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医院急诊诊疗规范 急性心肌梗死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心力衰竭...
【精品】中医院急诊诊疗规范 急性心肌梗死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心力衰竭 昏迷 胸痛 急性腹痛 发热
    急诊科中医诊疗方案一、 急性心肌梗死概述 本病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其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 由于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 使血管闭塞, 血流中断而引 起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 坏死, 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 同时伴有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改变, 可发生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或休克。
    诊断 1、 症状:
    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最主要的症状。
    典型的疼痛表现为胸骨后持久而剧烈的压榨性疼痛, 不典型的疼痛可表现为上腹部、 咽喉下颌部或牙痛, 疼痛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症状。
    少数病人可不出现疼痛而以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或休克为首发症状。
    2、 心电图:
    最初表现为以正相波为主的导联上的 ST 段斜向上抬高和以负相波为主的导联上的 T 波高耸, 随后演变为病理性 Q 波、 ST 段弓 背向上抬高和 T 波倒置。
    另 有部分病人表现为普遍导联的 ST 段压低和 T 波的深倒。
    3、 心肌损伤标志物:
    ①心肌肌钙蛋白:
    发病后 2~ 4 小时开始升高, 可持续1~ 2 周。
    ②肌酸磷酸激酶( CK) 及其心肌同工酶( CK-MB):
    两者意义相同, 均在发病后 4~ 6 小时开始升高, 18~ 24 小时达高峰, 持续 2~ 3 日 。
    ③肌红蛋白:
    发病后 2~ 4 小时即可升高, 多数 24 小时即可恢复正常。
    对于 12 导联心电图上 ST 段抬高且有心急梗死症状的患者, 应尽早开始再灌注, 而不应等待生化标志物测定。
    典型的胸痛症状、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 三项中符合两项即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处理 1、 常规处理 ① 绝对卧床。
    ② 吸氧。
    ③ 床边心电监护。
    ④ 10mg 加入 5% GS250ml 按 30ml/h 静脉滴注。
    ⑤ 镇痛:
    硫酸 10mg 加注射用水 9ml, 先予 2~ 4ml 静脉推注, 必要时间隔5~ 15 分钟可重复 2~ 8ml。
    ⑥ 阿司匹林 300mg 嚼碎服用。
    ⑦ 倍他乐克 2、 溶栓 ① 适应症:
    A. 在无禁忌症时, 对于症状开始出现的 12 小时内和至少两个相邻胸前或肢体导联的 ST 段抬高 0. 1mV 以上, 或新出现( 或推测为新出现) 的 LBBB 的患者,  应给予溶栓。
    B. 在无禁忌症时, 对于症状开始出现的 12~ 24 小时内具有持续缺血性症状及至少两个相邻胸前或肢体导联的 ST 段抬高 0. 1mV 以上的患者, 应给予溶栓。
    ② 禁忌症:
    包括任何颅内出血的病史、 近 3 个月 内明显的头部闭合性或面部创伤、 无法控制的高血压、 近 3 个月 内缺血性中风史等。
    ③ 溶栓药物和用法:
    A. 尿激酶:
    以 150 万单位加入 5% GS100ml 内, 30 分钟内静脉滴入。
    B. r-tpA(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多少级能进    先以 15mg 静脉推注, 继之以 50mg静脉滴注, 30 分钟滴入, 再以 35mg 静脉滴注, 60 分钟滴入。
    3. 急诊观察室处理 ① 监护、 吸氧 ② 静脉滴注维持 3~ 5 天 ③ 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 0. 1 qd, 波立维 75mg qd ④ 抗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速碧林) 5000 单位, 腹部皮下注射, qd, 维持 1~2 周 ⑤ 倍他乐克 ⑥ ACEI:
    雅施达 4mg qd ⑦ 调脂:
    立普妥 20mg qd ⑧ 抗焦虑、 通便:
    2. 5mg qd, 5mg qn; 苁蓉通便口服液 1 支 tid ⑨ 果糖 10g 静脉滴注 qd ⑩ 门冬氨酸钾镁 20~ 40ml 加入 5% GS250~ 500ml 中静脉滴注 qd 4. 中医处理 ① 中成药 A. 银杏达膜注射液 20ml 加入 5% GS250 ml 中静脉滴注 qd B. 香丹注射液 20ml 加入 5
% GS250 ml 中静脉滴注 qd C. 参麦注射液 20ml 加入 5% GS250 ml 中静脉滴注 qd ② 辨证方药 A. 急性期以标实为主, 属痰热者予温胆汤加减, 属寒痰者予瓜蒌薤白半夏汤,属瘀血者予血府逐瘀汤加减。
    B. 亚急性期多为虚实夹杂, 兼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 兼心脾气虚者合香砂六君子汤, 兼肝肾阴虚合六味地黄丸, 兼肝肾阳虚者合金匮肾气丸。
      二、 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 胃、 十二指肠和胆胰等病变引 起的出血; 尚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
    临床根据失血量与速度  将消化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 慢性显性失血和急性出血。
    急性大量出血死亡率约占 10%, 60 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高于中青年人, 约占 30%~50%。
    诊断 一、临床表现 ( 一) 呕 血 与 黑 便  是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的 特 征 性 表 现 。
    短 时 间 内 出 血300~500ml, 可以呕血。
    均有黑便, 一次大便后, 如肠道排空快, 或胃空肠结肠瘘,大便可呈暗红。
    ( 二)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呕血前恶心, 排便前腹痛, 出血量大者可乏力、心悸、 昏厥、 口 渴、 出汗等, 严重者出现休克状态。
    ( 三) 体征  不同程度贫血表现, 出血量超过 1500ml, 可出现休克体征。
    不同病因的相应体征对病因的诊断极有价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