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迅速恶化。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受的直接冲击有限,但是,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日益蔓延,其影响已经从虚体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70%的开放大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凸现,我国经济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外需减弱导致出口下降问题。外需减弱对我国相关出口企业和部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出口困难、企业倒闭数量急剧增加、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等。在所有的企业类型中,金融危机对我国代工企业的影响是最严重的。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代工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出口和社会就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本文将对金融危机对我国代工企业产生的影响以及代工企业的转型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代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俗称“贴牌生产”或“代工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由于其高效率性,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含义是指品牌拥有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并且控制销售渠道,而具体的加工任务则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
自己的品牌商标进行销售。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就简称OEM。其中,承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被称为“承包企业”,也叫“代工企业”,委托生产的企业称为“发包企业”。
OEM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方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代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分工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跨国经营的主体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经营方式主要是将自有品牌扩展到其它国家和地区。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步减慢,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在此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全球跨国公司纷纷实施全球战略和归核化战略,进行产业国际转移,从而导致了许多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始以OEM方式参与跨国公司的价值链,融入国际分工,参与全球化。所谓全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从全球角度出发,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抓住全球性机遇,进行全球性选择和部署,确定全球性战略目标,获得最大经济收益。所谓归核化战略,就是跨国公司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集中资源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或工序,把主业做大、做强,把非核心的业务或生产工序剥离出去。由于实施这两种战略,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分工和活动,把每一个生产工序都放到最佳的生产地点,然后在某个地区集中装配,最后再返销到各个国家。一般情况,跨国公司把核心技术和品牌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较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序
放到技术水平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生产工序和组装放到劳动力价格便宜、投资环境好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承接跨国公司部分生产工序的发展国家来说,其国内就出现了专门为跨国公司服务的专业性企业或配套企业,这类企业就是“代工企业”。
代工企业的类型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承接制造业外包的企业,一类是承接服务业外包的企业。代工企业的类型与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从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加工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活动转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代工企业所承担的工序也逐渐从加工制造工序向服务工序转变,代工企业所承担工序的技术含量也逐渐的提升。
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历程就是代工企业发展的历史写照。由于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和中国,在发展初期缺乏相应的技术和品牌,这时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得以立足和发展,十分艰难,此时OEM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发展方式。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发展奇迹,70年代后的亚洲“四小龙”的再次腾飞,都是靠这种代工生产的方式参与到国际分工当中而获得发展的。
OEM在中国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广东大部分制造业都是靠贴牌生产发展起来的,也是国内最大最早的代工生产受益者。如广东的格兰仕,六成微波炉产品是贴的国外的品牌,也就是说大概有1200万台微波炉被贴上了国外的知名牌子。如今,在国内的广东、江浙、福建等沿海地区,已形成了以OEM为核心内容的具有鲜明特的产业集。例如,浙江省宁波市90%的小家电、平湖95%左右的服装、慈溪90%的灯具、义乌80%的玩具都在做OEM。从出口的构成来看,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中占据半壁江山,可见,OEM这种方式对我国的出口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代工生产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抓住了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主要表现为:(1)20世纪80年代,以轻工、纺织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轻工、纺织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并使轻工、纺织产品成为当时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大量外汇。(2)20世纪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相关的国际产业转移,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石化产业等产业,其中,我国机电产业发展迅速,机电产品代替纺织产品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第一大行业。(3)21世
纪以来,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仍然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工组装环节,但是出现了2个新的特点,一是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国内配套率上升较快,而且在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和工序升级;二是国际服务业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承接服务业外包的代工企业逐渐增加。
