初中科学划定片区范围。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XXX学校布局具有不均衡性、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关键要素,确保符合客观条件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不得跨学区招生。针对民族学校的特点,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优先选择进入民族学校上学。
第六条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免试就近”的原则将适龄儿童就近安排进入公办小学就读。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符合招生规定的本学区、招生服务区范围内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七条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要通过县(市、区)政府、教育门户网站和学校网站、广播、电视、报纸等发布公告、举办“校园开放日”、张贴《招生告示》等方式,向辖区内适龄儿童家长告知招生工作政策、入学信息登记时间、地点,以及入学验证时间、地点及携带所需审核的证件,要确保所有信息一次性告知。各小学招生告示要张贴在校园周边和校门附近家长能够看到的醒目之处。要按时向入学学生发放“入学告知书”,作为入学的凭证。要落实家长责任,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沟通司法部门发放相关司法文书,督促其保证辍学学生尽早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条县(市、区)、有直属学校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位紧
张的小学进行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信息采集,具体采集时间由学校确定。适龄儿童与监护人不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常住地址(房产证等)不符的不备案登记,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置就读学校。对疑似“假户口”、“假产权”的要协调当地派出所、房产管理部门认真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九条初中入学一般采取登记(划片)入学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采取登记(划片)入学方式招生的,要科学合理划定学区范围,实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学生免试就近入学;采取对口升学方式招生的,对口小学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升入对口初中,不符合条件的由户籍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至相应初中就读。实行多校划片的地区小学、初中可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保障入学机会公平。
第十条跟随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以及随迁子女,由其法定监护人依据本人及儿童、少年的居住证等,咨询居住证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有空余学位的可就读学校后,到接收学校提出就学申请;对因特殊原因未能到相应学校提出申请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相对就近统筹安排义务教育学校就读。
第十一条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由市(地)教育行政部门
统一组织的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考试。未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学生,任何普通高中学校不得招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随迁人员子女,已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初中阶段教育且取得初中学籍的,要求在非户籍所在地继续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可允许其参加当地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未在我省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非我省户籍人员随迁子女,需提供相关证明(户口和本人身份证,流出地教育部门出具的本人中考成绩证明、录取证明或转学证明,流入地用人单位或街道社区出具的父母就业证明,居住所在地派出所或社区警务室出具的居住证),由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同类对等”原则安排就读普通高中学校。
第十二条规范入学证明材料。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学生入学所需材料,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实际办理程序复杂繁琐且有关单位无法证明的、可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原则上一律取消,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现象,特别是对于众反映强烈的“能提供户口证明,又再要求提交出生医学证明”“能提供父母和其他法定监护人不动产证明,又再要求提供物业费、水费、电费缴费票据”等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不得要求家长提供。
第十三条对在校生超过2000人的义务教育阶段“大校额”学校及热点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要严格核查复查学生入学条件要件。对于在招生过程中发现的制假、、容假等行为,认真调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各县(市、区)、有直属学校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属地派出所、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随机比对抽查。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划片方式及片区调整工作应提前广泛告知,设立必要的过渡时限,给社会留出合理的预期时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加、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同时加快学校规划建设,有效增加学位供给。招生期间对区域内存在大班额学校进行预警提示,确保中小学校起始年级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班额招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