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贵州工业强省战略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作者:黄 力 蔡泽能
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5年第10期
文/黄 力 蔡泽能
摘 要:贵州工业强省战略赋予了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模具行业的发展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为了培养优秀的模具人才,满足贵州工业强省的人才需求,笔者通过对企业走访、调研,结合贵州省模具行业发展的现状,以模具企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探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工业强省服务。
关键词:工业强省 模具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课 题:本文系贵州省信息产业厅“模具设计与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2jxw12336-04。项目主技人:黄力;项目组成员:蔡泽能,宋斌,裘敏浩。
一、贵州省模具工业发展的现状
1.贵州省的工业发展在全国相对滞后
《贵州省“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截至2009年底,贵州只有248家装备制造企业称得上有“规模”,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只有43家,无百亿元企业,缺乏带动工业发展的龙头型企业,例如,贵州也有汽车工业,但比较落后,品种少、产量低,没有形成以整车带动周边制造业发展的模式,没有延伸的产业链。贵州省装备制造业非常落后,在全国仅排名第25位,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仅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0.19%。究其原因,一是规模化投入少,二是受体制制约,三是技术、人才资源匮乏。工业发展的落后也说明了我省模具制造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随着体制的变革、投入的加大,必将形成潜力巨大的模具市场。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西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培育汽车及零部件、能矿装备和工程机械、民用航空三个支柱产业,巩固壮大精密数控装备和关键基础件和铸锻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力装备、铁路车辆及备件三个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其他特装备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模具制造业将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装备,同时又会刺激模具工业的发展,加快和推动模具产业的进步和升级。要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必须有高新的模具技术和优秀的模具人才作为保障,否则将造成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人才就做不好模具,模具只有依托省外制造,造成企业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发展受阻,模具工业的发展也陷于不利。
2.贵州模具行业发展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在当前工业强省战略的推动下,制造业迅速发展,使用模具的企业增多,模具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模具专业人才。笔者对省内振华集团、贵航集团下属企业以及贵州使用模具和从事模具制造企业的实地考察,还对宁波、无锡、芜湖、深圳等发达地区的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调研。省内制造企业与省外企业在模具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相对一致,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贵州模具行业人才匮乏。由于贵州工业落后,模具工业发展缓慢,模具人才收入较低,因此,很多企业的优秀模具人才流向沿海地区,甚至历史悠久的三线企业培养出来的模具人才也留不住,培训成熟一批就流失一批,连退休的优秀设计人员都被发达地区重金聘走,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都往外跑,造成模具人才匮乏,制约了模具工业的发展,从而也证明了模具人才的紧缺。现代模具制造是高技术背景下的工艺密集型工业,是高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模具人才的整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具技术水平,而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不仅是贵州,发达地区对优秀模具人才也是求贤若渴。
在众多的企业中,优秀的一线模具技术人员紧缺,造成有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随着贵州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模具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对优秀模具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本科一批省控线是什么意思
(2)模具专业人才来源的比较。调查统计显示,模具设计的社会培训模具设计主要为强化突击的短
期培训,侧重模具设计软件的应用,按零件分模,照葫芦画瓢,不考虑结构、加工工艺性,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不足,这种培训只适宜有过模具制造及设计经验的人员。模具制造的社会培训主要培训学员的模具装配能力和一般的机械加工能力,学员只能识别简单的图样,按照师傅的指示工作,经过这类培训的学员很难独立完成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企业自身培养的员工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需要较长的成长周期,其发展的空间取决于是否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本科院校模具人才的培养着重于理论研究。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企业和本科院校培养的方法,实现生产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培养出既有实战技能又有一定理论功底的人才。
(3)模具专业人才的定位。模具专业人才的定位主要是指从事模具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监督及营销的技术人员,主要包括:模具机加工、模具工艺、模具装配、模具设计、质量检验、模具安装调试、模具生产管理、设备维护、模具成本估算、营销及售后服务。在模具制造业中,主要从事模具生产和管理。
(4)模具专业人才的要求。模具生产属于单件生产,是根据客户的产品需求来进行模具的设计、生产,每副模具都不一样,具有变化大和不确定的特点。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不断更新,表面处理技术更加先进,新型模具材料不断涌现,快速成型技术迅速发展,这些使得模具设计及制造企业对模具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模具专业人才能快速设计、生产各种产品模具。
