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版初中语⽂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书电⼦版
⽬录
致⽼师们 (3)
第⼀单元单元说明 (5)
1 在⼭的那边 (6)
2 ⾛⼀步,再⾛⼀步 (13)
3短⽂两篇 (17)
4 紫藤萝瀑布 (23)
5 童趣 (34)
写作.⼝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39)
第⼆单元单元说明 (42)
6 理想 (43)
7 短⽂两篇 (50)
8 ⼈⽣寓⾔(节选) (56)
9 我的信念 (63)
10 《论语》⼗则 (74)
综合性学习.写作.⼝语交际漫游语⽂世界 (79)
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95)
11 春 (96)
12 济南的冬天 (102)
13夏感 (112)
14 秋天 (117)
15 古代诗歌五⾸ (121)
写作.⼝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然 (144)
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151)
16 化⽯吟 (153)
17 看云识天⽓ (162)
18 绿⾊蝈蝈 (168)
19 ⽉亮上的⾜迹 (179)
20 ⼭市 (186)
综合性学习.写作.⼝语交际探索⽉球奥秘 (191)
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203)
21 风筝 (204)
22 羚⽺⽊雕 (224)
23 散步 (234)
24 诗两⾸ (246)
25 《世说新语》两则 (260)
写作.⼝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265)
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273)
26 皇帝的新装 (274)
27 郭沫若诗两⾸ (286)
28 ⼥娲造⼈ (296)
29 盲孩⼦和他的影⼦ (299)
30 寓⾔四则 (305)
综合性学习.写作.⼝语交际追寻⼈类起源 (311)
附录 (325)
致⽼师们
这套教师教学⽤书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七~九年级)配套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教科书,以便完成教学任务,提⾼教学质量。但愿它能成为⽼师们的好帮⼿。
⼀、编写这套教师教学⽤书,我们注意了以下⼏个⽅⾯:
1.以党的教育⽅针和《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七~九年级)为依据,努⼒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
2.从⼴⼤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科书的内容,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给教师发挥独⽴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定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个性;
3.编写的每⼀个环节都要求教师注意对学⽣进⾏知识和能⼒、过程和⽅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4.注意吸收语⾔⽂学界和语⽂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套教师教学⽤书按照教科书的编排体系进⾏编写,每个单元前⾯有单元说明,简要说明这个单元的编排意图和教学时应注意的⼀般性问题。
阅读部分每篇课⽂的教学参考⼀般包括以下⼏⽅⾯内容:
1.课⽂研讨:包括整体把握和问题研究两个部分,整体把握是对这篇课⽂进⾏整体解读,帮助把握课⽂精义;问题研究是就课⽂的重点和难点进⾏研究,帮助教师从细部把握课⽂。
2.练习说明:主要说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题思路,提供参考答案,并针对学⽣做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说明如何灵活引导。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练习题的参考答案不是惟⼀的,可以有多种答案。
3.教学建议:⼀般包括预习指导、教学⽅法、教学设计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对课⽂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建议。对这⼀部分内容,我们⼒求做到具有实⽤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4.有关资料:包括时代背景、作者介绍、⽂体知识、有关图表、课⽂鉴赏和评价、作者写作体会等。鉴于有些学校和教师⼯具书和参考资料不⾜,这⼀部分内容较为丰富,教学时可有选择地使⽤,不要求全部讲给学⽣。
三、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教育中的⼀个新课题,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我们这次教材编写也是⼀个尝试。我们对“综合性”的理解有两个观点,⼀是听说读写融于⼀体,尤其是把写作与⼝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活动中提⾼写作与⼝语交际能⼒;⼆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
指导学⽣进⾏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在每⼀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明确任务,展开活动。这套教科书中,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三⼩”,即⼤型综合性学习和⼩型综合性学习各三次,前者强调研究能⼒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与⼝语交际能⼒的培养。
综合性学习部分的教学参考⼀般包括以下⼏⽅⾯内容:
1.活动⽬标:⼀般包括三个维度的⽬标,突出写作与⼝语交际能⼒⽬标。
2.教师准备:指教师在指导本次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的⼀些准备⼯作,包括学习的时间安排、教师的知识准备、资料准备和校外活动有关事宜的联络等。这些准备使教师能够在活动中起到切实的指导作⽤。
