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观音门的传说
燕子矶观音门的传说
三月三吃鸡蛋的传说
古代苏北洪泽湖并无现在这么大、这么深,起初叫破金塘,自从出了河伯(俗称水母娘娘)经常闹水灾危害乡邻后,才改名为洪泽湖。
传说有一年洪泽湖一带又发生大水灾,庄稼被淹,溺水致死者不计其数。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既痛心又气愤,立即传唤观音菩萨:你速去人间查明是何妖怪在兴风作浪,查清后速将其囚禁,以免危害人间。观音菩萨领旨后,扮作各种人物到处查询。再说那个作恶多端的水母娘娘在洪泽湖折腾了几天几夜后,感到浑身无力,特别乏味,于是决定去岸上转转。
一场大灾之后,洪泽湖边的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在湖堤上一白胡子老头挑着一担水正准备赶往集市上叫卖,老头放下水担,放声叫喊:“卖凉水喽!卖凉水,快来买,快来喝!”由于天气炎热,一下围了许多人,大家你一碗我一碗,但却不见老头担里的水减少。这时走来一位老太婆,左臂挎着一装满鲜花的竹篮,到老头面前问道:“请老先生给点水喝,行吗?”卖水老头毫不在乎的说:“你要水,可以。请问你要多少哇?”只见老太婆从篮里掏出一只小瓷瓶放在地上,“你就要这么疑点水呀!”说罢拎起桶就往小瓶里倒,倒着倒着,却始终未见瓶满,老头大吃一惊,心想:“此人来者不善!”于是急忙转身跳入了洪泽湖,只听“扑通”一声便不见了人影,原来这位白胡子老头就是水母娘娘变的。
乡民们为纪念观音菩萨的恩德,就在燕子矶西边观音山山腰修建了观音阁,又名七根柱。在修建观音阁时,
为记住玉皇大帝对人间的恩惠,又在三台洞半山腰又建起一座玉皇阁。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在修建外城郭十八门时,为重视百姓的心愿,就将此地的城门取名为:观音门。
皇帝御名的“窑上村”
幕府山的南麓有一个窑上村,村名是朱元璋亲自给起的。在明朝建立初年,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朱元璋为修建南京城墙,需要大量的城砖和石灰。为此他征集13省民工在这里建起窑场,烧制砖头和石灰。当时在南京城周围建窑数处,但唯有这个地方窑数最多、最大,人称连环子母窑。这里烧出来的砖、石灰不光数量多而且质量好,很得朝廷的赏识,还经常受朝廷专管城墙建设工部的表彰和奖励。一天朱元璋微服暗访,来到了此处窑场,发现这个窑场的所有衙监、役工很有干劲而且秩序井然,心想有这些能干的役工,我的城墙也就指日可成了。高兴之余,特诏上元县府给众衙监和劳役赏银两、赐酒席。席间,众劳役在欣喜之余想起各自离家已有年余且音信皆无。于是,趁皇帝高兴之际,推出了代表向皇帝跪诉:在这里烧窑,因无地名,和家人无法通信,请求皇上赐个村名。皇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即向工部下诏云:你们这里是上等窑场,我看就叫窑上村吧。窑上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这里上等古窑基直到1998年秋修筑幕府路时才被推平。(方长啸)
乾隆永济寺三寻生父
南京有条程阁老巷,曾在此巷居住过的程阁老,浙江人,名叫程国祥,相传清雍正年间,在京城做宰相,
系三朝元老。他六十岁才得子,在京城传为美谈,也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一日早朝,皇上问他:“程卿家,你家生个什么。”程答:“生个儿子。”皇上说:“大喜啊!你明天抱上朝来让我看。”第二天程阁老带子上朝面圣,皇帝接过程阁老的儿子,转送给后宫娘娘看,谁知娘娘把自己生的
女儿掉换给了程阁老。等到退朝回到家中,程阁老才发现男孩变成了女孩。他心里大骂皇帝,但不敢声张,只好告老还乡。回家后他担心皇上杀人灭口,先是改名换性,东搬西搬,最后干脆出家当和尚,成为一名云游僧。他经常往来于燕子矶的弘济寺、摄山的栖霞寺、镇江的金山寺。而换进宫里的儿子,便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SPAN>
乾隆知道他身生父亲是程阁老后,曾三下江南寻父。
乾隆皇帝第一次到江宁是辛未年(1751年),住在幕府山下燕子矶西侧的弘济寺内。在他来弘济寺的第一天,一个和尚早上起床后,把鞋子倒放在床前,鞋后跟方向对着门口,然后放下帐子,到栖霞寺去了。乾隆来到燕子矶弘济寺,传主持说要见全寺的和尚。主持和尚说:昨天有一个和尚倒放着鞋子走了。乾隆心念一转:鞋子倒放,是孩子到了的意思,方向对着门口,表示他已出去,不想同他见面。第一次乾隆没有见到父亲。
第二次乾隆到江南寻父是丁丑年(1757年),来之前身边知情内臣对他说:你去那个“天”字和尚便是你的父亲,他依然住在燕子矶弘济寺。乾隆到江南后又住在弘济寺。有一天他在二台洞山坡边上,看见
一个和尚挑着一担柴,将扁担抽下放在岩石上做枕头,两眼闭着,两手平伸,两脚张开,正如一个“天”字。乾隆看着不曾会意这就是个“天”字就走过去了。身后有人说:这个和尚的睡姿一笔一画正如一个“天”字,他不就是“天”字和尚吗。等乾隆再过来时,那和尚已不见了。他已从二台洞跑到金山寺去了。
乾隆第三次寻父是壬午年(1762年),仍在弘济寺。他问庙里住持默默和尚:你寺里共有多少和尚?默默答:恰好六十个。乾隆说:你叫他们今天不许出去,每人等候领一件王宝袈裟。袈裟发到最后还剩一件没人领。一和尚说那个疯和尚还在大佛面前参禅打坐呢。乾隆走近疯和尚说:“赏你一件袈裟。”并问叫什么名字?老和尚自云:“八X和尚。”乾隆领会过来,八X是个“父”字,于是多看几眼,依依不舍。乾隆为感谢庙里和尚对其父的关照,特赠一筐鸡蛋给和尚们补补身子。面对皇上赏赐,默默住持有些犯难,皇上赏赐不能不要不,但和尚又不能吃鸡蛋。面对难题,老和尚脑筋一动,很快回答皇上一首诗:圣上赐我一仙桃,内无骨头外无毛,把它送到西天去,免在人间受一刀。乾隆皇帝为永远记住此事,把弘济寺改名永济寺,其意是在此寻到亲生父亲,要永远记住此事也。(方长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