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
信息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wiki.mbalib/)
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
信息论概述
  信息论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系统中一般规律的新兴学科。核心问题是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及两者间的关系。
  信息论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发端于通信工程。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狭义信息论是应用统计方法研究通讯系统中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共同规律的科学,即研究概率性语法信息的科学;
  广义信息论是应用数学和其他有关科学方法研究一切现实系统中信息传递和处理、信息识别和利用的共同规律的科学,即研究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科学。
  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标示
  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即肯定性的确认。
信息论形成和发展
  人们对于信息的认识和利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通讯实践。中国古代的烽燧相望和古罗马地中海诸城市的悬灯为号,可以说是传递信息的原始方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传递信息的要求急剧增加。到了20世纪20年代,如何提高传递信息的能力和可靠性已成为普遍重视的课题。美国科学家N.奈奎斯特、德国K.屈普夫米勒、前苏联A.H.科尔莫戈罗夫和英国R.A.赛希尔等人,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为建立信息论作出很大贡献。1948年,美国数学家C.E.香农(被称为是信息论之父”)出版《通信的数学理论》,1949年发表《噪声中的通信》,从而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数学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论正逐渐突破香农狭义信息论的范围,发展为一门不仅研究语法信息,而且研究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科学。它的建立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充满矛盾不断发展的,物质的运动主要是靠内部矛盾运动所产生的能量,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则靠的是信息。信息是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规律,而信息论的
产生与发展过程,就是立足于这个基本性质。信息论迅速渗透到各个不同学科领域,但还不够完善。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一门新的科学正在迅速兴起,这就是广义信息论,或者叫做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论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信息科学登上现代科技舞台,与能量科学、材料科学鼎足而立 ,将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信息论内容
  信息论内容包括信息嫡、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道容量、信息失真率理论、信号检测和估计等。
信息量
  信息的度量是信息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对于应用范围如此广泛的信息提出一个统一的度量是困难的。美国数学家C.E.香农1948年提出信息熵作为信息量的测度。根据人们的实践经验,一个事件给予人们的信息量多少,与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性)大小有关。一个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如唐山发生七级以上大地震使人们感到意外,它给人们的信息量就很多。相反一个大概率事件的出现,如“1215日北京未下雪给人们的信息量就很少。
信息传输模型
  信息传输系统主要由信源、信道和信宿组成,下图为信息传输系统的基本模型。信源是产生消息的系统。信宿是接受消息的系统,信道则是传输消息的通道。图中编码器、译码器的作用是把消息变换成便于传输的形式。
]
信源编码
  信源是产生消息(包括消息序列)的源。消息通常是符号序列或时间函数。例如电报系统中的消息是由文字、符号、数字组成的报文(符号序列),称为离散消息。电话系统中的消息是语声波形(时间函数),称为连续消息。消息取值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因此,信源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在信源符号集中取值的随机变量序列或随机过程。信源编码器将消息变换为一个数字序列(通常为二进制数字序列)
信道编码
  信道是传输信息的媒质或通道,如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射频波束、光导纤维等。有时为研究方便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一部分如调制解调器也划归信道。信息论把信息传送过程中受各种干扰的影响都归入信道中考虑。根据干扰的统计特性,信道有多种模型。
信息传输定理
  对图中的信息传输系统,若啛/TSC/TC,其中啛为信源的熵率,C为信道容量,TSTC分别为信源符号和信道符号的持续时间,则一定存在编码和译码使消息可通过信道渐近无误地传送。反之,古代信息传递方式若啛/TSC/TC,则不存在这样的编码和译码。
  信息论研究的主流始终是围绕这个基本定理展开的,只是信源和信道的模型更复杂而已。上述定理是实际存在的,但没有给出实现这一理想传输的具体编码方法。寻实现这一理想传输的编码和译码方法则是编码理论研究的目标。虽然这一目标至今尚未达到,但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对设计新通信系统的作用是人们所肯定的。
信息论的应用
  信息论的意义和应用范围已超出通信的领域。自然界和社会中有许多现象和问题,如生物
神经的感知系统、遗传信息的传递等,均与信息论中研究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系统相类似。因此信息论的思想对许多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遗传学、控制论、计算机科学、数理统计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管理、保密学研究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借助负熵定义的信息量只能反映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布(不肯定性),不能反映信息的语义和语用层次。一篇重要的报告和一篇胡说乱道的文章可以具有同样的信息,这显然不符合常识。因此现阶段信息论的应用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把信息的度量推广到适合于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情况,曾经做过许多尝试。但至今还没有显著的进展。
编码学
密码学与密码分析学
数据传输
数据压缩
检测理论
估计理论
信息论第一定律:信息守恒定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