3.活动参考:就这次综合性学习提出⼀些参考意见,包括组织⽅式、活动安排、课时安排以及根据不同条件如何灵活处理活动内容等,⽬的是顺利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达到预期⽬标。
4.活动评价:建议⽤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法,既要重视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学习的过程,重点考查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写作与⼝语交际的能⼒。
5.有关资料:围绕活动内容,向教师提供⽐教科书更为详细的参考材料,以便指导活动时⾃由选⽤。
四、过去教科书只有⼀本,凡编⼊教科书的都要教给学⽣,只要有所遗漏,就被认为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家使⽤这套教科书时要改变这个观念。现在的教科书不⽌⼀本,⽽且⽤于课堂上讲授的这⼀本,内容也有不同层次,不要求全部教给学⽣,相当⼀部分要由学⽣⾃学。课⽂分教读和⾃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读课⽂后的练习尤其可以灵活处理。⼀本书中要求讲授的只是其中⼀部分,这⼀点需要明确。教师教学⽤书仅仅是供教师参考的,它对课⽂的评析⽐较简略、宽泛,提供的资料较多,⽽且有时是⼏种意见兼收并蓄,教学时要有所取舍。⽽教学建议更是就⼀般情况设计的,只是起⼀个参考的作⽤,希望⽼师们在教学时独⽴思考,⾃⾏设计教学思路,努⼒形成⾃⼰的教学风格。
本书编写者(按姓⽒笔画):宋⼦江、刘真福、郑晓龙、贺敏、聂鸿飞、顾之川、顾振彪、黄伟、温⽴三、程翔、翟⼩宁。责任编辑:刘真福。审稿:顾振彪、温⽴三、吕达。特约审稿:黄成稳、宋⼦江。
中学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
2001年7⽉
第⼀单元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为主题组元,五篇课⽂,都是抒写⼈⽣感悟的精彩篇章。有诗歌,有散⽂;有现代⽂,有⽂⾔⽂;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同⼀主题的课⽂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在⼭的那边》,“⼭”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们要实现远⼤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要⼀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数座⼭。
《⾛⼀步,再⾛⼀步》,是过来⼈的经验之谈,在⼈⽣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步,再⾛⼀步,定能战胜⼀切困难。
《⽣命⽣命》,从种种⽣命现象写起,抒写理性的思考,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命的长河是⽆⽌境的,⼀时的不幸,个⼈的不幸,都不⾜畏;⼈⽣,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之下,⾃能享受⽆穷的物外之趣。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内容,⽤⼼领会写作意图,联系⾃⼰的⽣活体验,想想⼈⽣的⼤问题。在阅读⽅法上,主要提⾼朗读能⼒,要求读⾳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学习的第⼀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争取开个好头。要确认学⽣是语⽂学习的主⼈,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形成这种新的学习⽅式。
要牢牢把握语⽂课程的性质和⽬标,防⽌这样或那样的偏颇,⼀切着眼于“全⾯提⾼学⽣的语⽂综合素养”,努⼒培养学⽣的识
字写字能⼒、阅读能⼒、写作能⼒、⼝语交际能⼒,⼈⽂教育要贯穿于⽇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引导学⽣探究,要从学⽣实际出发,⾸先要摸清学⽣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据以确定探究什么,怎样
引导学⽣探究,要重视学⽣探究的过程和⽅法。探究之后,还要回顾探究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使学⽣逐步学会学习。
要注意语⾔的积累、感悟和运⽤。语⾔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模仿着说和写,⽇积⽉累,丰富语⾔,提⾼语⾔表达能⼒。
朗读教学要有⽰范,要有指导,要多让学⽣⾃⼰练读,使全体学⽣都得到提⾼。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根据新⽣⼊学的情境,以“⾃我介绍”为主题,设计了多种活动⽅式,进⾏⼝语交际和写作练习。综合性学习是⼀种新型的学习⽅式和新型的教学活动,不像单纯的⼝语交际、单纯的写作训练那样简单,有许多准备⼯作要做,教师要满腔热情,组织好这种学习活动。
1 在⼭的那边
课⽂研讨
⼀、整体把握
诗中所说的“海”是什么呢?诗⼈说,“是⽤信念凝成的海”,“是⼀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说,“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那边是海,这“⼭”不是⼀座⼭,⽽是⽆数座⼭。爬上⼀座⼭是⾮常吃⼒的,爬⽆数座⼭,那就更要历尽艰险。这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万苦的。
⼀⽅⾯因为渴望早⽇实现理想,⼀⽅⾯因为对实现理想的艰巨性估计不⾜,以为爬上⼀座⼭就能看见⼤海,就能达到理想境界,可事实并⾮如此,就不免失望、沮丧。
“⼩时候,我常伏在窗⼝痴想/──⼭那边是什么呢?”神往⼭那边的新天地,是童年的遐想。“妈妈给我说过:海/哦,⼭那边是海吗?”这就是说,妈妈指点了理想,唤起了
我的想望,然⽽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以为⼀座⼭的那边就是海,⼀旦望不见海,望见的依然是⼭,于是⼤失所望。
长⼤了,诗⼈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海很遥远,但是并⾮虚⽆缥缈。理想和信念,使⼈不畏长途跋
涉,“⼀次次⿎起信⼼向前⾛去”。
