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簸箕( )( ) 烙饼( )
hé( )家疙瘩( )( )
晾脆( ) 大吃大嚼( )
栗子( ) 秫秸( )( )
糖黏( ) 鬼suì( )
打更( ) 亲支近脉(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
(2)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空中俯瞰这座岛屿,秀美如画,宛如仙境,令人赏心悦目。
B.班会课上,大家七嘴八舌,对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C.他认为做生意的人可以自卖自夸,为自己打广告,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D.小亮本来是沉默寡言的,转入我们班后居然返老还童了,整天都充满活力。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B.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
C.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
D.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
5、下列句子均存在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在传统节日的活动中,让人们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2)我国的传统节日都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今增设了假期,传统节日的内容可以更加
端午节祝福成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6、请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
(2)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
(3)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7、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举行以“走进春节”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你也参加了他们的活动,你能够完成下面的任务吗?
(1)、有不少古诗词写到了春节,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来。
(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电子鞭炮的优点。
鞭炮是吉祥的象征,每逢佳节、喜庆之日炮仗声震耳欲聋,彩火花满天飞舞,给人以欢欣与鼓舞。然而,鞭炮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各种伤残及火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损失。电子鞭炮没有传统鞭炮的缺点,又能为佳节助兴。电子鞭炮不仅能发现普通鞭炮的模拟声,而且能随着响声发出闪光,以假乱真。电子鞭炮无污染,不会发生伤残及火灾事故,又能重复使用,还能大大减少经济支出。
(3)、王芳同学从互联网上搜集到了下面的漫画,你觉得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课内精读
阅读“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回答问题。
8、从选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9、“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10、“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下面对这一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奶奶在新年到来前表达的美好的愿望。
B.这是当地人民淳朴、善良个性的体现,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奶奶的心情是愉快轻松的,因为能为亲人祝福是幸福的。
D.奶奶这是无知的表现,迷信思想过重。
11、试从选文中任意出一个习俗来加以点评,说说这习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或期盼。
12、作者为什么在本命年回想几十年前过年的情景呢?近年来,西方的节日开始在东方古老的土地上“闪亮登场”,且受到一些年轻人青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拓展阅读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的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即便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
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⑦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⑧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⑨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都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选自《初中生世界•快乐语文》2016年第1期)
13、阅读全文,文章写了哪两种消失的年声?这种消失的年声,各有怎样的内涵?【把握文章内容】
14、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品析重点语句】
15、请结合内容分析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体会情感】
16、读完这篇文章,请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禁止燃放鞭炮这事的看法。【拓展延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