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
算人均,珠三角比长三角发达!算总量,长三角比珠三角好!
但是如果要算香港澳门下去的话...那就不用比了!大珠三角(广东9城市+香港+澳门)
有的人现在都在说珠三角怎麼不行了,怎麼被长三角超过了什麼的
什麼长三角已经取代珠三角了!
可是大家都不要忘记了!珠三角现在又走在了国家发展的前沿,永远比其他的地方开放!因为现在的珠三角已经在经济升级转型当中!对经济来说是有点影响的!
但是这条路,如果成功的话,长三角以后也会走的,跟著珠三角走!
现在不要比总量,人均是最有说服力的
总量又比不了!因为长三角是两个省+ 一个城市!
等珠三角经济升级转型成功再看吧!
不要看一时的经济情况,而是你要看谁更开放,谁的思想比较好!
珠三角比长三角开放多少年了??谁都知道!现在珠三角转型,那些什麼工厂都会转移到别的省去....
没有一步登天的,很多年前,珠三角也像现在的长三角一样!但是城市是需要改革的!
而珠三角走过的路,长三角一定要走的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经济区域中增长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的两大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创办经济特区和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思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先走一步,成为外商投资的一块热土。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的开发、上海的发展,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吸引着世界上众多的眼球,对全国的贡献度也越来越高。两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本文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来比较分析两地区的发展概况。
经济总量占全国28%
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标准。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两省14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珠江三角洲地
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顺德、南海和番禺等十二个城市组成的城市带,因考虑到顺德、南海和番禺三地区的分别隶属于佛山和广州两市,本文主要从两三角洲的总量进行比较,故上述三个地区不作为分析城市。
总量上分析:2002年,长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141.62亿元,比2001年净增2160.6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7%,比200
1年提高1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36.18亿元,比2001年净增1013.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3%,比2001年提高0.4个百分点。总量上,长三角地区是珠三角的整整2倍,对全国的贡献长三角地区也比珠三角地区高了9.4个百分点。客观上分析,长三角地区聚集了江、浙、沪三省市的“精英”城市,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上海为直辖市,另有南京、杭州、宁波3个副省级城市,上海、苏州、杭州和无锡分别以5408.76亿元、2080亿元、1780亿元和1601.7亿元分列全国第1、5、8、10位,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达到6个,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而珠三角地区全部为广东省省内城市,两个副省级城市广州和深圳进入了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分别以3001.69亿元和2239.41亿元列全国第2和第3位,另有佛山市超过了1000亿元。从平均总量看,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2002年平均实现GDP突破了1000亿元,达到1276亿元,而珠三角9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也突破了1000亿元,达到1060亿元,长三角地区比珠三角地区高20.4%。
另外,长三角地区超过500亿元的城市有13个,占到86.7%,低于500亿元的仅有湖州和舟山两市,分别为422.47亿元和144.05亿元。珠三角地区有6个城市超过了500亿元,占到66.7%,肇庆、中山和珠海3市低于500亿元,分别为443.87亿元、415.53亿元和410.64亿元。其中长三角的泰州和珠三角的惠州两市2002年突破了500亿元。
发展速度上分析:两个地区24个城市的可比价增速达到了两位数,长三角地区15城市的可比价增速差距不大,最快的是苏州市为14.5%,最慢的是上海为10.9%,高低落差仅为3.6个百分点,应该说发展比较均衡。而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则差异较大,最快的是东莞市为18.4%,最慢的是江门和肇庆两市,均为10.3%,高低落差达8.1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大了4.5个百分点,从发展均衡度来讲,要差于长三角地区。
从产业结构上分析:两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118.38亿元,比上年增加36.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918.14亿元,比上年增加1176.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105.36亿元,比上年增加947.67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4∶51.5∶42.1调整为5.8∶51.9∶42.3。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536.66亿元,比上年增加27.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7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536.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98.71亿元,比上年增加495.1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0∶49.1∶44.9调整为5.6∶49.3∶45.1。两地区的
经济结构均为二、三、一,珠三角地区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5.1%,明显优于长三角地区的42.3%。两地区三次产业比例都明显要优于全国14.5∶51.8∶33.7的结构分布
