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素养目标:唯物史观  初步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通过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的分析,理解工业革命是物质革命也是生产技术全面变革,并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
2.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能够利用时空轴、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并用特定的时空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
3.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观点
4.素养目标:历史解释  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能够选择、组织与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5.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能够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中国)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2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PT1(兴趣导入)
师:今年三月,有一个热搜,它的关键字是:棉花、劳工、机械。有同学知道吗?那就是H&M 等公司指责中国新疆‘强迫劳工’ 而拒绝使用新疆产品。请大家观看这个热搜——
师: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展示了美国黑奴被强迫采摘棉花与中国新疆机械采摘棉花两张照片,这组照片让西方造谣者直接打脸。
事实上,人工劳作的薪资远远高于机械采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市场需求,机械生产取代人工劳作是解决矛盾的必然。
历史上,某个国家在市场需求大与人工生产成本高 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一事件也与棉花有关,并由此引发了工业革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PPT2(课题展示)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PPT3(目录展示)
师:展示本课三大目录:背景、进程、影响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PPT4(自主学习)
师:那么,我们先来完成这个表格:书本94-96页,出答案并在书上划下来,40秒(有没有好的办法呢?)
职业,可见:技术与科学尚未结合
国籍,可见: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缓慢
成就,可见:从轻工业部门开始。
PPT5(别国劣势)
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哪位同学可以马上到英国的地理位置呢?(展示动图)
Q1.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时发生?
答案: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英国的制度变革,一起驱动了18 世纪晚期工业革命的“起飞”
Q2:为什么工业革命“起飞”,首先在英国,而不是当时别的国家?即别国的劣势是什么?(一个个展示)
PPT6(矛盾特殊)
Q3:那为什么英国会从中,脱颖而出,相比其他国家,刺激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矛盾特殊点在哪里?从哪个部门开始?(展示2则材料,提炼出2个观点)
师总结:可见,当时英国人工劳动的薪资高(为什么?)于其他国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适应英国人对棉布的狂热追求的市场需求,机械生产取代人工劳作是解决英国这一矛盾的必然。英国棉纺织必须创造出更好的机器,把生产成本打下来。当然,会从棉纺织业部门开始....
【补充知识】:英国人工高的原因:黑死病后遗症使欧洲人口下降,劳动力变贵
Q4:工业革命“起飞”在英国,那英国又有哪些优势呢?
PPT7(英国优势)
师:材料一:君主立宪——可见,君主立宪制使英国政局稳定,是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政治保障
材料二:圈地运动——可见,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自由劳动力
【圈地运动知识】:15世纪开始,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因为英国的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比喻为 “羊吃人”。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原料,广阔的海外市场
材料四:政策保证——垄断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策保障
        科技发展——英国成为欧洲的科技中心
师总结:难怪,世界文明史作者马克垚这样感慨:“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PPT8(马克思语言,揭示直接原因)
师:过渡句:可见,此时的英国,正如马克思所说: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手工工场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
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这也是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工业革命的进程
PPT9(织布、纺纱变革)
师:注意提问学生:飞梭是不是机器?(织布的一个零部件)
PPT10(珍妮机-工厂-动力问题)
师:过渡句:在纺纱领域实现这种变革的是哈格里夫斯,他发明了珍妮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珍妮机。
过渡句:虽然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80根纱线,但是这种线细而易断。为了改变纱线这种缺点,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为了更快提高生产效率,他觉得可以把更多的人集中在一起工作,并进行分工协作,于是,他建立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这样就出现了早期的工厂。
同学们,原来是手工工场组织生产,现在是工厂组织生产,可见,这就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然而,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线依然有缺陷:粗而结实。
1779年,又发明了骡机,它的线:细且结实。
过渡句:纺纱领域的进步,又推动了织布领域的机械化,18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此时,纺纱厂、织布厂(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这些工厂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他们的厂址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选择在了靠近河流的地方(提问1:为什么:因为这些机器的动力是水力  提问2:依靠水力提供机器动力有哪些缺陷? )
师总结:这种依靠自然提供的动力源,严重制约了生产。所以,此时谁能解决机器的动力问题,一定在工业竞赛中处于领跑地位!
PPT11(瓦特改良蒸汽机)
师:而这个人就是詹姆斯.瓦特。他在纽科门蒸汽机的基础上改进,发明了稳定的万能蒸汽机。但是瓦特的成功也绝对离不开一个人:马修。博尔顿,他是瓦特的天使投资人,是特别乐观的一个人,每次在瓦特最失望的时候都是鼓励他、并不断给他砸钱,才造就了瓦特的成功。
万能蒸汽机的工作原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而获得热能的前提是要燃烧的煤炭!这样冶矿业就发展起来了。
过渡句:万能蒸汽机1785年发明后,最早应用于纺织业部门,后来,在冶金、采矿、化工、印刷等许多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来推动机器生产。这样,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因此,历史学家把这个时代称为“蒸汽时代”。
Q5.那么,动力的解决,这时工厂主们会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开厂?(只要有原料、靠市场、交通便利都行)
PPT12(赫拉利语言—交通变革)
师:过渡句:为了把产品尽快尽多的运向市场,把原料尽快尽多的拉回来,人类就开始反思了:如果烧煤能够让纺织机动起来为什么不能让其他设备,像是车辆也这么动起来呢?于是在交通运输业领域出现了火车与铁路
PPT13+PPT14(蒸汽机车发明,视频)
师:请同学们观赏1825年,斯蒂芬森“旅行者号”试车的视频,发挥你的想象,思考这个问题:
Q6:假如你是第一批乘客(身份:工厂老板),你感觉火车会对你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案:生活:守时、快捷、廉价、便利    生产:生产与市场之间联系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师总结:蒸汽机车的试车成功,标着铁路时代到来!1830,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英国建成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PPT15+16(总结工业革命定义)
师:Q7.那到底什么是工业革命呢?我们尝试着给它下个科学的定义吧!(提供图片,一起完成)
Q8:根据定义思考: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依据:机器生产)
记忆,练习新疆棉花事件是怎么回事
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
带问题阅读教材,归纳出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画出知识框架,并作出说明。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PPT17(扩展到他国)
师:Q9: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依据:机器生产、更或者机器制造机器)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
师:此时,其他国家也纷纷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有法国、美国(为什么?),稍晚点的还有德国、日、俄国。
PPT18+19(七大影响)
师:补充: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史实:英国当时强大大什么程度?英国一个国家可以对抗整个世界!
PPT20(对中国的影响)
师: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提供图片说历史)
可见,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更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影响。
PPt21(《中国制造2025》,总结本文)
师总结: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的浪潮,我们能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联系“新疆棉”事件,西方媒体以人权压迫造谣中国的工业生产,这让我们学会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大的人权就是发展,就是有尊严的劳动,不断发展,也是中国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坚强后盾。
知道,了解
感悟,思考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
课堂小结
PPT22 (本课板书)
PPT23,24(课后习题:选择题+观点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