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菇”娘的创富路——记安徽农垦集团淮南农场有限公司女职工王献...
乡村“菇”娘的创富路
文/沈芳
——记安徽农垦集团淮南农场有限公司女职工王献珍
今年51岁的王献珍是淮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二分场退休女职工,身材瘦小,一把蓬松的马尾,戴副黑框眼镜,显得机智干练。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获得了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安徽省五一巾帼标兵、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2005年,王献珍发现到农场奶牛养殖基地拉牛粪的外地人逐年提高牛粪价格,这引起了她的好奇。经过了解知道,拉牛粪是为了立体栽培双孢菇。一个占地170平方米的菇棚,可搭建7层菇床,种植面积达600平方米,年产双孢菇2万斤左右,零售价每斤5-6元,批发价每斤3元,一个菇棚年纯收入至少3万元。如果一个农户种植4个菇棚,年纯收入就是12万元!王献珍越想越兴奋,她的想法却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她顶住压力,只身一人到福建、山东、河南等地,学习双孢菇种植技术。
双孢菇菌丝生长温度在4-32℃,最适温度为24-26℃。种植双孢菇可以和麦、稻轮作穿插进行,每年9月到
农村种植什么不愁销路10月农闲时栽培双孢菇,忙完后开始收割水稻,紧接着11月播完小麦,开始出菇,直到来年5月底采摘完,正好准备麦收、种稻。既不耽误农活,又能带动职工增收,全程几乎无重活,女职工自己就能搞定,少许重活可以雇工。王献珍在女职工中大力宣传,反响热烈。
恰逢2006年淮南农场发挥城郊区位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职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王献珍把带动女职工种植双孢菇致富的想法告诉场领导。农场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划出100余亩土地作为蘑菇生产基地,并一次性解决了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与资金,为职工搭起了创富平台。
2008年,33位女职工每人筹资20万元,4个月建成66个菇棚。9月,王献珍和妹们干劲十足,吃住在菇棚,虚心跟同行学,向专家、技术员请教。很快,她们便掌握了蘑菇种植技术要领,第一年便获得菇棚均产量18000斤的好收成。辛苦一年,蘑菇开始上市了,可谁也没想到,一腔创业热情的王献珍竟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因对市场不了解,鲜菇大量滞销,王献珍心急如焚,和同伴往返合肥、蚌埠等淮南周边市场推销,可五毛钱1斤都没人要。鲜货只能在冷库存一周,无深加工技术,代加工的腌制品囤积了几百吨,职工们无意再花钱雇人采摘,王献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整筐的蘑菇被倒掉,心如刀割。
辛苦一年,产品仅卖出三分之一,职工仅收回些成本,如果第二年再卖不出去,那……重产轻销让王献珍饱尝了创业第一枚苦果,代价沉重。
第二年,王献珍把眼光投向全国市场,她带着妹到各地蘑菇市场考察,三番五次午夜凌晨蹲点批发市场门道,软磨硬泡终于从小商贩那里套出经销商的电话。王献珍邀请经销商来基地考察,高品质的双孢菇一下子就被经销商相中,一传十、十传百,来农场的经销商越来越多,争相签订订货合同。王献珍还发现蘑菇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更紧俏:原来双孢菇并非没人要,而是没有适销对路!
市场打开了,王献珍在基地兴建了3个冷库。每到春节临近,为了争抢限量的鲜菇,一些省内经销商就在基地附近住下,每天早早候在基地大门口,鲜菇被一抢而空,通过绿通道运输,次日凌晨到
中国农垦  2020.11 78
达北京、浙江、上海、福建等大型市场,确保百姓吃上新鲜的蘑菇。
虽然有了销路,但是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降低成本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王献珍分析了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是原材料零散购买。王献珍多方取经,与妹们商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王献珍任理事长,大家抱团取暖。规模扩大了,原材料统一购买,成本降低了;技术统一,质量也有了保证。到合作社收购蘑菇的经销商越来越多,有时一天能售出5大卡车,就连上年度腌渍的双孢菇也被收购一空。2010年,合作社66个菇棚年产双孢菇132万斤,纯利润200多万元。2011年,又有27名女职工加入合作社。
就在蘑菇基地蒸蒸日上的时候,又一盆冷水泼来。2011年,淮南市“东进南扩”城市规划,蘑菇基地被征用了。王献珍拿着补偿款却犯愁,60个妹的合作社就这样解散吗?农场没有闲置土地,到哪去种植蘑菇呢?
王献珍到农场党委求援。农场党委与大通区政府联系协商,2012年初,区政府最终在毗邻农场的上窑镇张郢村流转土地建起了新的食用菌生产园区。农场党委还与邮储银行协调,为每户职工争取到1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加上补偿款,共筹资金500万元,解决了合作社再创业的启动资金问题。
新的蘑菇基地200亩,建成砖混温室120座,生产面积达4万平方米,年处理秸秆3800吨,处理干牛粪2000吨。2012年每个大棚实现纯利润3万余元,合作社纯利润达400余万元,同时为农场及市区的环保做出贡献。当年,上窑镇张郢村8位村民加入合作社,当地居民也纷纷到合作社打零工。2014年,合作社农户增至100多人、菇棚200个,扩建后的合作社每年纯利润达560万元。王献珍自豪地说:“到我们的合作社来种蘑菇,不用担心卖不掉!”村民胡晓芸说:“不管进料还是卖,我们都不愁,只管种就行!”
