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三角城市
分析报告
2018年6月
目录
一、过去:历史发展 (6)
1、第一阶段:上海经济区阶段 (6)
2、第二阶段:浦东开发开放时期 (6)
3、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时期 (7)
二、现在:整体实力、区域结构与禀赋优势 (7)
1、长三角区域概况与整体实力 (8)
2、区域内的静态结构与动态交互 (10)
(1)区域内静态结构 (10)
(2)区域内的动态联系 (13)
3、长三角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14)
(1)基建优势 (14)
(2)资本与产业优势 (16)
(3)人口资源优势 (17)
三、未来:从国际经验与本土战略看未来方向 (19)
1、国际发展经验启示 (19)
(1)城市规划的思路演进与重要关注点:以纽约为例 (19)
(2)从国际经验看科技创新与知识经济的重要性 (20)
2、长三角的战略方向:创新与开放 (22)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
四、未来:投资机遇 (24)
1、长三角与新经济的碰撞 (25)
(1)长三角正受到资本追捧的行业 (25)
①私募投资动向 (25)
②政府的引导方向 (25)
(2)长三角可以得到更好科研支持的行业 (27)
①中科院在长三角地区的布局 (27)
②高校的精专领域分布 (28)
③张江科技园的产业布局 (29)
(3)长三角具有产业聚集的领域 (31)
(4)阿里巴巴与新经济 (32)
(5)总结 (33)
2、楼市投资机会 (34)
(1)上海市:限价令导致的“低价”新房还有多大的潜在规模 (34)
(2)二线城市吸引人才流入,长三角城市有望切实受益 (38)
(3)长三角二线最受主流房企青睐的城市 (40)
(4)环沪城市面面观 (41)
(5)总结 (44)
本报告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出发,对长三角城市进行了详细的全方位透视。
长三角区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但人口与GDP产值占比却高达11.0%与20.0%,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区域内部静态结构上,长三角城市区域均衡性在三大城市中最为良好,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梯度明显更低;区域内部动态联系上,其动态区域网络中心呈多点分布,城市之间动态联系紧密。另外,长三角
地区在基建、资本与产业、人口方面也具有较强的禀赋优势。
国际经验显示,科技进步与对知识经济的大力培养是区域经济出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对长三角的规划文件也在创新与开放的政策推动上给予了重点关注,同时对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不过考虑到该规划于2016年即已出台,文件中列出的支持方向也存调整的可能。
由此我们从资本、科研、产业集等角度出发,对长三角在具体行业领域上的资源禀赋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以图发掘长三角更可能在哪些领域对新经济产生催化。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果,长三角的资源禀赋特征对新经济的催化将很可能主要发生在电子通信(集成电路)、互联网大数据(新零售、云计算等)、生物医疗、汽车、新材料、机械设备制造这六大领域。
综合来看,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都非常显著,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均衡,动态联系紧密,对外联系与金融发展水平居
于全国之首,同时政策面上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信号也相当明确。未来长三角地区极有可能成为全国新经济的引领区域,进一步考虑到其资源禀赋特征在上述六大领域相对更为占优,其中隐含的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另外,我们也对长三角城市楼市的投资机会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结论包括:①从规划文件上看,未
来上海市新增住宅类用地会有所提升,由限价令带来的“低价”新房具有一定的潜在供给空间。②二线城市要想享受人才红利,人才流入、经济发展、公共资源建设、房地产业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是关键,同时当地是否具有基本的产业经济和就业机会进行新增人口的承接更是重要前提条件。从这个角度上看,经济实力明显靠前的长三角二线城市有望切实享受人才流入的红利,房价具升值空间。③主流房企的拿地布局具有较强参考价值,长三角城市中,主流房企对杭州、苏州、上海、南京明显更为青睐。
④我们对环沪城市进行了基本面的比较分析,认为苏州与嘉兴两个城市在环沪概念上的投资价值相对更高,理由包括:二者距离上海通勤时间最短,可以切实满足“双城生活”人需求;苏州较强的经济实力使其投资价值不仅限于环沪概念,城市本身对人口流入即具备较强吸引力;嘉兴在购房成本和限购政策上均具相对优势,同时嘉兴在发展战略上明显积极向上海靠拢,与上海科技产业园的合作也已经落地,具备较强的后续发展潜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