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等传染病疫情终末消毒工作方案及流行病学调查消毒
新冠等传染病疫情终末消毒工作方案
科学消毒是有效阻断新冠传染病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是防控新冠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新冠等传染病疫情终末消毒工作方案。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有效防控冬春季新冠等传染病疫情,最大限度地遏制疫情在我区的爆发流行,保障人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成立新冠等传染病疫情终末消毒领导小组。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安排专业消毒工作队对疫点和疫区进行终末消毒。
三 、消毒措施
(一)消毒原则
1.范围和对象确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对象和时限。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转运工具等应进行随时消毒,在病例出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
2.注意事项
现场消毒工作应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医疗机构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疾控中心做好技术指导。非专业人员开展消毒工作前应接受疾控中心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
6月份彻底结束疫情3.方法和要求
医疗机构应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室内空气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
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
(二)消毒措施
1.随时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对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患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场所以及转运工具等,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做好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参见终末消毒。有人条件下,不建议喷洒消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
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
2.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消毒对象包括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排出的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及其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场所,不必对室外环境(包括空气)开展大面积消毒。病例和感染者短暂活动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
(1)病家
在病例住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包括: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者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玩具,卫生间等。
(2)交通运输工具
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离开后应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终末消毒,包括:舱室内壁、座椅、卧铺、桌面等物体表面,食饮具,所用寝(卧)具、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等。
(3)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每日工作结束后,以及病区隔离病房,在病例住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做好终末消毒,包括:地面、墙壁,桌、椅、床头柜、床架等物体表面,患者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及相关诊疗用品等。
(4)终末消毒程序
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执行。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三)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1.室内空气
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