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原来强烈反对王献珍的家人,如今思想来了180度大转变。丈夫赵明辞掉民营企业的财务工作,也加入了王献珍的合作社。他说:“老婆事业发展得好,我与其替别人打工,不如助她一臂之力。”
随着双孢菇种植户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销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合作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销商需要什么规格,我就让菇农给他们采什么规格的蘑菇。”王献珍说:“煮熟加工的蘑菇出口欧美市场,切根加工的大蘑菇销往北方市场,较小的销往南方市场。”剩下过大过小的蘑菇,经销商不收购,该怎么办呢?
王献珍经过市场考察,发现加工双孢菇利润可观。她把挑剩下的双孢菇请食品加工厂代加工,有原味罐头,可以随意调味;有干片,泡发后制作各种菜品;还有脆片,开口即食,甜香美味,老少皆宜。加工后的双孢菇不仅增值,还延长了保质期。王献珍把产品带到全国农产品展销会,与各地经销商签订了订货合同;她还到各大酒店、饭店,以免费试吃打开销路。2014年,王献珍的合作社又投资110多万元,兴建了14个全砖结构大棚和一条蘑菇仓储、烘干加工生产线,与罐头企业签订代加工协议,率先打造淮南蘑菇罐头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王献珍总闲不住,又在蘑菇种子上动起了脑筋。她把培养土和菌种进行特殊处理,制作成塑料包装盒,配上说明书,做成蘑菇盆栽,让消费者在自家阳台上体验种植乐趣。她带着产品走入校园,让小学生自己动手种植蘑菇,体验采摘乐趣,孩子们乐于接受,家长们积极支持,产品供不应求。
王献珍还把加工蘑菇的废料变现。她发现蘑菇加工后的废料是极佳的瓜果蔬菜种植有机肥料,如今变废为宝,解决了过去基地的蘑菇废料乱堆乱放的难题,农户争相与合作社签订合同,仅此一项让每个大棚又增收500-1000元。2016年以来,合作社每年的纯利润达到600万元。
多年的打拼让王献珍感悟到,合作社的发展不能仅靠规模,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长盛不衰。
园区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2015年,园区成立淮南市双孢菇工程研究中心,聘请以聂凡教授为首的科技研发指导小组,加强基地对高端食用菌的研发;基地制定了“沿淮双孢菇种植技术规范
79
2020.11  中国农垦
标准”,2013年被淮南市政府评为“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被安徽省政府颁布为“安徽省地方标准”。标准的出台,保障了双孢菇的品质和产量的稳定,产量超同行40%。基地先后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基地称号。
合作社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还缘于王献珍始终秉持质量为先的经营理念。
种植双孢菇的土壤必须是取自1米以下无污染的深土,生产全程不能打农药,病虫害防治是重中之重。
基地设了专职检测人员,请来省环境监测部门专家定期检查。邀请省农科院、市农委、市农科所的专家来基地培训农工,针对病虫害防治要点及种植技术等进行现场指导。每年组织农户到先进的园区学习、交流,开阔菇农视野,转变菇农观念,提高菇农技术。
收购商小王说:“每年的12月到来年5月,我们都来合作社收购双孢菇,每月60万斤左右,运到无锡、北京、杭州等地,质量和数量都达到我们的要求。”
商场就是战场,王献珍深知合作社要想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对普通的大棚蘑菇来说,温度低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进入冬季就只能休棚,可王献珍却在春节前连续签下来自上海、杭州和福建等地的多个经销商的春节专供订单。这得益于合作社发明的专利技术——双孢菇温控装置,使菇棚内四季温度可调,冬季“菇宝宝”也能源源不断一波接一波地冒出头来。王献珍骄傲地说:“掌握了这项技术,我们如同控制着双孢菇上市的总开关,牵着蘑菇市场的牛鼻子走!”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让王献珍的合作社面临着巨大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
互联网加菇棚,生产管理智能化。走进菇棚,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摄像监控、喷淋装置、温控设施齐全,实现联网控制,智能管理。
互联网+营销,让销售翅膀更硬。基地每年加工的500万斤食用菌系列产品,有40%通过网上订单销售。同时与10家直营店合作,客户量不断飙升,日销售高峰时达3万元。此外,王献珍在“邮乐网”、“中国网库”设立销售网店,对经销商订单发货。
互联网+产品,质量实现可追溯。2016年,王献珍在蘑菇基地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了生产全程记录档案,为产品添加溯源标签。基地实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强化了质量管理。
互联网+农户,让心贴得更近。合作社利用、QQ实现技术管理24小时全覆盖,也让农户们的沟通更加便捷。
王献珍利用合作社技术和规模优势,将周边近百家小规模种植户“焊接”成“大船”,实行规范管理,农户安心生产。
饮水思源,事业有成的王献珍不忘各界相助,真情回馈社会。
她除了带领农场职工创富外,还吸收大通区上窑镇张郢村周边农村劳动力务工;王献珍义务为周边农村300个大棚、200多个散户作技术指导,每天抽空到各家的菇棚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她还承诺:凡是加入合作社的,都无偿传授技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保护价保底收购。入社的农户们每个大棚年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模式让产业链上小规模种植户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走上了创富和就业之路。
上窑镇张郢村妇联主任方文忠说:“自从王献珍到我们村种植蘑菇,带领我村60多人创业致富,有8户在合作社建了蘑菇大棚,最多的建了6个,年收入10多万,50多名妇女在合作社做零工,一人一年增收3万多元。”
村民方大婶欣喜地说:“我带孙子的空闲时间,从每年11月到来年5月在合作社打零工,每月能挣3000元!”
有了国家的好政策,农场党委的支持,还有职工、村民的干劲和创业热情,王献珍激情高涨,正引领着农场蘑菇事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安徽农垦集团淮南农场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中国农垦  2020.11 8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