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小微企业紧急帮扶行动
2020年第02期·浙江经济/悦读
疫情结束的标志,应该是中小学复课。在中小学复课前,当经济活动恢复至正常水平的3/4时,如不考虑疫情死灰复燃,或可认为,这一时点即是就经济活动而言的疫情的结束。对于这一时点,现普遍难以预测,这就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启动紧急帮扶,提振企业信心很有必要。疫情令浙江经济受到较大影响。粗略估计2月份GDP总额很可能比正常年份少40%-60%左右。3月份的影响将视疫情而言,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仍将较大。浙江一季度GDP通常占全年的1/5,疫情虽对2月份经济活动影响较大,但对全年影响仍较有限,一是占比不高,二是生产延后,三是激发后期增长。相对于其它省份而言,疫情对浙江经济影响将相对小一些。这是基于浙江经济长期具有外部压力愈大,内在表现愈佳的特点而作的判断。2019年1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降2.1%,同比回落9.7个百分点;浙江则为5.4%,比全国高7.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仅3.3个百分点。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基于过去经验,且是一种矮个当中拔长个的判断,不是为了沾沾自喜,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创造性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当前应抓紧实施对中小微企业的紧急帮扶行动。疫情对绝大多数企业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省及各地均已出台系统的帮扶政策。但舆论也反映这些政策尚需优化细化,抓紧落地。发放紧急救援资金,既可以是贷款,也可以是对于贷款的财政贴息,少部分是财政性补助。目的是救企业,避免企业因支付工资、房租等而导致的流动性困境,避免企业倒闭和员工失业的次生灾害。这一行动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和公开公平发放。既要避免道德和法律风险,
也要简化程序而不致繁琐。既要有普惠性,把“寻租”风险和不公平性压至最低,也要有指向性,符合区域产业导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政府和金融机构人员应第一时间主动与企业联系,让企业建立积极预期。一些地方和一些金融机构早已行动起来,已有较好效果,这也是浙江的为人称道之处。同时也要发挥浙江市场化程度较高优势,以政府少量资金、撬动市场机制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三是也要有清醒头脑,避免过度救援。疫情在客观上具有出清市场,优化经济生态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产生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对低效落后、污染违建等企业,坚决不能“菩萨心肠”,普降喜雨。紧急帮扶的目的是避免疫情对经济活动更大的不利影响。已有专家提出,为避免挤压其它必要支出,全国增加财政赤字率至3%,已属必要。根据粗略估算,浙江因本次疫情给予企业的财税扶持政策,有可能将达到相当于财政减少收入600至700亿元以上,大致相当于全省全年财政总收入的6%上下,对各级政府构成了一定压力。这里需要探讨一些问题,表明紧急救援不仅是必要的,也完全是有可能的。首先,帮助企业解危抒困,事并疫情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大局。浙江企业2019年经营状况虽然好于全国,但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亦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疫情将使一部分企业雪上加霜。积极对企业施以援手,帮助企业加快走出困境,有利于巩固税基,从长期看将促进财政增收,走好“十三五”收官之年,夯实“十四五”发展基础。其次,应该理解为这是一次深度的减轻企业负担的紧急行动。浙江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1997年最低曾仅7.0%,2019年已高达19.7%,上升了11.3个百分点。浙江历来强调“放水养鱼”“藏富于民”,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较高,有违浙江长期发展理念。以抗击疫情为契机,促进企业负担有较大下降,实现减轻企业负担的长期化。第三,积极压缩不必要的支出,通过节流来实现对于企业的扶持。浙江财政总收入2010-2019
6月份彻底结束疫情年年均增长10.7%,2019年达到1.2万亿元。正是在这一状况下,一些地方大手大脚花钱,不合理支出较多增长。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16.5%,比GDP 名义增长高5.4个百分点。重新梳理财政支出,全面优化支出结构,大力砍削不合理支出,形成财政收支的积极平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当前应抓紧实
施对于中小微
企业的紧急帮
扶行动,发放紧
急救援资金,既
可以是贷款,也
可以是对于贷
款的财政贴息,
少部分是财政
性补助
实施中小微企业紧急帮扶行动□文/卓勇良浙江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信息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7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