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上将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通俗歌曲冲击波
叶飞上将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通俗歌曲冲击波
■ 吴殿卿
破解wifi--------------------------------------------------------------------------------
一辈子失去了你歌词《党史博览》2005年第01期  浏览 人次
  谈起目前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的“通俗歌曲大奖赛”,不少人对此赞叹不已,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初,通俗歌曲却是受到非议的。当年的北京文化界曾因此发生过一场不小的风波。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采访了著名音乐家、当年的海政歌舞团团长、海政文化部原副部长胡士平。胡士平早年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一名骨干成员,人民海军成立后,他一直在华东海军文工团和海政文工团工作;是著名歌剧《》的主要作曲之一,有若干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流行于世。今日,胡老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笔耕不辍。谈起这段经历,他说,这是历史,应该告诉后人。
 
  “流行歌曲”乘开放之风悄然进京
 
  通俗歌曲,当时的叫法是“流行歌曲”。改称通俗歌曲,是从1981年前后上海的一次青年歌手比赛开始的。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通俗歌曲都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就有了,如《蔷薇处处开》、《何日君再来》等所谓的“流行歌曲”。新中国成立后,举国上下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创业年代,那是一段名副其实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文艺工作强调“政治标准”,“昂扬向上”,流行歌曲被逐出大陆。“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思想横行,歌唱爱情被认为是“毒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曾大受挞伐),“流行歌曲”、“歌星”等词汇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歌曲大都以歌唱领袖、歌唱祖国、歌唱所谓的“新生事物”为基本内容。把人手一册的《语录》谱上曲,就成了人人能唱的“语录歌”,盛行一时。演出的形式、服饰也大同小异,讲究政治性、战斗性,而缺乏艺术性,更缺乏个性。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了。通俗歌曲乘着开放之风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大陆。它以录音盒带为载体,从香港、台湾“登陆”广州,尔后悄然进
京。“春江水暖鸭先知”,敏感、活跃的男女青年率先迎接了它。仿佛在一夜之间,通俗歌曲进入家庭,传遍城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台湾歌星邓丽君。
  邓丽君的演唱,歌词内容广泛、贴近生活,曲调委婉凄迷,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大陆众长期以来闻所未闻的。大批听众,特别是青年人,一下子被镇住、被吸引了,由个人私下听到亲朋好友邀在一起共同欣赏,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形成了对传统演唱的巨大冲击。接着,一些青年演员竞相模仿。少数模仿者学了几首港台歌曲后,握着话筒走上舞台,几首歌唱下来,名声大振,便被狂热的青年们奉为“新星”、“歌唱家”,其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使经过“十年寒窗”苦修苦练的传统、正牌歌唱家们相形见绌,望尘莫及。面对这不期而遇的形势,许多知名的正牌歌唱家困惑了,愤怒了:歌能这样唱,还要艺术院校干什么?一场演出、两首歌就是歌唱家,也太容易了!这样下去,还有是非,还有“香花”、“毒草”之分吗?
  改革开放伊始的1980年夏天,人心如火,万物竞荣,由流行歌曲引起的争论也更加热烈。从演唱内容到演唱形式,从声气运用到演出的服饰、台风,统统进入了话题。但归结起来,争论的焦点集中到一点,即青年演员中的模仿者身上。有人说,资本主义的台湾,
生活方式本来腐朽,唱唱《何日君再来》不足为怪,出10个、100个邓丽君也正常,而社会主义的文艺舞台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阵地,是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舞台,怎么能学这些东西呢?热衷于学这些东西的演员是谁家的演员?
  这场争论由文化圈而达社会,由普通众到领导层,强烈地冲击着首都的文艺舞台。在这场争论中,海军政治部歌舞团格外引人注目。这一方面是因为海政文工团(下分为歌舞团、话剧团)演出过《》、《甲午风云》、《赤道战鼓》等优秀剧目,向为人知,影响大,更主要的一方面还在于允许流行歌曲登台演出,在军队,在北京,甚至全国,海军是最早的,并且团里出了一颗新星——她就是率先手握话筒登台,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青年演员苏小明。
 
