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论文现代大学组织变革论文
双一流背景论文现代大学组织变革论文
摘要: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主要是针对作为营利性组织的企业而提出的,而现代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非营利性组织,试图通过简单复制“五项修炼”就建立学习型大学的企图不仅是机械的,更是危险的。变革大学组织、构建学习型大学,必须在借鉴“五项修炼”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合巨型多元化大学的“第六项修炼”甚至更多项的修炼,充分考虑大学组织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大学的组织变革提供了一种理论尝试,至少为探究大学发展、变革大学组织提供了一种改革思路,这种理论的应用性,抑或可操作性需要在大学改革的实践中进行检验与修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处在改革的深水区,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背景下,需要尽快理顺大学组织的运行机制,通过组织变革到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學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以下简称《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基于五项修炼塑造学习型组织,并对组织理论与组织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典范与追求目标,甚至
有人认为:“学习型组织似乎更在于揭示一种当前知识经济或者知识社会中组织之理想类型,这与马克斯﹒韦伯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主张‘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之理想类型’是如出一辙,而且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学习型组织的解析
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彼得·圣吉试图打破由个别、不相关的力量所造成的幻觉,以此建立不断创新与进步的“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他提出了作为学习型组织应有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和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彼得·圣吉认为“系统思考”在这五项修炼中最为重要,能“防止组织在真正实践时,将各项修炼列为各不相关的名目或一时流行的风尚”,如何“系统思考”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中至关重要。
(一)学习型组织的目标:企业大学化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新的管理理论,而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最早源于瑞文斯(Revans, D. A.)提出的“学习型系统”,他认为,任何一个组织要想生存下来,其学习(Learning)的速度必须不慢于其环境(Circumstance)变化的速度,即L?莛C,学习型组织就是要积极主动地、续进有效地进行组织学习,而且组织学习的速度保持高于环境变化的速度。
学习型组织建立的前提与基础是组织学习,而组织学习发生的前提与基础是个人学习;圣吉认为“在现代组织中,组织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但团体又是由组织中的个人所组成的,组织中没有持续而有效地个人学习,就不会产生与带动组织学习,没有组织的学习,就不能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也不能充分发挥组织中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心智模式的改变。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在诸种社会组织中,组织中的个人天然不断地学习,而且也带动组织学习的组织或者机构恐怕也只有学校了,“能够作为个人学习场所或以个人学习为主要活动的机构只有学校,尤其是大学。因此在一个可比较的框架下,学习型组织代表了或暗含了在组织层面上(也许是无意识)追求‘企业大学化’的趋势,显示了知识社会对于企业组织与管理的新要求”。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发展,恰恰表明学习型组织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学习大学,像大学一样时刻保持积极主动地学习热情,以适应知识时代的环境变化和发
展要求。
(二)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学习什么
在工业社会时代,学校尤其是大学,曾积极向企业学习管理方法与经验,以提高管理效率;而在知识社会时代,企业则要向学校学习“如何学习”,以保持持续创新,因为“知识的折旧率愈来愈快,再不学习恐为社会所淘汰”,那么在学习型组织中,组织应该学习什么呢?
彼得·圣吉为此指出:“在日常用语上,学习已经变成吸收知识,或者是获得信息,然而这和真正的学习还有好大一段距离”,真正的“学习最后应导致行为的改变,不应只是取得一些新资讯,也不应只是产生一些新构想而已”。为此,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中真正的“学习”的真谛——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之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实现心灵(metanoia)的根本转变或运作。不难看出,学习知识只是作为学习型组织最为初始的一个阶段或者状态,作为一个组织,不应该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物理层面,还应该在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精神层面的高度,在理念与追求上高度契合,实现组织成员整体的心心相印。在追求的自由与自由的追求下相得益彰,在组织的去个
性化与个体的集体化下并行不悖,实现了个体心灵的重塑与改造,真正为组织的未来发展发挥个体知识性才智与创造性智慧。
第二轮双一流大学正式名单202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