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化的山西省研学旅行发展策略研究
收稿日期:2020-08-28
作者简介:王莎莎(1985-),女,山西汾阳人,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旅游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教育与
教育旅游。
 2020年10月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Oct.2020第22卷 第5期      JournalofShanxiFinance&TaxationCollege      Vol.22 No.5【工商管理】
基于历史文化的山西省研学旅行发展策略研究
王莎莎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客源的一种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产业与教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山西省开发历史文化研学旅行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旺盛的市场需求。通过对山西省研学旅行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研学旅行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研学旅行;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06(2020)05-0037-03
  一、
研究背景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的概念,并将其纳入中小学生日常综合素质教育范畴,从此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进入局部试点阶段。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
2016〕8号),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自此研学旅行在我国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7年和2018年,教育部先后公布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合计581个单位、营地合计4
0个单位,并且使用中央专项公益金予以资金支持。截至2019年4月,已有20多个省市出台研学旅行的地方政策。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推进文旅融合,2020年是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旅品牌建设年。山西
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积极开展“游山西·读历史”研学实践教育,围绕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研学旅行产品和项目,力求在全省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进行推广。在此背景下,借助历史文化将旅游做成教育的研学旅行脱颖而出,备受关注。
山西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悠久,堪称一部浓缩
的中华文明史诗。山西考古发掘出近3
00处旧石器时代和2000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系统反映了远古人类在山西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创造了中华文明的“史前三圣”尧、舜、禹都曾在这里设立都城。周成王的侄子燮父迁都至晋水边并改国号为“晋”,为纪念燮父之父叔虞建立了晋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再次被推向历史的前台,被誉为“东方石雕艺术宝库”的云冈石窟显示了当时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盛景。唐朝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家,缔造了强大的盛世王朝。明清时期晋商名扬天下,平遥古城、晋商大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近代中国革命风起云涌,山西作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拥有众多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传承着抗战精神与太行精神。可见,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山西始终扮演着重要角,打造历史文化研学旅行基地有其独特优势。
二、研学旅行的内涵
研学旅行在广义上指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去往异地探究学习的旅游活动;在狭义上,研学旅行的主体是中小学生,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下,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旅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本文所
指研学旅行是从狭义而言的,即以安全为前提,通过体验式旅行,遵循“以游立德、以游启智、以游悦心、以游尚美、以游健体”的原则,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情感和塑造品格等四个维度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更能使学生在品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意识。
三、山西省研学旅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政府支持,但缺少政策落地
山西省政府及其各部门、各市县都在积极推进研学旅行,涉及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文件如表1所示。
表1 山西省研学旅行相关政策及内容
时间部门政策内容
201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
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6〕160号)
鼓励学校依托各类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2017年晋中市教育局、旅游发
展委员会
《中小学研学旅行试行方案》对旅行基地、旅行线路、工作机制等方面做出设计与规划
2018年临汾市襄汾县人民政府政府与文旅企业开展洽谈会打造县域九大研学营地
2019年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研学旅行讲解服务要求》提出研学旅行景区讲解服务要标准化
2019年大同市教育局《大同市推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
个提升”行动计划》
提出要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探究能力,组织学生
每学年参加一次研学活动
2019年朔州市教育局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创
建工作
提出市级研学基地申报条件和评价方式
2020年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从研学课程设计、承办方资质、教育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由此可见,山西省政府支持开展研学旅行,但还
去山西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各级教育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缺少
针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政策,缺少专门性的文件
指引,同时研学基地的挂牌主体不清晰,数量有待增
加。目前较为明确的国家级第一批、第二批研学基
地共15个,包括中国煤炭博物馆、平遥古城、祁县
乔家大院、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昔阳大寨等。其他研学基地的挂牌主体有的是协会
单位,有的仅是景区自诩,存在级别不明、性质不明、
缺少官方统一认证等问题。
(二)内容丰富,但缺乏深度设计
山西优秀的研学旅行资源包括中华文明起源、
晋北宗教艺术文化、晋中晋商文化、晋南根祖文化和
关公文化、晋东南红旅游文化和万里茶道文化、名
人名山名城文化以及民俗民风非遗等历史文化主
题。研学旅行线路如表2所示。
表2 山西省研学旅行线路