移动积分商城兑换  苏小明成了焦点
 
权志龙纹身图片
  苏小明是海政歌舞团的歌唱演员,年轻、聪明、勤奋好学。作为歌唱演员,她有着不错的
音乐感觉和嗓音条件,只是此前由于主要参加合唱,少为人知。流行音乐进来后,新鲜的歌曲内容,另类的演唱方法,引起了她浓厚的兴趣。她购置了大量录音带,私下欣赏、学唱。1980年春节前后,她用自己学唱的《酒干倘卖无》、《童年》、《乡间小路》等港台校园歌曲、外国歌曲,参加了海军机关、直属部队和地方几场不大不小的演出,结果大受欢迎。此后参加演出,常常她一开口,甚至握着话筒刚一上台,便博得满堂彩。这引起了团领导的注意。时过不久,新近复刊的《北京晚报》为扩大影响,决定于当年国庆节前举办“金秋新星音乐会”,向各大演出单位发出通知,希望他们派员参加。海政歌舞团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由苏小明代表海政歌舞团参加演出。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  总不能到这样大型的演出中去唱外国歌曲、港台歌曲吧!团长王建华当即向词作家马金星下达任务:根据苏小明的条件,写一首具有海军特的新歌。就这样,马金星与曲作家刘诗召合作,通过几天突击,创作出新歌《军港之夜》。不久前,笔者在访问马金星时,谈到了《军港之夜》的创作。他说,要讲执意创作一首流行歌曲,那倒不是,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求新、求变,则是不言而喻的。
  是年9月底,“金秋新星音乐会”在北京体育馆如期举行。这是自“文化大革命”开始至当时,
十几年来北京少有的文化盛事,容纳数万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这次演出是非常成功的。如策划者所愿,推出了新歌,也推出了“新星”。但演唱中真正有流行韵味的只有苏小明,歌曲也只有《军港之夜》。尽管演出前苏小明因拿不准观众将作何反映而有点怯场,但演出效果却意外的好,歌声未了掌声即起,欢呼声经久不息。演出结束后,使本已引起关注的苏小明在军内外更是声名远播。一时间,在首都北京,苏小明几乎成了青年人的偶像,《军港之夜》也迅速被广泛传播开来。
  然而,众的热情并没有使关于流行歌曲的争论停止,相反,在部分人中更加激烈。海军中就有首长强调,开放不是什么都“放”,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言下之意,流行歌曲是“右”的。有的人则公开讲,苏小明的歌,曲调咿咿呀呀,没有革命气势,纯属“靡靡之音”。许多报刊就音乐会发了评论文章,有公开支持、赞扬的,也有点名不点名批评、指责的。新华社记者写的内参说:“苏小明不可不唱,不可多唱,要适可而止。”一位主持《解放军歌曲》编辑工作的军队音乐权威,也在《人民音乐》月刊上发文,宣称军队的歌曲应以反映部队生活为主,内容方面要是革命的、健康向上的。《军港之夜》格调不高:当兵就要提高警惕,怎么能唱海军战士睡觉呢?海军机关有人反映更激烈:这样的演员,部队不能留,要处理。争论由机关波及到部队。海军某基地俱乐部一个战士因无意中在有线广
播中播放了苏小明的《军港之夜》而受到处分,被关了禁闭。
  歌舞团内部,对苏小明也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部分人叫好,认为众欢迎、战士欢迎,就是成功,说明方向对头。另一部分人则说,唱流行歌曲、模仿港台就是不健康。对观众的掌声要分析,是真正的欣赏艺术,还是迎合了不健康的情绪?要是跳裸体舞看的人更多,也是好的吗?多数人的态度是,不反对苏小明的存在,但首先要提倡部队风格,领导应该分清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提倡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吕文科也说,苏小明的一些歌不是黄的,但完全不受港台影响也不大能说服人。认识上的分歧,有时影响到工作上的配合。加上外界的压力,团领导可谓举步维艰。
  1980年末,这场争论达到高潮。总政首长、业务部门几次不点名的批评海军。此后不久,总政文化部在下发的文件中严肃指出:军队文艺团体演出,应该有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有助于提高我军声誉……参加地方组织的演出,内容必须是革命的、健康的,作风要热情、庄重,服装要朴素、大方;参加地方活动必须经过本单位文化部门审定,等等。对苏小明,总政业务部门提出:请海政歌舞团领导专人“好好帮助她,在演唱上很好处理处理”。并明确要求,参加元旦、春节演出时,苏小明要改唱《十送红军》。
  然而,形势的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
 
