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练习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2021.12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明的进程(20分)
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
1. 某学习小组编写历史长河墙报,请将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内涵填入示意图中。(填写字母)
(16分)
历史第 1 页共5 页
2. 根据填写的历史长河墙报信息,概括文明进程的历史特征。(4分)
(二)商鞅变法与国家治理(26分)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有许多次,变法所处时代不同,其历史意义也不尽相同。
3. 请将下列左侧不同时期的变法与右侧的特征相对应(填写字母)(8分)
材料一:令送粮无取僦(租赁),无得反庸(通“佣”),车牛舆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来疾,则业不败农。——《商君书》(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附译文:命令运送粮食的人不能花钱雇别人的车,更不准运粮车辆在返回时揽载私人货物。车、拉车的牛、车在运粮时的载重量服役时一定要同注册登记时一致。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运粮车就会去得迅速回来的也快,运粮的事就不会危害农业生产。)
历史第 2 页共5 页
4. 材料一体现的商鞅变法内容是()(2分)
A.废除井田制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建立县制
材料二:2002年里耶出土的秦简记录了秦始皇时一条令文:“传送委输,必先悉行……急事不可留,乃兴徭。……田时也,不欲兴黔首”。
材料三:缪力本业,耕织致票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5. 材料二、三能否对材料一进行佐证,说明理由?(6分)
材料四:
6. 概括材料四中,王安石与司马光对商鞅变法的看法。(4分)
7. 分析王安石与司马光对商鞅变法形成各自看法的原因。(6分)
(三)棉花:撬动世界的植物(22分)
2021年3月,新疆棉花事件掀起了新一轮棉花战争,再次引发热议。
材料一:
8. 根据材料一,概述棉花的传播与贸易情况。(8分)
新疆棉花事件是怎么回事历史第 3 页共5 页
材料二:
1784年,英国商人塞缪尔在曼切斯特建造了一个使用水力纺织机的棉纺厂,雇佣了一批当地的孤儿做工人,原料用的是美洲加勒比的棉花,产品一部分销往欧洲,一部分运往非洲满足那里的奴隶贸易,还有一部分送往美洲,供给自己家族那里蓄养的黑奴。——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9. 你如何理解材料二所述的历史现象。(6分)
材料三:
10. 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认识“棉花是撬动世界的植物”这一观点。(8分)
(四)民族复兴之路(32分)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11. 完成下列填空(10分)
一八四〇年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A 运动、 B 运动、 C 变法、 D 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 E 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历史第 4 页共5 页
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2.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6分)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3. 材料二中孙中山为“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之需要”而进行的理论创新是什么?(2分)
材料三:
14. 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民族复兴之路”。(14分)
历史第 5 页共5 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