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
  14级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
制卷人:朱煜宝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上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只收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捎带    眉梢    稍微    艄公
B.点缀    辍学    拾掇    赘述
C.蹁跹    翩然    偏爱    篇章
D.缥缈    剽窃    漂白    饿殍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沙砾  镂空  健硕  本末倒置   
B.焦炭  訇然  蕴含  盘根错节
C.逶迤  药捻  铁锹  餐风宿露   
D.遒劲  苍穹  皱摺  触目惊心
答案:D
3、在下面句子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 
小屋的光线      富于科学的时间性,      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虽然  但是    B.只有  才  C.既  也    D.不但  而且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B.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C.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D.老师深情的说:同学们,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呀!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对修辞手法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拟人)
B.这位女市长开着“霸道”,因为违规驾驶,轧死了一名学童。市民们非常愤慨。(借代)
  C.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建树木,不做其他事情。(比喻)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些鲜绿的苗,就嗅出馒头的香味来了。(比喻)
答案:D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血多少级能进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答案:B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 
B.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的水花中。 
C.于是你觉悟了:原来世界不止一个,原来你有那么多种有待探索和发现的世界。 
D.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答案:A
8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描写的一句是(     
A.父亲的寡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B.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 
C.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D.我请来三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
答案:A
9、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②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到站立的地方。 
③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④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 
A.比喻  移用  拟人  移用      B.比喻  拟人  移用  移用
C.比喻  移用  通感  移用      D.比喻  拟人  移用  通感
答案:B
10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答案: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我的母亲》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 《茶馆》《龙须沟》等。 
  12.《好雪片片》作者是林清玄,台湾作家。“好雪片片”在文中的作用是点题或者概括主题均可
  13.莫言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 
  14.《诗经》、我国第一部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 “诗经”之称。《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15.《离太阳最近的树》的作者是毕淑敏,文中的“树”是指红柳。 
  16、《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 哲理,作者是利奥波德
  17.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饭
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共同撑持的。三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8.这段文字节选自《我的母亲 》,作者是老舍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9.三出嫁时,母亲为什么手冰凉,脸上没有血?为什么要交代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答案 母亲和女儿共同撑持着家中的一切,母亲难以承受分别带来的痛苦,也为女儿今后的生活担忧。天气暖反衬了母亲内心的凄凉。
20.那个凄惨的除夕夜,作者连用了哪四个传神的动词写母亲?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答案 四个动词是”“”“”“。分别表现了母亲为回来而喜,为离开而惊,为儿子不能和自己共度除夕而无奈,同时又表现了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
21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回忆起以往母亲会在家里候盼着,而却使她失望,这令我感到无比愧疚。如今,作者永远失去了母亲,内心又涌起无比的痛楚和怀念。
22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对这句话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作者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觉得要报答母亲,也有能力报答母亲了。
B.作者想,以后不必外出苦读,可以替母亲分担家务,让母亲歇歇了。
C参加工作了,母亲又为我的前程担心。她不能真正像儿子说的那样可以歇歇了,所以回答的是一串串的眼泪。
D.多年的艰辛苦难,才让儿子熬出了头,母亲心中涌起阵阵酸楚。母亲苦尽甘来,喜极而泣。
解析 联系上下文推断:B外出苦读不对,C为我的前程担心错。
答案 BC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23.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 
  A以吾(wú)一日长(chǎng)乎尔
  B千乘(chéng)之国,摄(niè)乎大国之间
C公西华(huá)侍(shì)坐
D. 比(bì)及三年,  夫子哂(shěng)之
答案:C
解析:A、长(zhǎngB、千乘(shèng)之国  D、哂(shěn)之.
 24.下列四句中有关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奉
  B.居则曰  闲居
  C.如或知尔 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 成长
答案:D 长,年长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如或知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答案:B
解析:A项都是“于”,C项都假设连词“如果”讲,D项“或”是不定代词,有人。
  24.翻译句子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答案:①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又有饥饿。
    ②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你打算做什么事情呢?
五、作文(40分) 
学校是人生的第二个驿站,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小学、初中、高中,你分手了一批又一批同学和老师,又结识了一批又一批新同学和新老师,在教室,在宿舍,在餐厅,在整个校园,
发生过多少关爱的故事,盛开过多少友谊的花朵,谱写了多少段刻苦求学的乐章,回忆青春的美丽与风采,请以“校园”为话题,自己命题,自由立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