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总体呈现上涨趋势,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发生转变,精神文化消费呈现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也火爆起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音乐类综艺节目1.0 时代形势和内容较为单一,以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为代表;2.0 时代节目规模不大,宣传力度也有限,以选秀类音乐节目为主;3.0 时代音乐类综艺节目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在节目的更新迭代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1]。从音乐综艺类节目的市场发展来看,目前主要有选秀竞技类、文化教育类、互动类等等。
随着音乐类综艺节目市场的发展,竞争也越发激烈,部分节目收视率呈现放缓趋势,解决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瓶颈,并探索未来发展趋势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主要从市场和经济角度入手,探索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希望可以为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好声音 主持人一、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市场现状
目前来看,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本文主要从市场格局和经济角度进行分析,
借助相关案例进行全面论述。
(一)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蒙面唱将猜猜猜》等音乐类综艺节目曾经掀起我国综艺节目市场的浪潮,为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虽然其中一些节目不再延续,但更多音乐类综艺节目进入市场,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从2020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音乐类节目共有13 档,微博提及量超过2.8 万条,刊发量超过11万篇,网媒报道量超过18 万篇[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音乐类综艺节目属于综艺市场十分热门的题材,并且在市场中保持着高热度。今年以来,虽然部分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收视率有所下降,但是有些节目的市场影响力依然十分强劲。以跨屏互动音乐综艺《为歌而赞》为例,节目首播平台观看超过5100 万,其间登上20 个热点,互动量超过183 万,这进一步说明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音乐类综艺节目创新发展是与市场需求相统一的发展模式。
(二)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各大平台将上线34 档音乐类综艺节目,这充分体现出音乐类综艺市
场竞争越来越激烈[3]。这其中既有之前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延续,也有创新形式涌现,体现了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更迭与演变。从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类型来看,主要有7 大创新类型,预示着将上演“风暴式”竞争。优势蓄力型凸显平台优势与节目定位,例如东方卫视的《音乐剧之王》;概念落地类立足于新概念,如湖南卫视的《我爱魔力歌》;选秀类以音乐表现为主要内容,如《创造营2021》;社交类注重以歌交友,如东方卫视《心动的声音》;旅行游学类将音乐主题在旅行中呈现,如《的爱乐之程》;经典型主要是将以前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进行延续,如江苏卫视《蒙面唱将猜猜猜》;跨次元类则从当下热门主题入手,如爱奇艺的《跨次元新星》。多种多样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为市场发展带来了机遇,不同节目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三)经济效益多元化
综合来看,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火爆发展,既有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助推作用,也有资本逐利的体现,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具有多样化特征。首先是冠名商。电视台将冠名权卖出后将获得一大笔收入用于节目制作与宣传,进而产生经济效益,而冠名商借助节目宣传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收入。其次是广告收入。曾经《中国好声音》四季节目
广告费收入达40 亿元,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再次是政府税收。音乐类综艺节目获得广告等收入后,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率进行缴税,从而增加政府税收。最后是衍生经济效益。如音乐类选秀节目签约的学员,后续衍生出来的演出费、代言费等都将产生经济效益。这里只介绍音乐节目产生的主要经济效益,还有一些其他经济效益不做赘述。
(四)推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
音乐类综艺节目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不仅能够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于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一方面,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将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产业的传承。我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将相关元素融入音乐类综艺节目中,既有利于节目的呈现效果,也有利于传承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助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音乐类综艺节目对高品质的追求将促进音乐产业文化的转型升级[4]。传统音乐类综艺节目中简单的翻唱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高品质的改编将赋予节目新的生命。在此过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式的更迭与发展,也将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有效的推动。
二、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发展瓶颈
近几年,音乐类综艺节目火爆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发展瓶颈,节目同质化、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和节目产业链问题,将影响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一)节目同质化严重,创新动力不足
从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创新型节目不断涌现,但大多数侧重于概念的创新,没有从节目实质上进行创新,导致音乐类综艺节目整体上呈现同质化趋势。从节目参与者来看,制作方更加青睐具有流量的音乐人,因为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导致同一个或几个音乐人在不同的音乐节目中频繁出现[5],节目的逐利性特征导致节目本身创新动力不足。从音乐节目形式来看,竞技、选秀类依然是主流形式,呈现出万变不离其宗的态势,这也是音乐类综艺节目同质化的体现。从歌曲选择上来看,也同样存在同质化问题,很多华语经典曲目被多个节目选中,多次翻唱,虽然呈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但终归是同一曲目。音乐类综艺节目同质化问题不仅会导致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也不利于推动音乐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弱化艺术价值
音乐类综艺节目制作的初衷不仅仅在于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而是更好地呈现艺术价值,但现实却事与愿违。一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节目热衷于流量与人气的比拼。互联网时代,流量与人气代表着资本方向,音乐类综艺节目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收入,也经常借助流量明星造势,忽略了节目的艺术展现,影响节目艺术价值的提升。二是不注重原创,缺乏艺术追求。众所周知,原创音乐本身具有一定门槛,因此主打原创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很多电视台或者互联网平台更加看重短期经济利益的实现,不愿意涉足原创领域,自然无法更好地实现节目的艺术价值。三是为了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节目重娱乐轻音乐。为了提升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很多节目更加侧重娱乐属性,而忽视音乐属性,这主要是因为收视率的提升可以带来更多广告收入、赞助等经济效益。
(三)经济利益驱使导致节目质量下降
近年来,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火爆发展也吸引了资本入场,节目赞助商、冠名商等主体更加关注节目的经济效益,对于节目本身的质量并不会特别关注。资本主体具有逐利性特征,因此这些主体侧重节目人气、流量的提升和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这些因素才是资本主体关注的重点。从音乐类综艺节目制作方来看,一些有音乐情怀的制作人会关注节目本身的质量,
但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时不得不做出让步,为了经济效益而牺牲节目质量,例如一些音乐类综艺节目过度作秀,严重影响节目质量。从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播出方来看,主要侧重于节目收视率的提升,对节目质量虽有关注,但仍然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音乐类综艺节目追求经济利益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就可能改变节目制作初衷,从而影响节目质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