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化妆品是如何制成的
宫粉: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讲述了用大米为主要原料作粉的方法.用白米英粉三分加胡粉一分合匀, 调取葵子蒸熟, 再用布绞汁, 与粉调和, 晒干.然后再蒸取汁, 重复一遍, 则粉末精细.粉做好后可以加香料, 一般用丁香花揉于粉中, 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成了香粉.白米英粉就是米粉:把上好的当年新米,泡在水里,过个十天左右,等酸味弥漫时,捞将出来,用磨子推成极细的粉末浆。然后澄在一旁。等到清水跟粉浆分开时,将清水滗出倒掉。当剩下的水分蒸发殆尽后。用竹片刮去表面的一层比较粗糙的粉末,底下的就是细腻的成品了。胡粉就是铅粉。
明代后妃宫女用紫茉莉的种子, 捣取其仁, 蒸熟制粉, 称之为珍珠粉, 这是一种.另一种是用玉簪花制粉, 方法是, 玉簪花(即白鹤花) 开后, 剪去花蒂, 即成小瓶状, 灌入民间常用的胡粉, 再蒸熟制成粉, 叫做玉簪粉.宫女们在春天用珍珠粉, 珍珠粉在秋天容易干燥, 宫女们转用玉眷粉, 而玉簪粉在冬天快尽时香味就不再持续了.宫女们喜欢用早晨结在荷叶上的露珠, 与粉调合以饰面.上述制粉的方法先是在民间产生的, 后来传入宫中.
佛妆在北方民族建立的宫廷中盛行, 显然是受佛教的影响, 也与寒冷地区的气候有关.燕地女子冬天用黄的枯萎叶做浆涂面以防风吹, 称之为佛妆.佛妆即是整个面部涂成黄, 以拟金佛面, 在辽代宫廷最盛.南唐中主李璟的女儿李芳仪被虏入辽宫, `也爱涂黄学佛妆', 似乎是出于她的自愿.
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燕北民族称为燕支花,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染料。妇人妆面
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有一中玫瑰的胭脂是上好胭脂(花)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女子在化妆时, 先施白粉, 然后将胭脂在手心调匀, 搽在两颊, 浓者叫做酒晕妆, 淡者叫做桃花妆, 如果先薄施胭脂, 再涂上一层白粉罩上, 叫做飞霞妆.
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染料,它的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种红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成胭脂。与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提炼加工,则可为化妆材料。苏方木也名“苏木”,它的颜虽比较黯淡,但作为染料饿历史却很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一种主要的红染料。
此外,还有一个简单的胭脂制作方法。先颜纯正的玫瑰花瓣,要尽量使用泽统一的。将花瓣用干净的器皿挤压出汁,然后放入当年的新蚕丝,在此之前,先将蚕丝撕成小片,使之不粘连。当玫瑰花汁
充分浸入蚕丝中时,捞出晾上。彻底晾干后收入密封的陶罐。用的时候取出一两片,放于手心,滴一两滴水,用手推匀后拍于双颊。使之“嫣红颜好”。这个做法是在清代。
“双花白面液”,记载于中医古籍《普济方》中,鲜桃花360g,鲜杏花360g,浸泡于适量水中,一周后除去花瓣滤汁即成。将汁倒入瓶中储存,以备使用每晚倒出适量的液体,加温后用消毒纱布蘸汁洗脸。具有活血美肤,消除黑斑,去油脂的美容功效,适合于油性皮肤,易长青春痘的朋友使用。
佛妆:佛妆颜料的做法, 这首宫词作了介绍:
夏至年年进粉囊, 时新花样尽涂黄.中官领得牛鱼鳔, 散入诸宫作佛妆.
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古代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黛,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矿物,是青黑的颜料.也称“石黛”。黛的释义就是代, 女子剃去自身的眉长, 用颜料画上代眉.这种颜料, 汉人一般都用书写绘画用的墨, 加上麝香等香料, 用毛笔画盾.西域人制作黛的方法比汉人多而且质量好。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隋炀帝时, 西域进贡螺子黛, 宫中称为蛾子绿。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
眉墨”。宋时西域进献青雀头黛.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关于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宋人笔记中也有叙述,例如《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被美其名曰“画眉集香圆”。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
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中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画眉材料,尤其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油脂,由于使用简便又便于携带,一直沿用到今天。
上述所讲的古方都是一些较为基础和简单的美容古方,现在来推荐一些帝王级的美容秘方了!
1.武则天美容方
唐代女皇武则天,80岁高龄时仍然保持着青春般的容貌,不显衰老。《新唐书》上说她“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
武则天所用的美容秘方后来在唐代官府组织编写的药典《新修本草》上也有收录,不久又流传到民间。其方法是五月初五采益母草全草,不能带士。晒干后捣成细粉过筛,然后加面粉和水,调好后,捏成如
鸡蛋大药团,再晒干。用黄泥做1个炉子,四旁开窍,上下放木炭,药团放中间。大火烧1顿饭时间后,改用文火再烧1昼夜,取出凉透,细研,过筛,放入干燥的瓷皿中。用时加十分之一的滑石粉,百分之一的胭脂,调匀,研细,沐浴或洗面、洗手时,用药末擦洗。
此方又名“神仙玉女粉”。
2.太真红玉膏
此方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所用的美容秘方,使用后颜面红润悦泽,娇美异常。
方中取杏仁浸泡去皮后研为细末,与轻粉、滑石粉各等份合在一起,蒸过后加入少许冰片(又名龙脑)、麝香,用鸡蛋清调为膏状,每日早晨洗面后敷之。
唐玄宗时,后宫中有众多绝佳人,独有杨贵妃一人受皇帝李隆基专宠,这除了因她天生丽质外,此方也起了很大作用。
“太真红玉膏”传出禁宫后,对后世影响很大,民间也纷纷应用。据说慈禧太后天天都要用,以至70多岁脸面仍然柔嫩、红润,未见皱纹和老人斑。
方中轻粉有大毒,杏仁有小毒,千万不可入口。
3.永和公主药澡豆
古代女子最早用什么画眉澡豆是古代洗澡用的一种粉状护肤剂,以豆粉为主,最好用黑豆粉,再配上各种药末制成,能起到滋润皮肤和预防皮肤病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