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2024CEE-01
语文
重 庆 缙 云 教 育 联 盟
2024年高考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试卷
宋词是一种考生须知: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文物。在这幅近12米的长卷中,王希孟主要运用了石青、石绿两种矿物质颜料,以细腻的工笔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山、烟波浩渺的江海、点缀其间的村舍、江中独钓的渔翁和挺拔秀丽的松竹。
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场视听盛宴掀起了文化自信的国潮热,引发了一轮对青绿腰的模仿热,影响力覆盖全民。《只此青绿》打破了赏画的平面视角,用多维的舞蹈语言和舞台空间让《千里江山图》这幅画了起来。青绿女子刚柔并济,舞姿翩跹,曼妙的青绿腰将古典式的奇幻美学呈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获得了私享画作的沉浸感。这独特的沉浸式赏画方式重塑了当代观众对传统中国画的审美体验,这复活
的艺术品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时空穿梭机,让观众穿越时空与画家王希孟对话,走进王希孟的心路历程,走进北宋工匠艺人们的生活。这种赏画经验的革新,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一直以来,守正与创新都是古典题材舞蹈创作者们的共识。守正体现在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上。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丰沛源泉。而创新则是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舞蹈技巧等舞蹈要素的文化性上进行的想象和开发。《只此青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做出了一次成功探索。
思考大众对青绿腰动作的模仿热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大众对传统文化表达喜爱和认同的质朴方式。他们通过对险峰动作形态的模仿,再现了自己心中对于气韵山河的想象和价值认同。单从舞蹈动作层面来看,青绿腰并不属于舞蹈中的典型技巧动作,但它却能够成为一种符号,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进入大众的认知。究其原因,无外乎其隐含的精神气质具有当代价值,它以当代审美激活了大家心底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讲述的一个缩影。
不只是舞蹈,近年来,国潮涌动、国风劲刮。国漫、国货、国艺、国乐和国学,正在以肉
眼可见的速度崛起,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国潮作为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的新形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长安三万里》,国风动画点燃激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文字气韵生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展示华夏独特时间观,燕山雪花大如席以浪漫想象穿越时空,徐徐打开的中国门迎纳四海宾朋……国风国潮牵动的,不仅是器物、人物和故事,更是审美、情感和认同;它所体现的,不仅是赓续文脉、续写辉煌的文化自觉,更是坚定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刘亚《青绿腰出图与古典题材舞蹈的创新性表达》,有删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也得益于接受挑战、革故鼎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对中华民族创新进取精神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文化建设方法论的深刻阐释。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尊古意味着承古启今。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不是那种割断历史与传统的无根基创新,而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把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深厚底蕴,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革新、创造。在守护中华民族正气的同时,不断砥砺前行;在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开拓创新。一方面守正前行,一方面尊古创新,一体两面,并行不悖。
创新是一种进取精神。从《诗经·大雅》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礼记·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到《周易》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变革思想和蓬勃的创造活力,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进取精神深深内嵌于中华儿女的基因,塑造着一代代中国人。
创新还是一种务实行动。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载人飞行任务顺利完成……辉煌的科技成就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创新的生动体现。
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勇敢气概和精神正气,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精神
密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更需要我们赓续中华文脉,把握创新这一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摘编自2023.10.3《光明日报》《在实践中把握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绿腰”成为带有传统文化印记的符号,使得它隐含的精神气质具有了当代价值。
B.《只此青绿》对舞蹈要素的“文化性”进行开发,成功探索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C.《只此青绿》以独特的沉浸式“赏画”方式,让观众穿越时空与画家王希孟对话。
D.国风国潮彰显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国潮作为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的新形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原因是守正和创新。
B.中华文明的创新是不能割断历史与传统的有根基的创新,是在尊古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不断更新自己,提高自己,说明中华儿女有创新基因。
D.材料二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创新是一种务实行动”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
B.基层干部众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探索经验,蹬出新路。
C.袁隆平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
D.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首版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4.请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子曰诗云”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
20237月,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一个H5小游戏——子曰诗云。游戏以唐诗宋词为蓝本,配以泼墨山水的中国画风,通过移动有部首偏旁的方块拼出汉字,将其连成一句完整的古诗就能过关。游戏画面精美,寓教于乐,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的山水之间。从目前的热度来看,子曰诗云受到了绝大部分用户的肯定。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玛丝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
等到聂赫留朵夫同陪审员们一块儿走进法庭,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又是大叫一声:“升堂!”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
开庭前的种种准备工作也跟昨天一样(只是陪审员的宣誓和庭长对陪审员的一番交代免掉了)。
今天审理的是一个撬镇窃盗案。被告由两个手握拔出鞘的军刀的宪兵押上来,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生得瘦伶伶的,两肩很窄,脸灰白,脱了血,身上穿着灰长囚衣。他独自一个人坐在被告席上,皱起眉头瞧着走进法庭的人。这个孩子被控同一个伙伴扭开一个堆房的锁,从那里偷出几条旧的粗地毯,一共价值三卢布六十七戈比。根据起诉书上的说法,这个孩子同肩上扛着粗地毯的伙伴正在走路,却被一个警察拦住。这个孩子和他的同伙就立刻认罪,于是双双关进了监牢。这个孩子的伙伴是钳工,已经在监狱里死掉,现在只剩下孩子一人受审。那几条旧的粗地毯放在物证桌上。
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有供词,有罪证,有证人,有证人的宣誓,有审问,有鉴定人,有追根究底的盘问,总之各种花样无不齐备。充当证人的警察每逢庭长、公诉人、辩护人问他话,总是有气无力地回答几个字:“是,老爷,”或者“我不知道,老爷”然后又是“是,老爷”……不过,尽管他表现出士兵的愚鲁和死板,人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怜惜那个孩子,不乐意讲他逮捕孩子的情形。
另一个证人是失主,年老的房产主,那几条粗地毯就是他的。他分明是肝火旺的人,法庭上问他承认不承认那些粗地毯是他的,他很不高兴地承认说是他的。可是等到副检察官开始问他打算拿那些粗地毯做什么用,他是不是很需要那些东西,他就冒火了,回答说:
“滚他娘的吧,这些粗地毯。我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要是我早知道它们会惹出这么多的麻烦,那我非但不会它们,反而情愿倒贴一张红票子,哪怕倒贴两张也成,免得让人家硬拉到这儿来受审。光是坐马车我就差不多花掉五个卢布了。况且我的身体也不好。我有疝气病,还有风湿病。”
证人们是这样说的。至于被告本人,对所有的罪行一概招认,像被捉住的小野兽那样茫然失措地四下里张望,用时断时续的声调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案子是清楚的,可是副检察官仍旧像昨天那样耸起肩膀,提出一些巧妙的、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
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
庭长也像昨天那样扮演着公正无私的角,向陪审员详细解释和开导一些他们本来就知道,而且也不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法庭也像昨天那样有好几次宣布审讯暂停,大家就又去抽烟,民事执行吏就又吆喝一声:“升堂!”两个宪兵就又坐在那里,握着拔出来的军刀吓唬犯人,同时竭力不让自己打盹。
从这个案子的审讯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原本由他父亲送到一个卷烟厂里去做学徒,在那里过了五年。今年厂主和工人们发生纠纷以后,他被厂主辞退,始终没有到工作。他在小饭铺里碰见那个跟他一样的钳工,比他失业更早。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钳工在候审期间死掉了。现在这个孩子就作为社会必须与之隔绝的危险人物受到审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