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人物形象改编的得与失
《京华烟云》人物形象改编的得与失
作者:张汉姝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9期
    张汉姝
    (吉林财经学校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0)赵薇主演的电视剧
    摘 要: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凝聚了作者内道外儒的人生哲理,80年代台湾赵雅芝版,2005年赵薇版电视剧的改编,对原著做出了全新的诠释,体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与审美观。对此,评论非常激烈,最集中的声音就是两个电视剧版本的《京华烟云》和原著相比,哪个版本更经典,更适合观众对原著改变的口味,新版的大刀阔斧改编是否合适,是否是观众所期待的在原著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这里该文将进行比较。
    关键词:《京华烟云》  改编  得与失  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213-01
    《京华烟云》又名《瞬息京华》,是林语堂老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时,用英文写的一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当时轰动了全世界。被誉为当代版的《红楼梦》。2005年年末,一部年度大戏新版《京华烟云》在CCTV1黄金时段隆重播出。编剧的再度改编,演员的个性演绎,使得这部影视作品呈现出与原著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和审美心理。再加上有赵雅芝主演的台湾版作比较,更是引发了观众和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比较心理,掀起了《京华烟云》热潮。
    有人感叹原著中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内道外儒的道家儿女,品格优雅含蓄;有人青睐1987年台湾赵雅芝版本《京华烟云》主人公的古朴雍容;有人欣赏央视版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和演员演绎出的现代感。但是对原著改编的效果如何,得与失的分量如何,是否是观众所期待的在原著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这里我将进行比较。
    1 姚木兰
    原著: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塑造了众多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作为林先生最为钟爱的艺术形象,姚木兰更是浸透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神情风韵。我们可以从书中清楚地知道莫愁是一个白嫩丰满,目若水杏,娴静敦厚的姑娘。但木兰却是“她的眼睛多情而富有智慧,脸上五官较为瘦削,轮廓线条较为清楚,眉清而目秀,比莫愁活泼愉快,生气充沛。”“新娘,为万众注目的中心,美如满月,以前没见过她的男男女女,见其美貌,都为之咋舌。除去她眼睛的迷人及低沉的音乐美,她的身段儿窈窕,令人目迷心荡。
”这样空灵的笔法描画,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木兰从小在富家长大,享用一切物质的舒适,后来变成村妇,过幽雅山居的生活,以及最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
    在原著中,姚木兰出身名门,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知道甲骨文,是个典型而特别的大家闺秀。幼年时期经历了一段传奇般的时光。成年后,她的贤惠温柔、聪慧大方,在与孔立夫的泰山之游、与曾家、牛家的往来中都可以看见她的落落大方。同时,姚木兰还是个很有胆识、气魄、反礼俗的新时代女性。
    (1)赵雅芝版电视剧。1987年,被剧本中的姚木兰这个角吸引而破例出山演出的赵雅芝,在屏幕上为大家展示了一位温柔贤惠、传统味十足的大家闺秀。她的容貌之美,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是完整诠释了书中对木兰的虚描,实化了木兰在观众心中的形象,“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仅体现了木兰的聪慧致雅,眉宇间更有一抹挥不去的端详。
    与原著中木兰因为父亲的开明而去天津读书的情节不同的是,该版木兰是因为牛家和曾家的逼婚,而以去天津上女子学堂为由拖延时间。在原著中,木兰上女子学堂是因为自身的喜爱和父亲的开明,集中表现了姚家的大气洒脱;而在赵雅芝版本中,木兰选择去天津求学,一方面是自身爱读书,另一个原因是牛家和曾家的逼婚让她和她的家庭面临两难的抉择。
    总体来说,赵雅芝版很是符合林先生笔下具有传统女性美的木兰,也十分对当时的观众们的胃口,因
为在当时的年代,这样极具传统女性美的贤良女子,是大家审美心理所推崇的。
    (2)央视赵薇版电视剧
    2005年岁末,《京华烟云》热映以来,颇受观众争议的角之一就是该剧的女主角——姚木兰,该角由赵薇扮演,从当年胡闹嬉戏的小燕子,到现在雍容典雅的姚木兰,这个转变让人们都很期待。
    作为现代版本的《京华烟云》也是一部“女人戏”。制片人杨善朴曾坦言:“一个女人不离婚、不自杀,观众会看吗?没有主动出击,就不会好看。这样才有了曹丽华。原著中木兰宽容、隐忍、大度、智慧,但是太平淡了,就没人爱看了,必须遵循电视的艺术规律,增加木兰的主动性,强化冲突。”而为了强化人物性格,凸现木兰的宽容、大度、隐忍,编剧们更是把荪亚和女大学生曹丽华刻画得极其无理取闹和任性。
    总的来说,与前面两个版本比较而言,赵薇版姚木兰少了点赵雅芝的温婉。就整个故事情节而言,除了名字,大致时代背景相同之外,其他的已经很难到原著的影子了。读完原著之后,除了对那个动荡时代有些不平之外,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愤怒情绪,而且书中的人物在人合上书后还回去细细的回味。
    2 曾荪亚
    作为姚木兰的丈夫,曾荪亚在三个版本中也有着不同的演绎:
    原著:原著中的曾荪亚与木兰青梅竹马,小时侯聪明调皮,与木兰游山时,还打着官腔学大人说话;一直默默爱慕木兰,“腊八儿粥”事件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木兰的心意;婚后也十分疼爱妻子,夫妻俩相濡以沫。即便后来因为女儿的死、木兰的消沉,荪亚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外遇”,也被木兰以很智慧的方式将其化为无形。在国内战争爆发后,深明大义的他更是支持儿子投身抗战。在原著中,他是一个“内衣清白,外穿布衣”,远离官场的可爱胖子。
    (1)赵雅芝版电视剧。在这个版本中,荪亚和善、让人亲近,儒雅有修养,而且精忠爱国。自小就十分爱慕木兰,与木兰成亲后更是恩爱有加;而他对木兰的爱是一种患难夫妻相濡以沫的爱。在剧中,荪亚和木兰是一对人人称羡的夫妻,基本上是原著的翻版。
    (2)央视赵薇版电视剧。如果说荪亚在原著中是木兰的陪衬角,那么在这个版本中的荪亚就是木兰的反衬角之一。而这样的改编,是在现代审美理念的基础上对原著进行的现代包装,正如制片人杨善朴坦言:为了强调命运的戏剧性和戏剧冲突。
    经过以上初步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原著的情节结构比较散淡、舒缓,没有强烈的人物冲突;而电视剧版本情节跌宕,人物矛盾激烈,强调命运的戏剧性和戏剧冲突。原著中很多人物是相当内敛的,一动一静之间的冲突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但在电视剧里,似乎全是力量派的角斗。这让我们不禁沉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演绎呢?时下的名著改编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完全抛弃了名著之
所以成为名著本身的魅力,而去舍本求末,只在戏剧冲突上下功夫,丢掉了原著的文化脉络,因而没有撑起一部“大戏”的根基,只能是精致浮华的闹剧。
    参考文献
    [1]    张德林.现代小说美学[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02,
    [2]    张承举.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