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的义项和用法:从书面语体向口语体的转移和发展
“呈现”的义项和用法:从书面语体向口语体的转移和发展
李胜梅
【摘 要】"呈现"可分解为:"呈现1",表示"(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显出、露出"(如"祖国大地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用于新闻报道、时政评论、文学描写、学术论著,书面语体特征鲜明突出;"呈现2",表示"将某物展示给人观看"(如"晚会呈现给观众一场文化盛宴")。从"呈现1"到"呈现2",由状态动词、非自主动词、二价动词发展为动作动词、自主动词、三价动词,直至带上双宾语,并且进一步由新闻语体的书面稿发展到广播电视记者现场新闻报道和嘉宾访谈的口语表达,这是使用者的表达需求、特定语域中的高频使用及强势传播媒体的促进对词义转移、句法功能发展、语体特征改变的深刻影响。
【期刊名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5)005
【总页数】9页(P1-9)
【关键词】“呈现” 状态动词 动作动词 语体特征 新闻语体 广播电视口语
【作 者】李胜梅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05
【呈现】动显出;露出:到处~欣欣向荣的景象│暴风雨过去,大海又~出碧蓝的颜。(《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词典示例较好地反映了“呈现”的主要陈述对象,也较好地体现了它的句法功能。“呈现”这个词条,《现代汉语词典》数十年各版本释义和示例均未作调整修改,一直将其看作单义词,但是近20年来“呈现”的语义、句法功能、语体彩出现了变化,本文描写并分析这一现象。本文例句来源: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简称CCL;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简称BCC[1];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文本语料库,又称“媒体语言语料库”,简称MLC。
“呈现”主要用于陈述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表现出的特点和趋势,其次陈述自然现象客体事物具有的性状和存在方式,较少用于客观实物的具体颜和形状的描写。如:
(1)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CCL)
(2)目前我国电冰箱市场呈现以下主要特点……(CCL)
概括性说明社会现象,常带有表达者正面的评价信息。多用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的报道和评论,表现出行业性和专业性。
(3)这些珊瑚礁……彩斑驳地点缀在澄清的碧水中,呈现出一派绮丽的热带风光。(CCL)
描写自然现象,常见于文学性的描写,带有抒情意味,具有文艺语体彩。
上述三例是“呈现”的常用句,而下例有所不同:
(4)实验者将一组图片呈现给一些孩子。(CCL)
该例与前三例相比,语义和句法功能有所不同。陈述对象是具体的人而不再指物,相应地“呈现”是人发出的具体动作。
我们根据陈述对象是不是动作发出者、“呈现”是不是动作动词分解出“呈现1”(如例(1)、(2)、(3))和“呈现2”(如例(4))。
说明:“呈现”一般直接带名词宾语,也有“呈现出+NP”“呈现着+NP”“呈现为+NP”“呈现在+NP”“呈现给+NP”等用法,其中“着、出、在、给”虽然分别为助词、趋向动词、介词,但虚化程度较深,本文将其看作动词“呈现”之后的附着成分(其语法性质不展开讨论),与“呈现”构成一个整体,与其后的NP构成动宾关系。
1.“呈现1”的词义和句法功能
“呈现1”表示“显出,露出,显示”,词义较为抽象,陈述对象是物,用于陈述客观事物特别是社会现象出现某种(某些)特点或变化趋势,具有某种状态和情形,但用意不重在让人观看。“呈现1”是状态动词、非自主动词,体现了静态描写性和静态说明性。不用于“把”字句。
(5)1964年初夏,灾后的兰考大地呈现出少有的丰收景象,众的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CCL)
(6)工地上呈现着一派沸腾的劳动景象。(CCL)
(7)这张从约1.4亿公里之遥的地方拍摄的照片显示,地球呈现为无边黑暗宇宙中的一个蓝小半圆盘。(CCL)
CCL中“呈现出”有5323条记录(说明:由于“呈现出”数量较大,极少数的词语串不影响结论,所以统计时未排除词语串,下面几个数据均未排除词语串),而“呈现在”914条、“呈现着”182条、“呈现为”111条。BCC的多领域类语料中,“呈现出”14843条,而“呈现在”2794条、“呈现着”447条、“呈现为”362条。可以看出,在多语体的语料中,“呈现1”是“呈现”的主要用法,其中“呈现1”首选的句法搭配是“呈现(+出)+NP”,如例(1)、(2)、(3)、(5),而“呈现在”“呈现着”“呈现为”相对较少。有时“呈现出……”也可以只用成“呈现”,不影响句法的合格性,但二者简洁程度不同,句子结构紧凑程度不同,语义方面略有不同(“呈现出”略含事物变化之意),语用方面也有差异,比如在标题中一般只用“呈现”而不用“呈现出”,标题要求简明,动词之后可以不出现时体成分、结构助词、介词等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
