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区,具有自然条件优越、棉花单产水平高、棉花品质好等优势,但在出口时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面临挑战,如何提高新疆棉花出口国际竞争力就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从分析新疆棉花出口的优势和影响新疆棉花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的角度入手,以进一步提高新疆棉花出口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提出了相关的一系列优化对策措施,如扩大新疆棉花的生产规模、提高新疆棉花品质、进行棉花产业体制改革等,以期新疆棉花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疆棉花;出口;国际竞争力
ABSTRACT
Xinjiang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cotton production area, with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high yields of cotton, cotton and other advantages of good quality, but also in the export market is faced with international pressure, faced withthe challenge of how to increase exports of cotton in Xinjia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t is widely have become issues of concern. A
rticl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Xinjiang's cotton exports and cotton exports to redu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actors that start with the point of view, Xinjiang to further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otton exports as the goal,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measures, such as the expans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Xinjiang scal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Xinjiang's cotton, the cotton industry restructuring, with a view to Xinjiang's cotton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Keywords:Xinjiang cotton; expor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棉花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新疆是中国最大的高品质棉花产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细绒棉种植区域和长绒棉生产地区之一,新疆棉花年均产量达到15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8%,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新疆棉花生产已成为我区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新疆棉花可以走出国门,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但在国际市场存在着美国以及其他国家
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棉花,与新疆棉花展开激烈的竞争,使新疆棉花处于不利地位。在棉花作为新疆重要的大宗农产品之一,已明显感觉到了国际原棉市场激烈竞争的严酷。这种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新疆棉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1 新疆棉花出口的现状
棉花是新疆具有特优势的农产品,也是新疆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基础之一。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迅猛,在中国乃至世界棉花生产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显现出强大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棉花现阶段出口市场主要以香港、韩国、美国、东盟、加拿大、瑞士为主,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棉花是新疆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新疆棉花出口拉动了新疆外贸出口的增长,和一般贸易息息相关。从1993年起,新疆棉花出口量已连续十几年位居全国第一,拉动新疆经济发展。据相关资料统计,2007年新疆棉花出口数量2390吨,相比2006年出口增加了1倍,出口值达到519万美元,相比2006年增加92.3%。棉花出口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新疆经营棉花进出口业务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麻公司、新疆农垦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及中纺集团公司的棉花出口量同比有大幅度
增长。国际需求量上升是新疆棉花出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另外,新疆出口的棉花质量相对提高,出口企业又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使得新疆的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扩大出口有利于缓解棉花库存压力,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配置棉花资源、改进棉花品种并与国际价格接轨。但是如今全球经济很不景气,人民币升值,新疆的棉产品出口增速开始放缓甚至停止,棉花价格逐渐下滑,新疆棉花将出现滞销迹象,会导致棉花大批量的过剩。
2 新疆棉花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2.1 新疆棉花的自然优势
2.30万平方公里的高山冰川以及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伊犁河、乌伦古河四大河流。水资源总量为878亿立方米,其中国外流入91亿立方米,地表水总径流量884亿立方米,平原地区地下水总补给量395亿立方米。其可开采量252亿立方米,具有种植棉花所需要的比较稳定的灌溉水资源。此外,经过几十年建设,特别是围绕建设棉花基地开展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形成了新疆独有的绿洲灌溉农业和稳定的水资源供给体系,也为新疆大规模种植棉花创造了条件。
新疆所处地区位于北纬36°~46°,不仅全年日照充足,热量丰富,积温高,霜期长,而且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干燥。非常有利于棉花的生长、采摘、加工、储藏是优良的植棉区域。
新疆宜棉农区占全疆农区的35%左右,拥有种植棉花的后备土地资源5010万亩,并且所在地区的土壤类型以轻壤土、中度粘土、沙质土为主。土质疏松地层深厚,地势也较为平坦,十分适合于棉花的生长。
2.2 新疆棉花的品质优势
