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答案】C。理由:(1)两首诗都以战争为题材(或:都是边塞诗);(2)两首诗都写出了环境的恶劣;(3)两首诗都有“雪”这个意象;(4)两首诗都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昂扬坚定的精神风貌;(5)两首诗都表现了将士们必胜的英雄气概。
【解析】此题是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要选择相近的诗,就必须掌握《从军行》描写的内容,从题目可知,这是写的战争题材,“冻泥裂”说明天气异常寒冷,环境恶劣,红旗直上雪山,一个直字写出豪情壮志。因此纵观三首诗,前两首山间、家园安静美好的生活。只有《塞下曲》写的是战争体裁。解答时要围绕内容、情感这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二.【答案】《晓行望云山》写诗人拂晓赶路远望云山,以为彩云也是山峰,直到发现有一座“山峰”凌空飞去,才知道那不动的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荼蘼》写诗人在观荼蘼时,花蝶相混,浑然莫辨,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两首诗都通过动静的变化,揭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事实。两首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难以言传,一经诗人妙笔写出,顿觉幽默风趣。
三.
1.【答案】(1)高兴的样子(愉快的样子、喜悦的样子) (2)只是(只、仅)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词语,一方面要联系具体的语境,另一方面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用法。题干中的两个词语都是课内词语,难度不大,只要对文本熟悉,即可回答。第(1)题,欣然是“高兴的样子”的意思;第(2)题,但是“只”的意思,不要理解成“但是”。
2. 【答案】示例:写出了月空明、澄澈的特点。或写出了月清澈透明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以先翻译句子,如,本句的意思是:月光下的庭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好像)水中还有水草交错摆动,其实是竹柏的影子(而已)。然后,分析所用的修辞手法,“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比喻修辞手法,依据“本体与喻体”具有相似点的特点,出喻体的相似点,就是本体的相似点。根据句意,很显然月的特点是清澈透明,也可以写空明澄澈。
3.【答案】例如,“卷”;“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场面声势浩大;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提示:围绕“神速;声势浩大”回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语言的赏析能力。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很能体现苏词的豪迈之风。词中“卷”,可以从“卷”的词义入手,是“骑马桃花源诗原文及翻译行走之快”,然后,结合“千骑卷平冈”中“千骑”写出了打猎的人多,可以联想到“卷平冈”时的声势浩大,骑马打猎人员的精神状况,如,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等。
4. 【答案】示例1:苏轼是一位有闲情雅致、诗意地生活、心胸旷达的人;示例2:苏轼是一位英武豪迈、壮志难酬、有报国之志”的人。(回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回答此题,要能结合写作背景来写出作者的情感,《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仕途失意,心情低落,看到美好的月,产生自我派遣的情怀,但苏轼身上积极的一面,面对困境,不消沉,向上、乐观,有积极的追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写自己的志向,如,亲射虎:《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表明自己老当益壮。遣冯唐:据《史记》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
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达了诗人抵御外敌、建功立业的决心。
【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乙】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
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四.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
参考答案:
1.D(志:做标志)
2.D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①难道有这样样子的人吗?
②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这里的情况)。
5.《秦时妇人》中法朗和《桃花源记》中的那个农人相似,《秦时妇人》中在雁门山洞的妇人与《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中生活的人相似,早年躲避进入一地后不问世事。都描写了一个
美好的世外仙界。《桃花源记》的主题是,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和平的理想社会,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同时也在结尾道出这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而并非真实。秦时妇人的主题是,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动乱不堪,和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平的希望。
五.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
参考答案:
1.(1)兴起
(2)“矜” “鳏” 老而无妻的人
(3)“蕃” “番” 多
(4)“说” “悦” 愉悦、高兴
2.BC
1.(1)兴起
(2)“矜” “鳏” 老而无妻的人
(3)“蕃” “番” 多
(4)“说” “悦” 愉悦、高兴
2.BC
3.C
4.(1) 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
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2)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3)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少了礼社会便会倾危,所以说:“礼,不能不学啊!"
(2)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3)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少了礼社会便会倾危,所以说:“礼,不能不学啊!"
六.比较阅读下列古诗文。
1.【答案】(1)对……说,告诉 (2)眼泪(3)脸,表情(4)道歉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此题加点的词主要是实词,可以回归到课本,回想课本中是否有类似词语,有几种意思,然后把意思带入到该句中,看意思能否通顺、合理即可。如(1)句“谓”在课本《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中出现过,是“对……说”的意思。(2)句中的“涕”在文言中是“眼泪”的意思,在本句中同样有“眼泪”的意思;(3)句中的“”是“脸”的意思,(4)句中的“谢”在课本《唐雎不辱使命》中出现时是“道歉”的意思,这本句中也有该意。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要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准确解释其意思。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要先理解例句中给出词语的意思,然后逐一辨析选项中加点字词的含义,然后出相同即可。例句中的“之”是代词。A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B项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C项中的“之”是实意动词“去,往,到”的意思;D项中的“之”是代词,所以答案选D。
3. 【答案】风景没有差别, (只是)太阳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这道题是从原文中挑选出来的句子,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直译能力。因此,翻译时要通读全文,掌握语境,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要求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注意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如句中的“殊”是“特殊,不同”的意思,“异”是“区别”的意思。
4. 【答案】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通读后,了解了句子的意思之后,然后根据意思断开就可以。“我以中州多故”的意思是“我因为中州地区多变故”,所以在“中州多故”后面划开,“来此求全” 意思是“来到这儿求安”,“求全”后面也划开;“如此”修饰“单弱”,是定语后置,因此在“
如此”后面划开,“将何以济”意思是“将靠什么来成就大业?”,单独成为一个句子,这样划分句子节奏就不难了。
5. 【答案】王导是贤明的治国人才,别人将他看作管夷吾;王导是一个热爱国家、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困难)的人,面对国家危难,大家只是消极流泪,而他壮怀激烈,号召大家积极面对,为国效力。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这需要结合两篇短文内容做解答。第一篇短文别人把王导比作管仲,说明他人才出众;第二篇短文当别人都痛苦流涕的时候王导慷慨陈词,号召大家积极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国家的热血男儿。
6. 【答案】这两句用了“江左夷吾”和“新亭对泣”的故事,感叹当时国家危急,官员却只懂得明哲保身,不要说会出现治国的能臣,连为国悲伤哭泣的人都没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愤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要求我们联系两篇短文,说说诗歌中体现的思想感情。这需要联系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内容作答,陆游生活在宋朝后期,奸臣当道,外族入侵,国家危难,因此作者忧国忧民,希望有能臣出现为国效力,体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国家的热爱。
【参考译文】
周顗投奔琅邪王司马睿,司马睿任用周为军咨祭酒。前骑都尉谯国人桓彝也避乱渡过长江,见司马睿势力微弱,对周说:“我因为中州地区多变故,来到这儿求安,结果这里如此势单力薄,将靠什么来成就大业?”不久又见到王导,与王导一起议论天下大事,退出去后,又对周说:“刚才如同见到了管仲,不再有忧虑了。”
名士们一起登上新亭游玩宴乐,周坐在中间感叹说:“风景没有大差别,只是举目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大家听了相对流泪。王导脸立刻变了,说:“应当齐心协力报效朝廷,收复神州沦陷的土地,怎么能像只知悲痛而不思进取的楚囚那样相对流泪呢?”于是大家都擦泪向王导道歉。
六.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
【甲】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