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5 人教版
《郭沫若诗两首》
                南京市虹苑中学    那瑞平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节奏。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天上的街市》
一、 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能说说原因吗?
  的确,夜晚,仰望天空,星璀璨,我们不禁要想,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美丽的传说呀,真令人心驰神往。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去感受一下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二、 整体感知:
(一) 郭沫若:(1891—1978)中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奠基人。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二) 字词教学
缥缈  定然      陈列  珍奇  闲游  笼罩 
(三) 朗读训练
1、 配乐听朗诵,注意大屏幕所显示的全诗的节奏、重音。
2、 学生按投影提示自渎。
3、 个别示范读,一人一节。
4、 齐读。
三、 分析(结合板书)
1、 诗歌当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要想知道哪些地方是联想,那些地方是想象,首先就要分清二者有什么区别?
相似关系
因果联系
    联想:
            甲事物  想到  乙事物
              (存在)          (存在)                           
来源于
客观现实
    想象:
              甲事物  创造出  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2、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中哪些地方是联想,哪些地方是想象?
a) 诗人的想象力可谓是丰富神奇。请同学们看一下他想象出了哪些内容?
b) 思考: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难道仅仅是为了表现天上生活的美好、自由、幸福吗?有没有什么深刻的用意?(思考现实意义。投影写作背景,以助于了解主题。)
附:写作背景
    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硬如铁、黑暗如漆、秽腥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了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希望人民能像天上的牛郎织女一样过着幸福而又自由的生活。
四、小结: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次漫步美丽的天街,去感受一下诗人的美好情怀吧。齐背。
五、课堂练习:
郭沫若诗两首文后练习二,任选一题,书面完成,当堂交流。
附板书:
                               
街市:美丽 
                                          物品:珍奇  美好
                                          人物:牛郎
          明星 联想 街灯 想象 天上的街市        织女  自由   
          (实)    (实)      (虚)    活动:来往
                                                闲游  幸福   
                                         
街灯 联想 明星                      人间:黑暗
(实)    (实)                         
                                  不满黑暗现实
                              主题  向往光明未来
                                 
                                  追求美好境界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天上的街市》。
  2 郭沫若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感而发,请同学们联系今天的幸福生活,也续写一篇《天上的街市》。(书面完成)
3、预习《静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