从分城市情况看,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舟山三个城市三次产业比例呈现三、二、一分布。其中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一直处于领跑阶段,其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1.6∶47.4∶51.0,第一产业比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低的,而第三产业比重则是最高的;南京是首次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4.8∶47.3∶47.9,舟山市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好于一、二产业,近年来随着结构调整,一产比重呈现逐步下降,二产、三产发展势头增强,其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1∶34.1∶39.8调整为22.8∶36.1∶4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0%。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的服务业比重均超过了30%,舟山、南通、泰州、扬州和湖州5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在10%以上;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江门、珠海、佛山和东莞6个城市的服务业比重均超过了40%,肇庆和中山2市超过了35%,其中广州的三次产业比例呈现三、二、一分布,为3.4∶41.0∶55.6。肇庆、惠州和江门3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在10%以上,其中肇庆的一产比重在两个三角洲中最高,达到28.1%。上海和广州为两地区经济结构最合理的2个市。
综合以上分析, 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24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28%,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快速发展,两个三角洲地区经济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特别是近年来大批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迅速推进,为加快实现两个三角洲区域现代化创造了
新的条件。在21世纪初期,面对加入WTO、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的挑战和机遇,两地区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强化作为全国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和作用。
出口占全国总量的63%
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消费、投资和出口来拉动,被称为“三驾马车”,因此本文主要从两三角洲的“三驾马车”进行比较。
一、投资方面
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90.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6%,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3%,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总量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的2.8倍,对全国的贡献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高了11.3个百分点。从城市发展情况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一支独
秀,独占鏊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8.41亿元,比上年增长8.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1.49亿元,同比增长2.4%,成为两个地区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另一个城市。列在第二集团超过500亿元的城市有6个城市,分别是苏州、杭州、深圳、南京、宁波、无锡。
发展速度上分析:两个地区24个城市增速达到了两位数以上的有20个城市,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中只有上海增速在10%以下,为8.2%。苏州位居第1位,为43.4%,湖州排在第2位,为35.4%,无锡列第3位,增速32.8%。南京、宁波、杭州分别排在第5、7、11位,高低落差为35.2个百分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中有1/3的城市发展速度低于两位数,最快的是东莞市为51.5%,最慢的是肇庆和广州两市,分别为7.0%和2.4%,高低落差达49.1个百分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大了13.9个百分点,从发展均衡度来讲,要差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二、消费方面
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24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5.3%,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7%,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总量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的1.8倍,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幅相同,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从城市发展情况看,大致可以划分成几个层次:
第五层次,在8000~10000元之间的,包括5个城市,分别是无锡、常州、南京、南通、镇江。
第六层次,在8000元以下的,包括扬州、泰州和肇庆。
从层次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明显靠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偏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浙江6个城市收入要好于江苏8个城市。
从发展速度来看,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有11个城市增速在两位数,呈现齐头并进,同步增长的态势。其中浙江地区平均增长13.8%,江苏地区平均增长11.9%,低于浙江地区1.9个百分点,与上海市基本一致。十五个城市年度平均增幅为12.7%,其中增幅最高为湖州市19.5%,依次是宁波市18.8%、无锡市14.9% (位居第三位)、常州市14.4%、镇江市14.2%、绍兴市13.7%、舟山市13.5%、扬州市12.6%、上海市11.5%、南京市11.0%、苏州市10.2%、嘉兴市9.7%、泰州市9.5%、南通市8.6%和杭州市8.1%。显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居民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稳定增长。而珠江三角洲地区8个城市只有江门一个城市增幅在10%以上,为11.0%,其他7个城市中增速都在10%以下,分别为惠州9.3%、深圳8.5%、珠海8.5%、佛山8.5%、肇庆6.1%、广州4.9%,最低的是东莞只有3.7%。反映出珠
