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怎么样建造的格咱乡西红柿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根据近年来在格咱乡推广种植大棚西红柿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从大棚建造、品种选择、育苗到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栽培技术,以此指导今后的西红柿生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西红柿大棚栽培管理
格咱乡地处香格里拉县北部,属于高寒地区,国土面积2868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平均海拔3200米,年平均气温6.6℃,降水量600毫米,太阳辐射强,霜期长。种植西红柿主要以大棚栽培为主,在八十年代末开始了西红柿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技术上推广小拱棚栽培,九十年代末推广了钢架大棚,提早或延长了西红柿栽培季节,农户栽培西红柿逐年增多,基本上可以满足当地对西红柿需求。90平方米的一个大棚年收入4000元左右,并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和生产实践,掌握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合我乡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栽培技术措施。
一、西红柿大棚建造
1.大棚的建造
采用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这种大棚全部骨架由工厂按定型设计生产出标准配件,现场安装即成。跨度6m,长度15m,高2m,均为拱圆形大棚。其结构合理,棚体坚固,抗风雪力强,搬迁组装方便,无立柱,透光效果好,便于棚内操作管理,使用年限长,一次性投资4000~5000元。
2.场地的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背风,土质肥沃,排灌条件好,交通运输便利的土地作为建棚场地。5~10个大棚连体最好。
3.建棚的方向和棚布局
以东西为宽,南北延长,即南北向为好。这样上午东部受光,下午西部受光。两个大棚之间的距离(东西)应等于棚的宽度,南北两排大棚间的距离不低于4m,且进行交错布置,棚周边应设立风障。
二、品种选择
根据格咱乡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大棚栽培的品种,宜选用自封顶的品种,如早丰(西安市农科所培育)、中蔬牌系列的一些早熟品种、苏抗4号、5号、l1号、佳抗矮红、苏抗9号、8号。
三、整地施肥
整地前先浇透水,土不沾脚后进行整地,精细整地是苗齐、苗全、苗壮的基础,栽培前要尽早腾茬,清理菜园,深挖晒土,整平整细。大棚西红柿生长期比露地栽培短,棚内空间高温高湿,一定要土壤消毒,播种移栽前封闭2~3天高温消毒。施肥一般以迟效的厩肥、堆肥及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基肥不但能增加土壤养分,还能不同程度改良土壤,早春施用还有利于提高土温,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加快西红柿的生长。亩施农家肥4000~5000kg,化肥5kg作为底肥。
四、大棚栽培管理技术
1.育苗技术
种子消毒用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干拌,也可用温汤浸种,55℃恒温热
水浸种,10分钟后降温至30℃浸种4.5~5.5小时。三月中旬开始育苗,每平方米用种量为10~15克,种子播好后撒施一小层草木灰(火土),然后用松毛覆盖后浇水; 85%种子子叶出土后,用手或其它工具把松毛去掉,而且宜选在阴天进行,一叶一心后看苗情结合浇水施一次肥(人粪尿一小瓢兑一桶水)。以后每隔7~l0天还可以结合浇水施一至二次肥。秧苗锻炼不宜过早,应以提温防冻为主,及时将杂草拔除,移栽前一周或l0天进行秧苗锻炼,逐渐开大棚门和提早开门时间,推迟关门时间,加大通风量,过渡到昼夜大通风为最佳移栽期。
2.适时定植,促使壮苗早发
在苗高20公分,6~7片真叶时移栽定植,耙平地面,进行高垄栽培,株行距为30cm×60cm,一般选择阴天或下午3点后进行,定植时苗塘要低于土面1cm ,栽后浇足定根水,移栽后的3~5天内要求早晚浇水,保证成活。
3.定植后管理
3.1肥水管理
西红柿是需水量较多的蔬菜,定植成活后适量浇水,墒面干后及时浇水,在初花期后1~2天
浇水一次,浇水后要进行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到结果期每3~4天浇水一次;浇水不宜在下午阴天进行。后期由于植株衰老浇水要比前期多。西红柿产量高,需肥量大,除基肥外,需要追肥,结果前的追肥不宜多,以防徒长。初果期追座果肥,每亩施复合肥15公斤,以后每采摘一次追一次肥,每次每亩用复合肥16公斤兑水浇施。
3.2 及时整枝、摘心、打杈
西红柿长势较强,如放任其自然生长则枝蔓繁生,对结果不良;为控制它们的营养体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保留主枝或一个侧枝;去掉多余腋芽,在生长中后期去掉侧枝或主枝上的顶芽,使养分主要供给果实发育,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3.3整枝绑蔓疏花疏果
采用插架绑蔓法,架子宜选用高1m、粗3cm左右的木条,每株一根,插成人字型,插架必须要稳、牢固、防止西红柿挂果后架子折断或倒塌,影响产量。还要进行疏果,每个果穗留3~4个果,把多余和不正常的花果及时摘去, 可促进存留果实肥大,以提高优质果实比例。及时摘去下部老黄叶,成熟果穗﹙刚收完果的第一穗﹚下面的老叶全部摘掉。
3.4病虫害防治
格咱乡西红柿主要病害有蒂腐病、灰霉病。虫害一般发生少,可以不防治。病害防治方法:合理轮作、减少病原菌;精选种子、药剂消毒,种子用50%多菌灵粉或70%甲基托布津粉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避开作物感病期及增强植株抗病性;及时消除田间病残株,减少病原菌。化学防治灰霉病用扑海因,腐霉利喷雾防治。
五、采收
西红柿成熟有绿熟、变、成熟、完熟4个时期。根据西红柿硬度及上市决定采摘,贮存保鲜可在绿熟期采收,运输出售可在变期(果实的1/3变红)采摘,就地出售或自食应在成熟期即果实1/3以上变红时采摘。采收时应轻摘轻放,摘时最好不带果蒂,中途注意机械损伤。初霜前,如还有熟不了的青果,应采下后贮藏在温室内,待果实变熟后再上市,这样既延长了供应期,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勇.无公害蔬菜生产常用农药及使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
{2}何舒蓉、周立端 .昆明蔬菜栽培技术[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10.
[3]葛晓光、张智敏.绿蔬菜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