“V+出+NP”结构,学界一般认为可以表示趋向意义和结果意义,而具体到“呈现+出+NP”,无趋向意义,结果意义也明显虚化。“V+出+NP”结构中的NP,一般看作成事,充当结果宾语。“成事是从无到有新产生的事物或新出现的现象。”典型成事的语义特征是:“[变成性]成事在动作行为完成后产生或形成;[受动性]施事者一般可以控制或支配成事的产生或出现。”[2]而“呈现+出+NP”结构中的NP,是“趋势、特征、景象”等抽象名词,是陈述对象所表现出的特点或新出现的特征,并不是从无到有的事物或现象,因此并非典型成事。
虽然一般来说“着”是较为典型的叙事性语法成分,但“呈现”后的“着”并不是叙事性用法,而是静态描写用法的“着”[3]。这样的“呈现着+NP”句是带“着”的“静态说明句”,书面语体特征鲜明。
“呈现为+NP”,描写客观事物的特点,主要用于科技语体(学术论著或科技类新闻报道)。BCC中“呈现为”在不同语体中的检索结果如下:科技类(学术论文)1483条;文学类85条(引者注:所在语篇多为文学评论而不是文学作品,属学术论著);报刊类68条(所在语篇多为科技类新闻报道,如股市走势、海水颜、彗星等)。
至于“呈现在+NP”,较为复杂,介于“呈现1”和“呈现2”之间,从静态说明性往动作性过渡。其
中用于陈述自然物体、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等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为“呈现1”。如:
(8)拨开黄土,两块巨大的树化石呈现在了眼前。(CCL)
(9)1993年8月开始,《广州日报》星期天版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CCL)
此种用法的“呈现1”与“出现”构成近义关系。
2.“呈现2”的词义和句法功能
“呈现2”表示“将某物展示给人观看”,有主观展示让人观看之意。陈述人的动作行为,词义较为具体,是动作动词、自主动词。陈述对象是人,是动作的发出者,施事。可用于“把”字句。主要用于“呈现2+给+NP”、“呈现2+在+NP”结构中。如:
(10)……(实验者)把这些图呈现给被试,要他们分类。(CCL)
(11)事实上她们(引者注:话务员)确实把笑脸呈现在了电话的那一头。(CCL)
(12)另一类作品是大泼墨山水,其用纸多为贵州民间所造土纸,把贵州多云多雾的大山和生机勃勃的青山绿水呈现得淋漓尽致,大气磅礴。(BCC)
“NP1+将/把+NP2+呈现+给/在+NP3”结构中:NP1是具体的人而不是客观事物,是动作的发出者;NP3主要是“观众、读者、大家、世界、市民”等指人名词或地点名词。该结构多用于学术论著或新闻报道。这是“呈现”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出的新含义和新用法。
表示数量少的词语“把”字句的根本作用就是用于主观表达。[4]是否用于主观表达,是“呈现2”与“呈现1”的重要区别。
(1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呈现语言材料。(BCC)
例中“呈现”直接带受事宾语,意思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呈现”这样的词义和用法,用于教师说课等,行业性强。
关于“V给”结构,延俊荣共列86个,如“寄给”、“捐赠给”,但未列“呈现给”,当时“呈现给”的用法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5]
CCL中“呈现2”用例有限,不是“呈现”的主要用法,但反映了这个词的词义发展转移方向和句法功能的新发展,值得关注。
在BCC语料库历时检索(人民日报1946-2015年)“呈现给”,1949-1994年间仅23例(年均0.5例),1995年后明显增多,最多的一年14例(2000年、2007年)。1989年出现了第一例带双宾语的句子(例(14)),1995年有2例(如例(15)),之后逐渐增多。如:
(14)社会呈现给我们另一番景象。(人民日报1989年3月4日第5版)
(15)文章深入浅出,呈现给读者一个较完整的农作物育种新概念。(人民日报1995年12月18日第11版)
这样的双宾语结构,仍然是书面用法而不是口语,语体特征并未改变。
CCL中“呈现出”有5323条记录,“呈现给”194条,二者比例27:1。而MLC中,“呈现出”2187条,“呈现给”199条,频率相对较高,二者比例11:1。这提醒观察者,不仅“呈现给+NP”的用法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而且“呈现2”在广播电视这个特定语域的用例相对较高(第三节详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