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出台的新幼儿园教育纲要中 与科学教育有关的内容是社会与自然
一、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中儿童获得有益经验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这些活动中有些是由教师组织的,具有更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有些是儿童自发的,但与儿童在家庭中的自发活动不同。发生在幼儿园环境中的活动,其时空、材料、规则和氛围都具有教师准备和引导的性质,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意图,因此,这类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儿童的自发游戏就属于这一类。也就是说,课程总是与一定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总是可以让儿童获得新经验的,只是活动的发起者有所不同,儿童获得经验的有意识程度不同,获得的经验也有所不同。
2018假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中无论是什么类型和性质的游戏,都或多或少具有让幼儿获得新经验的可能,都蕴藏了一定的目的和意图,都具有课程的价值。这是与家庭等其他场合的游戏有所不同的。当然,幼儿园课程也是与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是渗透在儿童的生活之中的,儿童的生活过程与课程实施过程经常相互融合。
另一方面,幼儿园的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儿童在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来说,他们的童
年生活主要就是由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和部分社区生活构成的。其中,幼儿园生活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尤其在我国全日制的学制下更是如此。儿童的日常生活(满足各种生理需求)、学习、游戏、运动、交往等,每一种活动都是儿童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活动渗透了各种课程的目标。在这些活动中,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获得经验的机会。因此,儿童大部分的活动都是与课程的实施有关的。可以说幼儿园课程本来就是生活化的,这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质。而儿童的生活是具有游戏意味的,是充满了游戏的,儿童具有将生活渗入游戏的强大能力。因而,幼儿园课程也是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相互统一的,它们的基础就是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就是儿童的需要、兴趣和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真正从儿童出发、能充分满足儿童兴趣和需要的课程,一定是生活化和游戏化的。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符号化、书面化、固定化和无趣化而言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现象严重,在一些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中,儿童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改变注重数字和文字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事实的现象,要改变教师说教、儿童被动接受的现象,要改变活动单调无趣的现象,那就要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
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是通过亲近自然、融入社、积极运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友好交往、积极思考、创造表达、投入游戏等方式来学习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这些就是儿童现实的生活,这才是幼儿园课程应有的历程和状态。因此,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就是要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用适宜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方式去引导儿童学习和发展。这也要求教师关注和研究儿童的生活,理解儿童的生活,努力与儿童共同生活,与儿童一起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生活。
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回归本原,让儿童从文本和符号中解放出来,从接受和模仿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主动的经验获得者,让儿童对幼儿园课程有更大的兴趣和更高的热情,能更积极地动用自己的多种感官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获得更丰富的、综合的直接经验。因此,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不是把生活简单等同于课程,更不是将日常生活环节改造成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就是要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更贴近感性世界,更符合儿童成长的需要。
对儿童来说,有利于其生命成长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生活的意义。生活就是为生命成长和延续
而展开的一切活动。幼儿园课程要突破“教室”“上课”等框框,尤其要挣脱“灌输”和“训导”的束缚,充分发挥各类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抓住一切有利于儿童获得新经验的机会。因此,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不是简单地将现实的日常生活等同于课程,也不是把课程全部融入日常生活环节。
很显然,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所指的生活不只是满足儿童生理需要的饮食、睡眠、休息等环节,而是儿童更加广泛和综合的活动。日常生活有可能给儿童带来新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生活环节都具有课程的意义。
比如,一个大班的儿童每天午睡前后熟练地脱穿衣服,这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在小班、中班不断经历和练习的结果。对大班儿童来说,这并没有什么新的经验,因此没有多少课程的意义。但这对小班儿童来说课程意义更大一些,因为大部分小班儿童自己穿脱衣服的机会可能不多,很多动作还不熟练,他们对穿脱不同季节的衣服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都与一些动作的发展有关联。因此,一个生活环节是否具有课程的意义是因儿童的发展状况而定的,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也是根据儿童个体的发展状况和具体情境而定的。
不是所有小班儿童都不会穿脱衣服,这与家庭的生活引导和儿童的生活能力有关;也不是所
有大班儿童都会穿脱衣服,这与穿脱什么样的衣服、儿童的家庭生活和儿童个人穿脱衣服的能力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日生活皆课程”既有道理,也不尽然,要从儿童个体发展状况、生长环境和现实情境等方面做具体分析。
儿童有意愿和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从事与角相关联的活动。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在人类发展生态学中,微观系统是儿童主要的和直接的生活环境。在微观系统中,儿童承担的角越丰富,儿童与他人的关系也越丰富,从事的活动也越丰富。因此,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儿童生活的丰富性和获取新经验的可能性经常是与他们的角承担紧密相关的。无论是儿童真实承担的角还是扮演的角,都对儿童的活动以及儿童与事物和同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丰富儿童角承担的机会,就是丰富儿童的生活,也是丰富儿童的活动和经验。儿童多样化角的承担需要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需要灵活和合理的规则,需要教师适宜的支持。
从生活的意义上看幼儿园课程,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的生活不完全是由计划决定的,因为儿童的生活在基本秩序和节奏的背景下是流动和变化的,客观事物和儿童的兴趣、需要都是影响儿童生活进程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课程不像中小学课程那样是按照“课”和铃声来实施的,
而是按照儿童心灵的自然节奏、按照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来实施的。儿童在活动中达成内心的目标并获得经验十分重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