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重点...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重点知识归纳

单选题
1、有学者在评价近代西方某位文学家时称:他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注重观察和分析,把文艺创作和科学研究等同起来,宣称“写作不是按照艺术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据此可知,他的文学创作
A.重视多种艺术形式的交融B.对科技革命产生广泛影响
C.使现实主义流派成为主导D.具有再现社会风貌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材料“写作不是按照艺术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具有现实性特点,
是对现实真实的描绘和刻画,属于现实主义风格,而不是多种艺术形式的交融。故D正确,排除A;该作家文学作品是现实主义的写法,不是对科技革命产生广泛影响,排除B;材料中属于现实主义写法,但不是主导,排除C。故选D。
2、亚洲的觉醒时期与以前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的不同是
A.亚洲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亚洲地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亚洲国家的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D.亚洲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比较亚洲的觉醒时期与以前民族解放运动时期亚洲社会的经济状况,突出亚洲的觉醒时期的
特点,即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选C项;ACD不是亚洲国家经济状况与之前相比的变化与不同,排除。故选C。
3、非洲国家边界的百分之四十四是按经线或纬线划分的;百分之三十的边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仅有百分之二十六是由河流、山脉等构成的自然边界线。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新航路的开辟B.西方殖民扩张C.两次工业革命D.两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非洲在西方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实行瓜分政策,往往以经纬线进行分割,所以今天非洲很多家的国界线相对笔直,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对非洲的侵略集中在沿海地区,排除A项;两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并非是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排除CD项。故选B项。
4、19世纪初,独立运动的浪潮席卷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此时拉丁美洲出现民族独立运动浪潮的背景不包括:
A.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拉美独立火种
B.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C.欧洲启蒙思想传播使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长
D.拉美地区资本主义经济高度繁荣提供经济基础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19世纪初的拉美地区资本主义不可能处于高度繁荣的状态,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都是拉丁美洲出现民族独立运动浪潮的背景,不符合题意。
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B.清朝统治覆灭
C.中华民国成立D.颁布首部宪法
答案:C
解析:
1912年成立了中华民国,因此孙中山有此感慨,选项C正确;辛亥革命爆发时间是1911年,排除A;清朝覆灭与“创举”不符,排除B;颁布首部宪法和“变局”不符,排除D。
6、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后,引起欧洲宗教势力的极大愤慨,如图是他们讽刺达尔文的漫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A.达尔文伤害了人类的尊严B.达尔文亵渎了宗教
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达尔文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答案:C
解析:
漫画中把达尔文比喻成猴子,是讽刺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思想。主要是这一思想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C正确;达尔文并没有伤害人类的尊严,A错误;达尔文进化论否定了宗教神学的创世说,并不是亵渎了宗教,B错误;经典力学是牛顿提出的理论,D错误。
7、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南北双方对于奴隶制度的废除持相反的意见,最终林
肯总统颁布了《废除黑人奴隶宣言》,但100年之后的1963年,马丁路德·金仍然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希望美国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政治身份与社会认同。美国黑人政治身份认同问题的历史根源是
A.近代殖民主义背景下的种族优越论B.美国1787宪法对有人种的歧视
C.《圣经》中歧视黑人的思想根源D.黑人在美国建设中发挥着破坏性作用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西方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贩卖黑奴,并使其长期受到殖民主义的压迫,没有社会地位与政治权利,因此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近代殖民主义背景下的种族优越论,A项正确;B项不是历史根源,排除B项;《圣经》中并没有歧视黑人的思想,排除C项;黑人在美国建设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排除D项。
8、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在其总统卡德纳斯领导下进行了社会改革,主要内容如表所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简表
经济
加速,发展农业经济
实行工业国有化,扩大工人的民主权利
政治
改革政治体制,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制
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政策
文化
积极推进文教改革
这场改革的深远影响是A.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沉重打击了国内的封建势力
C.动摇了美国殖民主义统治D.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主要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所以这场改革的深远影响是沉重打击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发展资本主义,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制,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沉重打击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发展资本主义,没有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制,不是动摇了美国殖民主义统治,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没有体现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排除D项。故选B项。
9、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时间以及地名大多来自欧洲来看,这是由于列强在美洲殖民扩张导致的。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0、1910年,各大洲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占各洲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非洲90.4%;亚洲56.6%;南、北美洲27.2%;大洋洲100%,这尚且不包括为数众多的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由此可知
A.主要工业国经济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B.三角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世界市场地理界限的扩展已基本告终D.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世界各地的市场均为帝国主义强国所分占,世界市场的地理广度已经基本达到最大限度,C项正确;二十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A项;19世纪末三角贸易基本结束,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英国的殖民范围,排除D项。故选C项。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出现
C.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D.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
答案:C
海地属于哪个洲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主要背景是亚洲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意识产
生。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亚洲觉醒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关,A选项排除;亚洲觉醒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为主体,也包括旧式农民起义,B选项排除;当时的民族解放运动大部分以失败告终,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
12、它南有台湾,北有朝鲜,取得了日后向东南亚推进的稳固基地,也构成了进军满州的跳板。文中的“它”当指
A.日本B.俄国C.美国D.中国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它南有台湾,北有朝鲜,取得了日后向东南亚推进的稳固基地,也构成了进军满州的跳板”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日本。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吞并朝鲜,故A正确;B、C、D排除。
13、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民族
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
A.全面地论述了阶级斗争的观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