诗⼈把⾃⼰的⼈⽣感悟,把⾃⼰的坚定信念,告诉⼈们,奔向理想的⼈⽣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这⾸诗表达了⼀种信念,表达了⼀个哲理。诗⼈取象于⼭和⼤海,⽤⼤海⽐喻理想,⽤⼭⽐喻重重困难,⽤爬⼭⽐喻艰苦奋⽃,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个“⼭”字,既可以指⼀座⼭,也可以指⽆数座⼭,由⼀个意境翻出⼀个新的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以深刻的启迪。
⼆、问题研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时候想望⼭那边的海,爬⼭是为了望见⼤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所以说“隐秘”。
2.为什么说“⼭那边的⼭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法。“我”爬上⼭顶,满以为能够看见⼤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是青的,只因为“我”的⼼情不好,好像⼭也铁青着脸在那⾥怪我痴⼼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这⼀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座⼭的那边就是⼤海,现在明⽩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4.“⼀颗从⼩飘来的种⼦”⽐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郭沫若诗两首
⽐喻⼀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为我喧腾/──那雪⽩的海潮啊,夜夜奔来/⼀次次漫湿了我枯⼲的⼼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诗⼈确信远⽅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夜夜理想在⼼中激荡,⿎舞着“我”不懈地奋⽃,就像听到⼤海依然在远⽅为我喧腾。“枯⼲的⼼灵”,⽐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的⼼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灵,使⼼灵不再枯⼲,变得充实⽽有活⼒。
6.“在⼀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情,能体会到那⼀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兴奋、惊喜。
练习说明
⼀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字⾯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下,诗中的“海”与“⼭”,蕴含着什么意思?
本题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感悟这⾸诗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体会诗歌的形象性,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
探究“⼭”所蕴含的意思,要联想到爬⼭是怎样吃⼒,还要考虑到⼭是⼀座座⼭,⽆数座⼭。
海,是理想境界;⼭,是重重艰难险阻。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理想。
⼆联系上下⽂,品味下边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括号⾥的问题可做参考)。
1.我常伏在窗⼝痴想
(这个词在这⾥是什么意思?)
2.⼭那边的⼭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的颜⾊吗?)
3.当我爬上那⼀座座诱惑着我的⼭顶
(“⼭顶”的诱惑⼒在哪⾥?)
4.⼀次次漫湿了我枯⼲的⼼灵
(“枯⼲”在这⾥是什么意思?)
本题根据诗歌语⾔凝练的特点,引导学⽣探究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意义。这种品味,有⼀定难度,但是品味得好,⼜很有兴味,能增强对语⾔⽂字的理解能⼒,提⾼欣赏诗歌和其他⽂学作品的能⼒,教师应视情况帮助学⽣探究。
1.“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外⾯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就不愿困居于狭⼩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铁青着脸”,是“我”⼼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本希望看见⼤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在那⾥责备我痴⼼妄想,脸⾊铁青。
3.因为总以为爬上⼭顶就可以望见⼤海,所以每座⼭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
4.“枯⼲”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三以“我终于见到了⼤海”为题写⼀段话。提⽰:这个⼤海既可以是⾃然的,也可以是⽣活的;既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既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既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本题是结合课⽂的练笔。“提⽰”表明“⼤海”不⼀定象征理想,这样就拓宽了思路。最容易写的还是第⼀次到海滨旅游,可以写对⼤海的向往,到海滨终于见到⼤海的⼼情,写⼤海⽆⽐壮阔的美,等等。
教学建议
⼀、加强朗读训练。
探究前宜安排朗读,以了解学⽣的朗读能⼒、感知能⼒。探究过程中宜安排⽚段朗读,作为探究的重要⼿段。探究后宜安排朗读,提⾼表情朗读的⽔平。
⼆、抓住探究的关键。
关键是“海”与“⼭”的象征意义,特别是“⽆数座⼭”的象征意义。要调动学⽣的⽣活经验,理解“⽆数座⼭”的象征意义。⼈们对实现理想境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起初往往估计不⾜,⼀旦达不到预期⽬的,就⼤为失望。这种情况还可能反复多次。随着认识不断深化,才能对长期性和艰苦性有⽐较充分的认识。诗⼈告诫⼈们,不要企望⼀蹴⽽就,不要因为多次奋⽃不能达到⽬的就灰⼼丧⽓。探究到这层精义,就会喜欢这⾸诗,觉得最后⼀节诗简直是⼈⽣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