新疆独特的绿洲农业生态体系和辽阔的地域特点,造就了新疆独特的棉花生产环境和栽培技术,新疆棉花历来以品质优、泽洁白、高等级棉花比例大、整齐度高著称,是我国高品质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和出口产品,也是我国唯一拥有棉花种植品种多样性优势的地区,新疆棉花具有发展多类型优质棉的潜力。据多年统计,新疆平均细绒棉为1.85级,纤维长29.51毫米,衣分36.4%;棉花一、二级品率连续保持在80%以上,居全国之首;棉花商品率高达97.5%,具有发展优质出口棉的优势。
2.3 新疆棉花的产量优势
新疆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特殊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的优越生产条件,使新疆棉花单产、总产、调出量连续居全国首位。首先棉花单产量较高。据相关资料统计,2006年平均亩产113公斤,增幅7.5%,总产量达到225万吨,同比增加22.3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次棉花种植面积大,平均每年棉花播种面积在15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左右,2007年棉花播种面积达到1782.60千公顷,产量达到290万吨。除此之外,与代表世界棉花生产先进水平的美国棉花相比,新疆棉花无论是每亩还是总产值,还是每亩总成本和每亩总收益也都占据比较优势。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长绒棉和天然彩棉花生产基地,其中新疆长绒棉年产量约占世界长绒棉产量的1/10。
2.4 政策优势
在国家尚未对整个农副产品实施调高税率的情况下,对棉花出口实行了零税率,这一举措对新疆棉花出口和国内平衡调运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国家又取消了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自治区政府提出了突出“调优、调高、调大”的棉花产业发展政策,新疆三大产棉区开始注重品种结构优化,普遍增加了高级品级棉播种面积。同时,扩大了彩棉花的种植面积,突出了特优质品质。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和新疆经济发展政策中都鼓励
和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业,这将为新疆棉花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这些政策都有利于新疆棉花出口时具有竞争优势。
3 影响新疆棉花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3.1 新疆棉花生产规模小
适度规模经营是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棉花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国外主要产棉国的棉花经营规模一般都比较大,美国90%以上的棉花由家庭农场生产,平均种植规模在180公顷以上;澳大利亚棉花农场的平均植棉规模不低于1000公顷;乌孜别克斯坦的私人农场的平均植棉规模也在9公顷以上,而新疆棉农每户平均种植规模仅约1.2公顷。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不仅难以适应“大市场”的需要,也增加了棉花生产成本,而且使生产单位的经济实力长期无实质性增长,降低吸纳新技术和生产手段的能力,从而影响了新疆棉花出口国际竞争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2 新疆棉花的品质不符合国际标准
与世界主要产棉国品质相比,新疆原棉质量处于国际中上等水平。但由于新疆棉花在快速发
展中忽视了棉花品质和结构的多样性,致使新疆棉花在国内外棉花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弱。突出表现在棉花品质和品类相对于国际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纤维强力相对较低,新疆棉花纤维断裂比强度明显低于美国,与澳大利亚和中亚的棉花大体一致;新疆棉花品类单一,新疆棉花生产中除种植少量长绒棉外,其他均是绒长在28~29mm的普通陆地棉。市场应变能力相对较弱,原棉一致性差,异性纤维含量较高。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大、点多面广、采摘工序全部由农民自己进行,缺乏统一管理。加之一些棉花加工厂管理不到位,使新疆棉花异性纤维含量超标现象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新疆棉异性纤维含量高达6克/吨,比美棉高出15倍。为数不少的企业为了吸引棉农交售棉花,简化了棉花收购程序和办法,棉花采摘的混等、混杂现象比较普遍,影响新疆棉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这些都大大削弱了新疆棉花出口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3 新疆棉花价格波动幅度大
新疆棉花种植基本还属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美国新疆的植棉方式相比,棉花生产机械化操作少,人工采摘成本高,形成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瓶颈。
物质投入增长过快,棉花生产单位面积成本在逐年增加,而且近年来棉花单产的增长速度远
远低于亩成本的增长速度,也是棉花价格下降的重要原因。
棉花从棉农手中到出口经过众多流通环节:棉农→籽棉商贩→棉花加工企业→棉商→出口企业→外国棉纺厂,在这种销售机制下,每经过一个流通环节就增加一笔费用,流通费用节节抬,生产利润被中间商侵蚀。
以上这些因素降低了新疆棉花出口的价格竞争力。
3.4 新疆棉花的国际市场营销水平滞后
新疆棉花在对外贸易中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动性,长期以香港市场和日本市场为主,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市场的开拓力度不够。棉花出口销售渠道、贸易方式单一。目前主要是依靠代理商出口,自己直接出口到国外市场很少,基本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棉花出口贸易形式也局限于现货现汇贸易,基本没有开展加工贸易和期货贸易。对国际棉花市场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国际棉花市场行情、价格变动不能做出全面、周详的分析。
3.5 新疆棉花产业化的进展缓
新疆棉花事件是怎么回事缺乏实力强、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不强,目前棉花经营处在过度分散、各地各厂“散兵游勇”、“钻”市场的现状;新疆棉花产业化的特不突出,优势不明显,棉花资源的深度开发潜力和品质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和转变,导致了市场应变能力和棉花竞争力低;棉花产业的科技投资主体不明确,造成棉花科技投入的总体水平较低,尤其是产前、产后环节因科研费不足,存在科技创新乏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棉花产业链的有效延长,棉花产业链较短,产品增值幅度小;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棉花加工企业收购原料时资金需求量大,很多企业不能得到农发行的贷款资金支持。
3.6 棉花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不高
品牌成为企业促销的重要手段,品牌就其实质来说,它代表着销售者对交付给买者的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可以说好的品牌就是优质质量。目前,新疆棉花虽然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有几个知名品牌,如“银力”牌棉花、“锦”牌棉花,但是能在国际棉花市场上被人称道的品牌还没有,缺乏自主的产品品牌或商标,棉花品牌国际化水平较低。这极不利于新疆采用棉花品牌策略来提高新疆棉花的知名度,开拓和占领广阔的世界棉花市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