江三角洲地区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增长放缓。
二、支出方面
2002年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693元,同比增长5.1%。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已超过万元,达到10464元,位居各市之首,其增长幅度为11.4%,与其收入增长同步。消费水平比较,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最高,浙江省六个城市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8518元,高于江苏省八个城市平均
水平1790元,形成了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同步差距。
2002年珠江三角洲8个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766元。深圳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最高,达到17921元,位居各市之首,其增长幅度为10.6%,与其收入增长同步。消费水平比较,8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超过1万元,与收入基本同步。
从发展速度看,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平均幅度为5.1%,其中上海市增长11.4%,浙江省平均增长6.1%,江苏地区平均增长3.5%,比浙江六市平均水平低2.6个百分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8个城市平均增幅为7.2%,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1个百分点。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应该说目前中国已形成的三大城市(珠三角城市、长三角城市和京津唐环渤海湾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珠三角城市较长三角城市成熟些,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比长三角快半拍,而长三角的发展速度要快于珠三角,在调整好长三角各市的经济结构以后,与珠三角相比发展后劲将强一些,发展空间也会大一些。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它是中国对内、对外联系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世界六大都市带之一,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它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包括长三角地区人大代表在内的众许多代表,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表示出了高度的关注。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一篇共同的文章,在21世纪初期,面对加入WTO、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的挑战和机遇,要以更大的气魄、更新的举措、更实的作风,推进两个三角洲地区的整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强化作为全国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和作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注入新的活力,将进一步提高对全国的贡献份额。(中国统计信息网
长三角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鱼米之乡,生活富足,文化底蕴深厚;相对而言,珠三角好象是个爆发户,快速的模仿着富人(主要是香港)的生活习惯,当然也保存着自己的很多生活方式.今天在这里只是想谈谈珠三角和长三角代表的比较.长三角无疑是以上海为代表;珠三角原本应该以香港为代表,但是考虑到他不在大陆这个行政区,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社会形态,没有太大的可比性,所以在这里选择了广州和深圳.广州是广东的省会城市,他代表着广东,但是深圳是中国的第一个特区,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不属于广东,而是属于整个中国,是整个中国人民辛劳工作的结晶.在这里不谈详细的理论式比较,只谈谈大家都能感觉到的比较点.
  1.经济.按经济总量(GDP)来看,07年上海最高,达到12066亿元;第二是广州,达到7108亿元 ;深圳排
最后6765.41亿元.按人均GDP来看,07年深圳最高,达到79221元;第二是广州,达到71219元 ;上海排最后65473 元.其中深圳是按年均人口854万人来算的,深圳如果按户籍人口:180万人来算的话,那就是现在的4.7倍,相当的恐怖. 按照发展速度看, 07年深圳最高,达到15.00%;第二是广州,达到14.80% ;上海排最后13.50%. GDP是反映一个地区的购买总量,对分析生活水平无直接的关系;人均GDP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活需求层次 ,那是指导地区产业调整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同时也给各个企业调整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去满足这个市场提供参考依据;发展速度是反映各个地区的发展潜力. 其实,真正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活水平的指数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即人均GDP减去每人必须支持的费用(包括:房租,水电费,生活必需品等支出)所剩余的钱;而能反映一个地区生活质量的指数却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这个比例也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高,当然也还要考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治安.从治安来看,上海最好,深圳关内的也差不多,广州比较乱,最乱的是深圳的关外.这里有他的根源.第一,警察基本上是按照当地户籍人口来配备的,上海户籍人口大概是1370万人,常住人口约1845万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为1.35;深圳的户籍人口大概是180万人,常住人口约850万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为4.72; 广州的户籍人口大概是600万人,常住人口约950万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为1.58.上面的比例意味着这几个地方每个警察肩负的责任倍数.第二,外来人口的素质,去上海上班的基本上都是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来广州和深圳上班的做普通工人的要比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才总量要大.而这些人口的素质将决定他们受到伤害后所采取的行动.比如被偷被抢,在上海,他们采取报警等法律方面的方式较多;而在广州和深圳,那些普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