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口哨与小狗》教案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口哨与小狗》教案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口哨与小狗》教案1
 
  教材分析:
  《口哨与小狗》是小学音乐第一册第一课里的一首欣赏曲。乐曲是由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的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小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由三段组成,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都是由口哨声为主奏乐器。第二段则表现了主人公与小狗开心嬉戏,顽皮打闹的情景。整首乐曲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年龄小,爱玩,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一年级小朋友。此时好动
是他们的天性,特别是欣赏课,学生更是难以集中注意力了。因此,我在课中设计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音乐,对于他们面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浓厚兴趣、又喜欢模仿的特点,我设计了说、唱、看图形谱、模仿动作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好音乐、表现自我的欲望。
 
  教学内容:
  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2、通过聆听、律动启发学生感受乐曲的三段体形式,认识并理解图形谱。
 
  重点:
  引导学生渗入角,去感受音乐的美,去体会乐曲的情绪,并能用语言、动作来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三段体形式,并且能够听辨乐段中相同的乐句。能看懂并理解简单的图形谱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聆听乐曲《口哨与小狗》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首乐曲给你们听听,听一下乐曲中都有谁?
  2、播放乐曲《口哨与小狗》,学生可用手轻轻打拍。
  问:谁听出来了?你听到了什么?
  生:小狗、小鸟
  3、小狗叫声部分:
  (1)师:听到了小狗的叫声,那小狗叫了几声呢?(3声)
  谁来模仿一下?谁能模仿得更像一些?
  (2)用节奏把小狗的叫声拍出来,然后配上狗叫声。
  4、吹口哨部分:
  (1)师:除了小狗,还有什么声音?
  生:小朋友吹口哨,小鸟。
  (2)师:小鸟的叫声是用什么模仿出来的?(口哨)
  谁会吹口哨?(学生模仿)
  (3)总结:其实,我们人的身体就是一件乐器。那么,吹口哨这种形式大家喜欢吗?它就是用嘴巴吹出来的,但吹口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大家刻苦练习的,对吗?我们这里如果有喜欢吹口哨的同学好好训练一下,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的口哨大王呢!
  (4)揭题:《口哨与小狗》
  师:你们刚才听的这首曲子就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专门为口哨谱曲的,名字就叫《口哨与小狗》。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聆听音乐作品,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对吹口哨这种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从而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二、初听乐曲
  小游戏。
  师: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做个游戏,愿意吗?请听好游戏的规则:
  (1)当听到乐曲中的口哨声出现的时候,请女同学随着音乐踏步;没有口哨时,请男孩子随着音乐踏步
  (2)乐曲中小鸟叫的地方做飞翔的动作,小狗叫的地方用手拍出节奏。
  听到口哨声——女同学
  没有口哨声——男同学
  小鸟——飞翔
  小狗——节奏
  2、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律动。
  (1)师:刚才女同学走了几次呀?(2次)分别是哪两次?(第1和第3)男同学走了几次?(1次)是第几次?(第2次)
  (2)师:这就说明这首乐曲可以分成三段,而且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是比较相似的,对吗?
  (3)师:你们听了两遍音乐之后,心情怎么样?(开心)你们都想到了什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家养小狗?平时爱护它吗?我们应该把它当成自己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趣味性的让学生听辨出乐曲的结构段落,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
  三、分段聆听
  第一乐段:
  (1)师:这首乐曲共分3段,第一段的主旋律共重复了两次,老师用2个三角形表示,中间是用一个口哨吹的长音连接起来的。我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看你们能否听出来。
  (2)聆听乐曲,学生用手势来表示重复乐句。
  要求:请你们特别关注一下中间的长音,手势要表达清楚。
  2、第二乐段:
  (1)师:第二段里面也有重复的乐句,但老师不告诉你,请你们来听一下,准备好小手。
  (2)播放第二乐段。
  (3)师:重复几次呀?(4次)也用图形来表示,可以设计怎样的图形?
  (生:)老师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图形——竖线。︱︱︱︱
  3、第三乐段:
  (1)师:第三段主旋律与第一段是相似的,那老师选择与第一乐段一样的图形,好吗?
  (2)师:接下去,是谁呀?
  (生:小鸟、小狗)
  小鸟的叫声可用什么样的图形或线条表示?
  小鸟小狗● ● ●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深层地聆听,使学生能更清楚的了解乐曲的结构。图谱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想象,有效地提高了音乐的审美能力。
  四、音乐律动
  师:这三段音乐,哪一段的音是清脆、明亮的?为什么?
  生:第一段和第三段。
  2、师:那第二段呢?
  (生:低沉)
  为什么?
  (生:没有口哨声)
  3、设计动作。
  师:清脆、明亮的音乐可以设计怎样的动作?低沉一点的又能设计怎样的动作?
  4、听音乐做动作。
  要求:第一乐段——女同学立起来踏步,反复时朝反方向走
  第二乐段——男同学蹲下来踏步,反复时朝反方向走
  第三乐段——女同学立起来踏步
  小鸟——飞翔
  小狗——节奏
  结束句——定型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律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而且通过这个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怎样选狗
  五、教师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聪明极了!而且老师还发现大家都很喜欢小动物,希望小朋友
们都能和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好吗?2、师生再见。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口哨与小狗》教案2
 
  教材分析:
  《口哨与小狗》是小学音乐第一册第一课里的一首欣赏曲。乐曲是由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的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小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由三段组成,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都是由口哨声为主奏乐器。第二段则表现了主人公与小狗开心嬉戏,顽皮打闹的情景。整首乐曲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