总之,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通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利用外资,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实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此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代工企业。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代工企业的影响分析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种由发达国家主宰的国际跨国公司作为发包企业、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企业作为承包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态度却没有达成一致。一种是以约克大学Gereffi教授为代表的乐观派,他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代工生产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当中,可以促使代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了适应发包企业要求而研发设计自己的产品,从而最后也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自己的品牌产品。另一种就是以Sussex大学教授Hubert Schmitz为代表的悲观派,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代工企业一直在跨国公司规定的框架下生产,而且一
直以来被限制在价值链的最低端,所以很难进行自主创新。其实,在我国也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但是,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不得不对 “代工生产”模式和“代工企业”进行重新思考。金融危机对我国代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为:
1、我国外贸出口下降,代工企业所受影响最为严重。
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70%,我国外贸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受危机影响开始显现,全年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但比上年回落1.5%。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入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回落8.5%。2009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4287.4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4亿美元,下降19.7%。2009年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620.2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902.9亿美元,下降17.1%;进口717.3亿美元,下降25.1%。
在所有企业类型中,我国代工企业所受影响最为严重。香港合俊集团倒闭是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代工企业倒闭第一案。在玩具行业,香港合俊集团在玩具界举足轻重,作为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厂的代表,其主要按OEM(贴牌加工)基准从事制造及销售玩具,在世界
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包括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业务,知名代工产品包括美泰、孩之宝等。2008年10月份,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合俊集团东莞樟木头工厂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倒闭显然是受金融风暴和次贷冲击。其后多个知名玩具企业相继倒闭。
其实,玩具企业的倒闭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大批出口依赖型企业都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6. 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仅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就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将导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全国约1/10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2008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比减少15%。
2、受影响企业正从中小型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
根据国际经验,随着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升级的全部过程,对企业的影响将会经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是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出现倒闭;升级阶段是部分大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困境;第三阶段,由于大企业涉及较广的债务锁链,几家龙头企业倒闭将引发行业全面的债务危机,从而使破产和倒闭大面积扩散。从现实来看,大型纺织厂接到的
欧美国家订单在不断减少,需求的萎缩迫使大厂缩小生产规模,而专为大厂代工的小型纺织厂,时刻面临着倒闭的风险,出口企业数量急剧减少,中小企业大量退出。岗位流失的行业逐步扩大,已从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制造业向钢铁、电力燃气、石油石化等行业发展。以广东省为例,2008年9月-10月中旬的一个半月内,广东省有2463家中小企业倒闭或停产半停产,近8万人失业。2008年,广东省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共1740家,比上年同期的4984家减少3244家,同比大幅下降65.1%。其中,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共1205家,比2007年同期减少3242家,占同期广东省玩具出口企业净减少总数的99.9%。
受影响企业正从中小型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与合俊集团有类似遭遇的、拥有62年历史的香港泰林电器,也在突然间宣布破产,其13间分店先后全线停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泰林电器在8月份已欠债一亿港元,由于寻不到收购者,最终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面临清盘;有着59年历史的“电路城”公司也申请破产保护,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资产为34亿美元,而债务则高达23.20亿美元。有资料显示,仅2008年10月上中旬,就有近50家企业申请破产清盘,行业涉及制造、零售、饮食和物流,其中包括很多像合俊集团、百灵达这样的OEM上市公司。
3、跨国公司向中国的订单下降,国际订单向其他地区转移。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消费支出日益下滑,全球生产商进行战略调整,纷纷关闭在中国内地开设的生产工厂或者把生产订单转移到周边地区,解雇员工、减少订单等事件逐渐增多,这让长期以来一直是跨国公司制造业基地的中国遭到沉重打击,对中国出口型企业特别是代工企业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中国有外包业务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大规模减少外包规模,对于代工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影响最大,因为这些企业中很多是难以独立生存的,仅仅是整个产品生产流程(价值链)中的一部分,打击是致命的。
以世界最大运动鞋制造商耐克公司为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耐克公司决定加快供应链的整合进度,也就是说,耐克将改变广下订单的策略,未来将集中由少数厂商生产,以节省开支。中国是耐克最大的运动鞋、服饰及器材采购国。这将给中国代工企业带来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2009年3月份,耐克公司宣布,为简化供应链,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将终止和亚洲四家运动鞋代工厂的合作关系。这4家耐克代工厂中有3家在中国、1家在越南。值得注意的是,耐克是这4家工厂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客户,后者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为耐克提供鞋子产品。此外,耐克宣布将停止对某些服饰代工厂下单。目前耐克在全球约有640家服装、制鞋等代工厂,其中72家主要生产运动鞋,这些工厂总计约有80万名员工。耐克在中国约有180家代工厂,雇用逾20万名员工,大多数是低工资的流动农民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