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22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2022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冬奥会用品涉及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冰墩墩”——PET纤维
B.场馆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硅
C.速滑冰刀——钛合金
D.冰壶——花岗岩
【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解答】解:A、PET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
B、晶体硅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故错误;
C、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正确;
D、花岗岩是一种天然材料,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
2.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为+5价的是(  )
A.NaClO3B.KClO4C.HClO D.ClO2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解:A、NaClO3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有
(+1)+x+(﹣2)×3=0,x=+5,故A正确。
B、KClO4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有(+1)+x+(﹣2)×4=0,x=+7,故B错误。
C、HClO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有(+1)+x+(﹣2)=0,x=+1,故C错误。
D、ClO2中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有x+(﹣2)×2=0,x=+4,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3.下列有关液体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液B.加热
C.稀释D.过滤
【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平放,更不能倒置,以免试剂腐蚀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且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图示过滤操作过程中没有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B.用石墨做电极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铁矿石炼铁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石墨做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铁矿石炼铁利用的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盐酸、石墨、生石灰、铁矿石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C.向CaCl2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
D.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知识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来分析;
C、根据盐之间的反应来分析;
D、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分析。
【解答】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图像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加水稀释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但溶液始终呈碱性,pH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图像错误;
C、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因此向CaCl2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时,立即产生沉淀,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大,图像错误;
D、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开始一段时间滴加硫酸量相等,产生氢气应相等,线应重合一段,最后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多于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图像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6.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熟石灰、海水B.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C.干冰、硫酸钠D.生铁、二氧化锰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熟石灰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它有三种元素,海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中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山东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氧化物;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C、干冰属于氧化物,硫酸钠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它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D、生铁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隔绝空气
C住宅失火用高压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移走可燃物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灭火的原理有三个,一是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二是隔绝氧气或空气,三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其一即可.
【解答】解:A、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上,达不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
B、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清除可燃物而灭火,故错误。
C、住宅失火用水浇,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错误。
D、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是利用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的原理,故正确。故选:D。
【点评】燃烧是初中化学上的基本概念,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主要以考查燃烧的定义、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逃生措施,理解燃烧的定义,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前提.
8.实验室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