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的二度创作
125
2020年第 5 期下冰箱除冰的好办法
TE SE YAN JIU/特研究
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的二度创作
李 燕
哈萨克族人民大多能歌善舞,通过对哈萨克族民歌现有研究发现,哈萨克族民歌大都以游牧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人物、景为歌唱对象。《玛依拉》是哈萨克族民歌的代表,研究《玛依拉》的二度创作,使音乐作品的故事性得到了延伸,使作品的感染力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对哈萨克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玛依拉》二度创作的民歌属性《玛依拉》描写了一位哈萨克族自信、美丽、善良、大方、能歌善舞的姑娘玛依拉,许多草原上的人们,为了聆听她的天籁之音,常常围坐在她毡房前载歌载舞。其实是以小见大,从而反映哈萨克族积极向上的
精神面貌,传递给我们更多乐观向上的精神。对《玛依拉》成功二度创作,是对传统民歌传承与发展的突出贡献。
当代作曲家们在进行《玛依拉》的二度创作时,依旧会使用本民族、本土化的语言,以其主旋律为蓝本,在融入时代性的同时,会最大限度地保留音乐作品民族性。例如,作曲家胡廷江改编的《玛依拉变奏曲》,在保留大量民族音乐主题的同时,巧妙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并加入了大篇幅的华彩花腔乐句。
这些二度创作加强了歌曲的艺术性,加大了歌曲的演唱难度,也使玛依拉的音乐形象惟妙惟肖,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广
大人民的审美需求,并成为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歌者都喜爱的曲子,为传统民歌的二度创作开辟了新路径。哈萨克民族乐器“冬不拉”的伴奏,贯穿整个作品始终,赋予作品很强烈的民族艺术特。
二、《玛依拉》二度创作的方法对哈萨克族传统民歌《玛依拉》二度创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曲式的二度创作,二是演唱的二度创作。这两个层次即构成了民歌《玛依拉》作品全新演绎的一个亮点,也构成了作品二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二度创作作品《玛依拉变奏曲》极尽可能的保留了《玛依拉》的基本旋律,在曲式变化和演唱技巧上进行了成功的二度创作,
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我国的音乐艺术家就开始系统整理和收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民歌,并进行二度创作。这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感染力,深受人们众的喜爱且传唱度极高。《玛依拉》是哈萨克族民歌的代表作,以其为蓝本进行二度创作的声乐作品也较为成功。本文研究了《玛依拉》
二度创作的主要方法,二度创作对于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作品完整程度以及演唱者整体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阿谁
附加式复合疑问词。由疑问代词“谁”加词头“阿”构成。用于人的询问,相当于“谁”
4a.“﹝S﹞·V·阿谁”“阿谁”在V
后作宾语,V是一般动词
高情商的人说早安语句大众汽车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乐
府诗集·紫骝马歌辞》“阿谁”句:家里还有谁?)
《大词典》阿谁
lol凯南出装
犹言谁。何人。古乐府《紫骝马歌词》:“家中有阿谁?”
《虚词词典》阿
(一)用在疑问代词“谁”前较常见。如:
(1)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乐府诗集·紫骝马歌辞》)——路上碰
到家乡人,(问他):“(我)家里还有谁?”
《疑问卷》和《虚词词典》的配例都是“情景+问句”的形式,而《大词典》配例只有问句。对比可知,问人疑问词的释义配例更释义选用对话类的语境。
(五)配例解析《大词典》
:哪里;如何。《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虚词词典》
安:(2)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礼记·檀弓上》——泰山如果塌陷,那么我将仰望什么?
《字典》
疑问代词②什么。礼记檀弓:“泰山
其颓,则吾将~仰?”
以上词典对于“吾将安仰”中,“安”的按语解释不同。
综合古汉语疑问代词的释义配例对比,古汉语疑问代词配例选择对话类语境更切合,配例语境的完整性要高,配例作适当解说更易读者理解。
基金项目:
河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古汉语疑问代词释义对比研究”(项目编号:CXZZSS201903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岳雯(1994—),女,汉族,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词汇生物工程就业
学、语法学;
高秀丽(1993—),女,汉族,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词汇学、语法学。灯笼制作方法图解
(通联:河北师范大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