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下半年4月月考语文题试题卷及答案解析在线检测(2022-2023年福建省龙
岩市长汀县)-福建
名句名篇默写
古诗文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辞》)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8)子曰:“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9)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寤寐求之朔气传金柝长河落日圆芳草萋萋鹦鹉洲长夜沾湿何由彻浅草才能没马蹄蜡炬成灰泪始干博学而笃志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寤寐”“朔”“柝”“萋”“鹦鹉”“洲”“彻”“蜡”“炬”“笃”“拂”这几个字的写法。
选择题
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①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②在苦难中奋起
③最终获得了成功
④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唯一理由
⑤有的人甘于沉沦
A. ⑤④①②③
B. ②③⑤①④
C. ③①④②⑤
D. ②⑤③①④
【答案】A
【解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
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总览四个选项的句子,是从两方面论述了人们面对苦难的两种态度,根据“有的人……”“而有的人……”两项内容分类,“而”前面还论述了一种人的态度来排序,故选A。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其实,所有的母亲都会有硬伤,无论她们多么坚强独立,面对儿女,总觉得自己有一处或几处不够________,从而想方设法小心翼翼地________。所以,当我们的母亲做出________的举动时,我们应该明白,她正在小心掩饰她自以为的“硬伤”,而这正是她最深沉无私的爱。
作为儿女,唯一能做的,是让母亲明白,无论她有多少缺xiàn,都是你最爱的人。在儿女心中,母亲一定不能没有硬伤。
(1)依次填入上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A.完美避开不可理喻B.完善躲开不明就里
C.完美避开不明就里D.完善躲开不可理喻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022中考是几月几日①小心翼翼(_____)②掩(_____)饰③缺xiàn(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yìyǎn 陷在儿女心中,母亲一定不能有硬伤。
【解析】
(1)完美:完备美好,没有缺陷。完善:使完备美好。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完美”。“避开”与“躲开”语义相同,但“避开”更能体现出母亲的小心翼翼,故第二空应填“避开”。不可理喻: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不明就里:不知道内幕,不明白其中含义。因为是修饰“举动”,所以应用“不可理喻”。故选A。
(2) 翼——yì,小心翼翼: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掩——yǎn,掩饰:掩盖文饰。
xiàn——陷,缺陷:瑕疵,缺点。
(3)画线句否定词使用不当,应把“没有”改为“有”。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万里”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莫定了全诗情感基调。
B.颔联表面写凉风突起,咸阳楼沐浴在凄风之中,实则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勾画。
C.颈联写近景,山雨将至,诗人从眼前鸟雀仓惶躲入黄叶高林写到“秦苑”“汉宫”的蝉鸣,抒发吊古之情。
D.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2】根据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答案】
【1】C
【2】①官宦在外,思念家乡;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③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C.颈联写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因此“诗人从眼前鸟雀仓惶躲入黄叶高林写到‘秦苑’‘汉宫的蝉鸣’”是错误的,故选C。
【2】
本题考查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首联两句,写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颈联写晚眺近景: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张尚书①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①尚书:官职名称。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畜一红马畜(___________)②遣人来买遣(___________)
③询其故故(___________)④比公乘之比(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B.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C.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D.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
(2)盖此马愿从主也。
【4】韩愈的《马说》中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养,饲养派,派遣原因,缘故等到
【2】C
【3】①曾经在一天内奔跑数千里,大气不喘。
②大概这马只是希望跟随(自己原来的)主人吧。
【4】示例:因为军人虽识马,但他没有摸熟马的脾气、习性,不能以其道策之。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畜,养,饲养;遣,派,派遣;故,原因,缘故;比,等到。
【2】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可根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