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原平中小学语文教招考试真题
科目二《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一、单选题(共18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2020年8月2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启动开展未
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重点采取集中整治未年人沉迷网络问题。(  )
A.集中整治校园网络安全
B.集中整治未成年进出网吧
C.集中整治贫困家庭网络差
D.集中整治网络不良行为
2.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庆祝2020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开展好(  )教师节庆祝工作做出部署。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
A.第36个
B.第37个
C.第38个
D.第39个
3.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明确(  )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为2学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
A.实习
B.劳动
C.医药急救
D.公共卫生
4.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坚定联系,这都属于(  )
A.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D.中世纪
5.“六艺”是周王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不包括(  )这一才能。
A.“礼”
B.“画”
C.“射”
D.“乐”
6.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这一著作中。
A.《大学》
B.《学记》
C.《论语》
D.《春秋》
7.(  )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也称之为强化理论,该理论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结果能满足需要,以后在相同的情境中其反应概率就会提高的现象。
A.罗杰斯
B.布鲁纳
C.班杜拉
D.斯金纳
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曾说过,他可以用特殊的方法将-打健全的儿童任意加以改变,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乞丐、盗贼等。这属于(  )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B.辐合论
C.二因素论D.教育万能论
9.赫尔巴特依托其心理学思想,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即(  ),该理论包括明了、联想等。
A.四段教学法B.五段教学法C.直观教学法D.三段教学法
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个人本位论的观点是(  )
A.教育目的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非社会的需要而制订。
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C.人生本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D.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11.“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指的是(  )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12.下列对于中小学生记忆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学低年级儿童仍是无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
B.小学低年级学生儿童对抽象的材料更容易记忆
C.初中生的有意识记忆逐步占主导地位
D.初中生的识记逐步由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转化
13.小明读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脑海里浮现出十里荷塘荷花盛开的景象。这属于(  )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因果联想
14.小华受到表扬后,觉得心情愉快,同班上同学会谈笑风生,遇到路人也笑脸相依,走在路
上也会觉得天高气爽,小华此时的情绪状态是(  )
A.美感
B.应激
C.激情
D.心境
15.为奖励小米,他的父母周末要带他出去玩,小米既想去海洋馆,又想去游乐园,难以抉择。小米的心理属于(  )
A.双趋势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16.某一阶段,儿童的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和被人嘲笑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若儿童能够顺利通过此阶段,就会获得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若不能通过,儿童就不敢积极地面对困难。这-阶段的冲突是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中的(  )
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混乱
17.小函做事总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教师应着重培养其意志的(  )
A.自制性
B.果断性
C.自觉性
D.独立性
18.小红从远处和近处看到小佳时,虽然距离不同,但小红看小佳的大小总是不变的,这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判断题(共20题,每小题0.6分,共12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9.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壬戌学制”借鉴了日本的学制。(  )
20.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  )
