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郑州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作为新兴支柱性产业,郑州市会展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为其发展带来契机。通过对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内涵和郑州市会展业优势分析,从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模式、品牌建设、公共服务、人才供给等角度对郑州市会展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会展业;竞争力;对策;郑州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会展业,举办国际性展会,培育知名会展品牌,支持郑州发展国际会展业。为郑州会展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与郑州市会展业发展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
郑州广告材料市场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河南省省会,将郑州定位为中原城市核心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将大大提升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作为新兴服务业,会展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郑州市会展业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曾一度被中国会展界誉为“中国流动展的摇篮”。上个世纪末,由于场馆不足等原因曾一度落伍,随着2005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郑州市会展业又重新迎来了辉煌。据统计,2012年郑州全市举办展览158个,展览面积达175万m2,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约150亿元,发展水平居中部地区首位。但展会规模、品牌建设和管理水平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还有很大差距,也面临着武汉、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的强劲竞争,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郑州市会展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会展业竞争力和郑州会展业发展优势
1.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内涵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它行为主体之间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公认的分析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宏观工具,该模型也适用于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即某地区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机会以及政府。具体到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是指在城市经济结构、文化观念、制度政策及资源环境等多个因素作用下,城市会展业与其它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增长的能力。竞争力的提升主要由会展市场状况、行业内部资源和外部支持产业所决定,同时还和产业相关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等密切相关。
2.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经济实力雄厚,中部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会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近年来,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会展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经济基础雄厚,2012年gdp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647亿元,增长12%,中部城市仅次于武汉和长沙,省内远远超过第二位的洛阳,日益增长
的gdp为郑州市会展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是全国东西、南北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电信主干线交汇中心,是沿海开放省市向中西部内陆辐射和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联系的轴心和必经之地,2013年3月又获批国内首个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可以满足国内外各类大型展会举办的需要,并保证参展商的参展成本相对较低。
(3)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集聚度高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铝工业生产、火力发电、食品工业、大客车生产等基地,拥有中国铝业、宇通客车、白鸽集团等一批国内乃至亚洲最大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业中速冻食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郑州女裤市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半壁江山。同时,洛阳的机械制造业,许昌的电力设备、烟草,漯河的食品、纺织、造纸,平顶山的煤炭,焦作的化工、能源及开封的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明显,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这些集优势为郑州市会展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
(4)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优越
郑州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八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商城遗址等记载了郑州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帝故里、黄帝宫等为代表的黄帝文化,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少林武术文化和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为代表的嵩山文化给郑州增添了无穷魅力。目前郑州拥有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名胜古迹156处,其中国家5a景区1个,4a景区6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0处,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专业市场发达,商贸体系健全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89.90亿元,位居中部城市第2位。还拥有银基商贸城、凤凰建材城、汽配大世界等一批年销售额超50亿、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是重要的服装、汽车、农业品和建筑材料等商品的集散中心。银基商贸城客商日均流量超过10万人次,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商品辐射20多个省市区;北环汽配大世界,年交易额达60亿元,是国内三大汽配市场之一。高度集聚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大提升了郑州作为区域商贸城市中心的地位。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郑州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1.制定郑州会展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宏观调控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会展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会展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制度文件,通过制度明确会展业的主管机构、管理内容、展览主体、市场准入机制及办展主体的资质和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等,明确了行业发展的规范。但面临沿海和周边城市会展业的迅猛发展,郑州会展业显得力不从心。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后,对郑州会展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需要从区域会展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的制定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各城市和郑州市的区位、城市空间、市场和产业优势,规划布局场馆和服务设施,引进和举办特展会项目。出台会议、展览、大型活动、广告设计等相关行业优惠政策,并确保实施到位。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精简审批手续,优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全力营造会展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工商、税务、城管、质检等部门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努力创造健康、有序的会展市场秩序;公安、商检、消防等部门高度重视,为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城建、交通等部门要为会展活动的户外宣传和公交线路、参展人员展品展具的进入与撤离等给予支持和配合。营造郑州一流办展环境,提升会展产业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