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一起去旅行》
中班教案《一起去旅行》
中班教案《一起去旅行》
中班教案《一起去旅行》1
  活动目标:
  1、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
  2、了解集体舞头尾轮换的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旅行舞音乐、导游旗、笔。
  活动过程:
  一、回忆旅行经验,感受音乐的欢快
  1、你去过哪里旅游?
  2、请你们参加我的旅行团,和我一起去旅行?
  二、欣赏旅行音乐,理解并一起游戏
  1、听这音乐有什么有趣、好玩的地方。
  2、幼儿听音乐,初步理解。
  3、你在旅行的时候有什么高兴的事呢?
  4、看图谱,理解图谱的意思。今天,我要带你们到哪里去玩呢?
  5、用手代替脚表现,熟悉音乐节奏。请幼儿听音乐看指挥在身上做动作。
  6、请幼儿听音乐出发了,谁来走走看?引导幼儿音乐到哪里就做相应的动作。
  7、出示导游旗,讲解规则。
  8、聘请幼儿做导游带队游戏。我要聘请几个导游?
  9、轮换做导游,尝试建立规则。怎样让大家都能做到导游呢?
  10、幼儿听音乐组团,在库企企的时候变换导游。
  三、提出新的旅行点,延伸活动内容
  简单小结,幼儿听音乐往外走。
中班教案《一起去旅行》2
  活动目标:
  1、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
  2、了解集体游戏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的节奏、结构;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轮流的合作方法。
  活动准备:
  1、旅行舞音乐:《库乞乞》mp3、导游旗三面分别写上数字“3”、“4”、“5”;大纸一张、记号笔一支;海边游玩和登山的照片。
  2、幼儿14人,小椅子围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1、说说快乐的旅行。
  教师:“老师最喜欢出去旅游了!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里旅游?那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2、初步感受音乐,大家一起快乐地“库乞乞”。
  今天老师邀请你们参加我的音乐旅行团,旅行的时候有首动听的曲子,仔 细听――播放音乐《库乞乞》――
  教师:“你觉得什么地方特别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种很特别的声音,谁来学一学?”
  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注意里面的“00-颉保并带着孩子一起念音乐里的这个部分。
  教师:“猜猜看,什么是库乞乞?”
  教师:“旅行中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就会说00-颉薄
  教师:你觉得旅游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最开心!
  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或者想象自己旅行时候的快乐时刻,重点引导幼儿交流在海边游玩、和爬山登上山顶时的快乐。
  教师:“海边游玩真开心,就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做三件快乐的事,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说00-颉薄(具体的事情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来,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快乐地表现。)
  教师:“登山时,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登上山顶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投入到登高望远的情境中。)
  教师:“登上山顶,看到美丽的景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让我们大声地说00-颉薄
  3、通过图谱和律动进一步感受音乐。
  教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吧!先去海边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顶啦!(播放音乐,教师随着音乐绘图谱。)
  教师:“发现了吗?音乐到哪里我们开始上山?”(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
  教师:“一共要爬几次才到山顶?”
  引导幼儿坐着,用自己的两只手指当两条腿,平放的膝盖想象成海边的平地,身体想象成高山,并山脚、山腰、山顶等位置。
  层次1: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律动――A段“海边走走”、B段“登山”、C段“库乞乞”。
  层次2:教师指图谱,幼儿律动。
  层次3:个别幼儿指图谱,教师和幼儿律动。
  层次4:请幼儿站起身大胆创编A、B两段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配合音乐优化动作。
  4、合作游戏“快乐的旅行团”。
  教师出示“导游旗”。
  教师:“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音乐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海边和高山,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发吧――”
  层次1:教师当导游领着孩子们一齐手拉手游戏。
  层次2:把导游旗递给个别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旗子上的数字到相应的游客人数组团;出示另外两面导游旗引导幼儿分别组团,在音乐声中三个旅游团一同出发。
  层次3: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想做导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轮流的方法合作游戏,并且明确在音乐进行到“库乞乞”的时候进行轮换。三个旅游团在音乐声中游戏并轮换导游的角。
  5、提出新的旅行点,延伸活动内容,幼儿听音乐往外走。
海边旅游哪里好中班教案《一起去旅行》3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创设了幼儿熟悉的游戏情境。整个活动紧扣活动目标展开,让幼儿在“乘汽车”活动中初步感知对应,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时巩固对6以内序数的认识,在“给水果娃娃座位”中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在环节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学习的需要。首先,幼儿的操作题卡各有不同,比如,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时,有的汽车卡需要增添“3”和“5”两个座位号,有的缺少“1”“4”“6”三个座位号等;又如,在“给水果娃娃座位”时,有的需要增加或去掉花朵,有的出现重复,需要灵活调整,等等。这种同中有异的设计为每位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实践,充分体现了“幼儿操作探索在前,教师提升推进在后”的理念。
  此外,我还为幼儿创设了多个互动机会,比如,幼儿之间相互验证座位号,讨论如何才能很快地到自己的座位、怎样帮助水果娃娃到座位以及怎样为水果娃娃重新设计花衣服等,这些师幼、幼幼互动的环节,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而且有利于引发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使数学活动变得更有趣、更有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