21.杜威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
22.陶行知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
23.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指的是狭义的教育。(  )
24.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
25.“南洋公学师范院”是中国的第一所师范学校。(  )
26.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高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
27.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  )
28.艾宾浩斯所说的“过渡学习”,一般以学习程度的20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  )
29.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之中的认知过程是顺应。(  )
30.维果斯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发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为实现的。(  )
31.课外活动能够加深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间接知识,并能获得新知识,还能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  )
32.小邓的性格特点是精力旺盛,但任性易冲动,其属于抑郁质学生。(  )
33.在处理突发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到适当且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这说明该教师的教育机智优秀。()
34.学生在切辣椒时打喷嚏属于学习现象。(  )
35.学校应当把智育放在首位,寓智育于教育教学之中。(  )
36.教师威信主要包括了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  )
37.在我国,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
38.教师应当进行有偿家教,帮助学生获得好成绩。(  )
(二>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4-55题。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54.词中划线句子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拟人
B.夸张
C.排比
D.借代
5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词的开头“别后不知君远近”,表明了“恨”的缘由。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中重复了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
C.词的最后一句“梦又不成灯又烬”一语双关,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D.全词笔调坦率直露,语言典雅,情感外放,语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6-68题。
人影
第几个教师节今年许锋
他的祖.上是农民。他出生在农家的院子里。他每天被母亲安置在一个摇篮里。母亲把摇篮悬空挂好,就去做工了。摇篮是温暖的,还能摇摆,像一叶小舟。
那时,他父亲在部队当兵,一年能回来两次。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摇篮很小,刚好容下他房子也很小,一个土炕,一排柜子,一床被子。到了冬天,满屋子都是麦秆烧灼之后的烟气,不大,不至于让人窒息,但非常强烈。那是乡村的气息。
他每天从早上开始,一直到中午时分,都在那个小舟似的摇篮里摇着。他全部的行为都在摇篮里完成,拉尿.饿.哭,样样不落。他人小,是弱者。弱者力气都不大,又被绑着,再怎么挣扎都无济子事。饥饿与潮湿或者热烘烘的臭气使他难以忍受。他声嘶力竭地哭。他的哭声该是令人掀心的。但有什么办法呢?他母亲要挣工分养活他。
有一天,母亲刚走不久,他饿了,开始哭。他就听见门嘎吱地响了,有一束光进来了。2他的眼前猛然亮堂了许多。他还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人影蹑手蹑脚地进来,轻轻地俯到摇篮边,
捏了一下他的脸蛋,并塞给他一个油炸的果果。那清香,让他无法遏制地冲动。他一口咬住了。这时人影又飞快地逃遁了,魂几一般散了。门被关上了,世界变得无声无息。
他母亲回来,疲劳至极。但她还得给他打扫卫生。她一边清理他满头满脸的秽物,一边就哭。他却不哭了。母亲回来了,他有人疼了。日复一日每过几天,在他饥饿时,他就听见门嘎吱响了,有一束光进来了,他的眼前猛然亮堂了许多。那个人影蹑手蹑脚地进来,轻轻地俯到摇篮边,捏一下他的脸蛋,再塞给他一个能吃的东西。有奶便是娘,他不知道那是谁,在他想看清楚那是谁时,人影又飞快地逃遁了,魂儿一般散了。门被关上了,世界变得无声无息。他挺感动的。虽然他还不知道感动是什么意思。
他长到三岁时,腿脚有了力,开始到处跑。他动不动就跑到爷爷奶奶房子里去。他们在这个院子里的另一扇门里住。不远,二十来来。那是一个挺敞亮的院子。院里有一棵树。到了秋季,树上挂着灯泡似的芭蕉。他就不安分地爬树摘果子吃。但他母亲回来时,就要撕心裂肺地喊,你给我回来!他顽皮,不回去。小脚奶奶站在院里,手又着腰,局道,滚回去,再过来打断你的腿。他瞅着奶奶,望着母亲,胆怯了,怕了,回去了。母亲用劳动过的大手,一把提起他同时脱下布鞋,用鞋底子打他稚嫩的屁股。他哇哇大哭。爷爷奶奶的门,哐当一声关上了。
他父亲总是要回家的。父亲回家,和他母亲住几天,又和爷爷奶奶住几天。在这边住时,听这边的话。在那边住时,听那边的话。听了那边的话,回到这边,就要给他母亲几个巴掌。做完这一切,父亲就要回部队了。父亲每次走前,心情都不好,很郁闷。后来爷爷死了。奶奶也死了。他父亲老了。他母亲也老了。他们很和睦。但他的心头一直闪耀着一个人影。那个人影温暖了他一生。谁呢?
(原文有删改)
6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一开头就写道:“他的祖上是农民。他出生在农家的院子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B.小说对人影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到人影的小心谨慎,以及对“他”满满的爱和怜惜。
C.从文中对“小脚奶奶”的描写可以看出,奶奶希望“他”到爷爷院子那边去,但情非得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