  童星程琳又起一波
 
  关于苏小明和《军港之夜》的争论尚未降温,童星程琳的风波又起来了。
  程琳原是海政文工团下面的一名二胡演奏员。她自幼学习二胡,8岁进团,这时尚不足13岁,但舞台生涯已过了5年。她音乐天赋极好,邓丽君的录音带,听几遍后就模仿得惟妙惟肖。在团里部分人的鼓励支持下,程琳遂放下二胡,开始独唱。在军内几次演出后反映强烈,接着就有地方邀请。参加地方几场演出后,反响更大。大批青年人击掌叫好,欣赏无加地说:太像了,简直是邓丽君第二!
  然而,非议也相继而起。反对者说,艺术是有阶级性的,邓丽君的歌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艺术。“一个13岁的孩子,怎么可以唱这种歌?怎么可以这样唱?”“这是走的什么路?这还
像部队演员吗?”支持者也自有他们的道理:艺术形式没有阶级性,谁都可以用。要不怎么叫百花齐放呢?邓丽君唱法有好的地方,受众欢迎,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多数人则认为,程琳是个人才,唱流行歌曲可惜了,应引导她“走正路”,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由于先有苏小明后有程琳,海政文工团在首都文化界格外引人注目。各种各样的议论通过不同渠道灌输到海军、海政领导的耳朵中。其间,海政领导对文工团多次作指示,强调要正确领会党的文艺政策,把握方向,加强引导;要把好演出关,注意社会影响;对某些演员要加强教育管理,应邀到地方演出必须从严控制,不能谁想去就去。“社会上对程琳的演出反映较大,你们要认真地分析研究。”
  海政文工团领导清楚,对程琳的争论和对苏小明的争论,实质是一回事,即通俗歌曲能不能存在,“港台味”的唱法可不可以学?程琳的不利条件是年龄小,且有自己的专业,是二胡演奏员而不是歌唱演员。于是,文工团领导根据首长和业务部门的指示,报海政和总政文化部研究决定,暂停程琳的演出活动。
 
  海军司令员说话了
 
  在海军内部,随着关于流行歌曲争论的广泛深入,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歌舞团内部尖锐的观点对立,影响了演出;由于观点的不一致,影响到干部的使用以及对问题的处理。于是,有人报告了在301医院住院的海军司令员叶飞上将。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叶飞是1979年初调入海军的。因患心肌梗塞,1980年6月住进了301医院。在到海军前的交通部长任上,他先后访问过许多国家,并亲自领导制定了开创建经济特区先河的蛇口工业区的建设规划。他出身华侨,是有名的儒将,虽年过花甲,但思想异常活跃。听了汇报后,叶飞没有简单地处理这件事。他先是听取了机关业务部门的意见,继尔又让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妻子王于耕(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出面,邀请军内和地方的部分“懂行”的老同志一起观看了有苏小明参加的海政歌舞团的演出,听取了大家的看法。之后,叶飞在病房里接见了海政歌舞团的领导和苏小明。
  首先,叶飞对苏小明的演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叶飞说,《军港之夜》的带子我听过了,反映部队生活,有海味、有兵味,不错。革命歌曲也不一定非得都是进行曲,都是硬梆梆的口号,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都一
种风格,一个模式,文艺舞台怎么繁荣?接着,叶飞对部队文化工作作了指示。他指出:“现在是改革的年代,各行各业都在改革,文化工作也不例外。由于长期受‘左’的影响,大家对事情看法不一致,有点议论,这很正常。部队文工团为部队服务,为战士服务,只要战士喜欢、部队喜欢、广大众喜欢,就可以大胆地演、大胆地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