主题线路
华夏文明丁村、许家窑、高平炎帝陵、尧庙、大禹渡、河津高?庙
历史人物卜子夏祠堂、薛仁贵寒窑、于成龙廉政文化园、皇城相府、高君宇故居、徐向前故居、尹灵芝烈士园
红文化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武乡八路军文化园、西沟展览馆
晋商文化太谷曹家大院、祁县乔家大院、祁县渠家大院、平遥古城、榆次常家庄园
古建文化炎帝故里、应县木塔、佛光寺、湘峪古堡
民俗非遗平遥推光漆器、双合成、东湖醋园、广灵剪纸、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工业文明太原钢铁工业园、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
馆藏文化中国煤炭博物馆、山西博物院
  虽然山西省旅游资源众多,但目前很多资源还是以看文物、观旧址的被动游览方式进行,产品设计缺少对旅游资源精髓和内涵的深度挖掘,导致其文化感染力欠缺,表现形式缺乏创新。山西的很多研学旅行产品也存在开发不足的问题。有些研学基地只注重硬件建设,忽视课程设计和氛围烘托,导致其与课堂教学差别不大。例如,晋商大院文化多以旧址文物的呈现为主,陈品过于简陋,缺乏体验元素和深度参与性项目,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旅行的要求。
(三)各自为战,品牌化进程缓慢
在研学旅行产品品牌化建设过程中,山东省和安徽省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省精品研学项目是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口号,围绕国学经典与孔圣之风开发系列产品,将传统文化和研学旅行紧密融合;安徽省精品研学项目是围绕“文房四宝”的制作工艺开发系列产品,宣笔、徽墨、宣纸、歙砚的生产车间就是研学基地,将工业旅游和研学旅行完美结合,成为传统文化研学产品开发的典范。山西省的旅行社及旅游文化公司之间因缺乏合作,没有整合资源共同开发产品,造成产品同质化,缺少精品项目。品牌化进程缓慢使山西省传统文化研学旅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失去竞争优势。
(四)学生市场广阔,但缺少专业服务人才
研学旅行的客源主要是在校中小学生体。截至2019年,山西省共有普通中小学校7596所,其中小学5312所,初中1762所,高中522所。各类学校有在校学生4095333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293318人,初中在校学生1141923人,高中在校
学生660092人。由此可见,研学旅行潜在客源人数众多,市场需求旺盛。但在研学旅行服务队伍中缺少专业化的研学导师,目前的研学导师大多属于兼职性质,或者由研学基地讲解人员、旅行社导游人员担任,或者由中小学校教师担任。这些人员仅接受短期的研学培训便持证上岗,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中小学生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等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化教育和专
业化训练;而学校教师则不能准确把握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外延,缺乏行程中的安全防范技能。这种现象会影响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后续旅行过程中的服务质量。
四、山西省研学旅行发展策略
(一)部门合作,加强组织领导
由山西省各级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与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引导旅行社、景区,以及文化教育机构、课程开发机构等单位深度合作,互通有无,本着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思想,加强文化旅游和教育融合,制定符合省情、市情、县情的推进研学旅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政策的落地会让跃跃欲试的研学旅行各方参与者(包括学校、研学景区、旅行社以及各类文化机构)积极作为、有章可循。同时,各级组织机构要从游客需求出发,把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另外,对产品质量、研学基地及研学营地进行评估考核,不断提升山西省历史文化研学产品的质量。
(二)深度设计,强调体验感知
旅游产品给予游客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情绪的体验和升华。结合研学旅行的特点和中小学生的学情,讲解课程的占比不能太大,亲身体验、动手实践的课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从而更好地实现研学目的。所以在课程设计上,要加大体验感知,以陶寺研学旅行线路为例,可开发陶寺传书、八音鼓乐、圭表模拟、制陶演绎、土布演义、版画制作等体验课程;在呈现方式上,以丁村遗址为例,可以应用人工智能,借助VR/AR技术和全息影像等新型技术,将消失的远古历史景观还原,重新展现在小游客面前,使其置身时光隧道,更直观生动地体验历史。
(三)统一规划,形成研学旅行品牌
2020年7月,山西省文化旅游厅正式印发《“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山西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到2023年把“游山西·读历史”培育成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和教育部门应借此东风,在各级政府统一组织协调下,由文化旅游部门和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企业间合作,从历史脉络、古迹遗存、文化传承、课程设计等方面对山西省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挖掘与研学旅行课程相关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构建完整的历史文化研学旅行内容体系,打造属于山西省独有的历史文化研学精品。品牌化建设不仅使学生、旅游市场受益,也会使山西研学产品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让更多游客入晋旅游,感悟三晋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四)依托高校,培养专业化人才
山西省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应紧抓机遇,对接市场需求,在旅游管理专业大类中增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或者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设研学旅行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中加入研学旅行的相关内容,包括
研学旅行相关法律法规、研学导师实务、全国及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基础教育知识和能力、课程规划与实施、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研学旅行的相关要素,包括研学旅行团队组织能力、风险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等。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企业在高校建立研学旅行研究中心,负责研学导师岗前培训、研学产品开发、研学手册制定等工作,不断拓展和推动旅游教育和旅游行业深度融合实践,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研学旅行市场提供优秀的专业化人才,为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五、结语
基于历史文化研学旅行对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各部门应形成发展共识,并从组织领导、产品设计、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步实施,有效推进山西省研学旅行及旅游业的发展,为山西省紧跟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 嫘.研学旅行背景下高职研学导师人才培养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
[2]赖文俊.厦门市传统文化研学旅行产品设计探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1).
[3]李 静,刘燕威.研学旅行视角下延安红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产业研究,2020(13).
(责任编辑 谢红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