第一,模具专业人员应具备娴熟的模具生产能力,能完成模具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制造、装配与维护。工艺的掌握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一个优秀的模具设计、制造者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工艺师,这样生产出来的模具才是最合理、性能最好、成本最低的模具。第二,模具专业人员应具备CAD、CAM、CAE软件应用能力。第三,模具专业人员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模具专业人员要有创新意识,了解和追踪前沿科技,掌握模具专业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不断更新、进步。第五,模具专业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协作精神。
贵州省正在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为模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模具产业发展势态良好,模具人才的培养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要培养出更高水平的模具人才,服务于工业强省战略,就必须认真分析模具行业不同职位对各方面能力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发展创新,设计优秀的模具设计和制造人才培养方案。
二、模具工程师培养方案
为了服务于工业强省战略,满足相关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具设计、制造及相关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在人才培养战略和培养模式上就要有创新和突破,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送出去学习、自主培养、下企业锻炼等方式打造一支结构优化、能说能干的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应能独立完成设计、工艺、加工、装配、试模、修模整个过程,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模具加工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模具技术交流活动,了解模具行业的最新动态,下企业参与模具生产,掌握模具的整个生产流程和加工工艺,丰富经验,拓展知识面。教师还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从社会聘请经验丰富的模具工程师作为补充,从事教学和学术交流,相互切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改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以适应企业需求为原则,第一,编写切合实际需要的教材,注重内容的可操作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写出具有完整的模具生产流程的教材,结构清晰、内容充实、准确完整、易学、易教。第二,改变教学模式,以模具生产过程为主线,采用模块化教学,在完成一副或多副模具的制造过程中穿插理论教学,使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并能合理应用,教会学生学习与发展,而不是机械式的灌输。
3.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
组建能满足模具生产的制造车间,完善实训条件,建立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放模
具钳工、模具拆装实训室,开放机加车、数控加工车间、电加工车间,使学生在任何工作时间都能进行技能训练,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安排学生参与学校为企业生产模具的制造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模具的生产。开展模具设计、制造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热爱。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实习时,让学生参与模具制造的全过程,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4.改进教学设施和手段
引进和开发先进的教学软件,建立模具 CAD、CAM、CAE实训室并与数控车间实现数据共享与对接,建立具备多媒体功能、模具教学资源共享的多功能教室,可以进行模拟仿真和互动式教学。开发专业主干课程实用性强的教材,研发优秀的CAI课件,创建精品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能用实践教学教授的理论知识,尽量在实习车间进行教学。
5.了解模具先进技术和成果
设置专业选修课,使学生了解模具行业的相关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模具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6.加强教学监管,建立教学监控体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及时发现和修正偏差,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充分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追踪,根据行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修改培养方案,做到与时俱进,引进专业前沿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能满足企业要求、具备发展前景的优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
7.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
除了考试,还要把学生平时在实习、模具生产、实训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纳入专业综合素质的考核范围。在顶岗实习期间,制定专门的考核制度,综合以上考核作为最终的考核结果,并通过考核分析,对学生适应的最佳岗位提供建议,供学生参考。
三、实施分析
笔者所在学院2009级有两个模具班,其中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一个班实施模块化教学。2010级也有两个模具班,其中一个班采用模块化教学,另一个班采用新的培养方案,增加了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对照结果显示,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进入岗位后,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一线锻炼才能进入角;接受模块化教学的学生掌握了模具各个模块的制作流程,能较快地适应企业模具制造和设计的需求。但由于学生实际生产经验很少,设计和制造的模具都不能优化;增加了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学生,参与了模具的全部制造过程,掌握了从毛坯、零件的加工到模具装配、试模的工艺过程,进入企业后能很快进入
工作岗位。这部分学生对工艺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优秀的模具人才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工艺师,设计、制造出来的模具应该是一副优秀的模具。可以看出对最后一组学生的培养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也还存在不足,例如,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模具设计软件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提高。我们一直在探索、谋求最科学的培养方案。
四、小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