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
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1840年成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
A.英国向中国走私B.英军炮击虎门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战争
2.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3.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②西征③定都天京④安庆失陷⑤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⑤②④D.①③②⑤④
4. 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人才B.只单纯引进西方技术
C.资金匮乏D.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败影响的论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促进洋务运动继续发展
B.使外国侵略势力并未深入中国腹地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刺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6. 《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内容是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
州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D.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7. 如表的数据变化说明()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A.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百日维新,成果丰硕
C.中国对日本一无所知D.学习日本,救亡图存
8. 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发展轨迹如下图。图中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华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北洋军阀统治
9. 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同盟会。它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10.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个方面,堪称历史
性的创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创举”指的是
A.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探索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完成了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1.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逝世于民国十四年,将此时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A.1923年B.1924年C.1925年D.1926年
12.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13. 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代表人物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
生(德先生即democracy和赛先生即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运动是()
A.启蒙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4.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
到,“1922年5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这在中国革命史和青年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以下口号出自五四运动的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5. “单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使中国共产党得出这一认识的重要事件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B.京汉铁路大罢工C.中国共产党诞生 D.中共二大的召开
16. 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
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八省联考哪八省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7. 1929年秋,写下诗句:“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反映的具体思想是()
A.人民民主专政B.持久抗战C.工农武装割据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8.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
途漫漫的撤退,是场危在旦夕的战斗。”材料中的“行军”
A.成为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B.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对峙
19.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原因是
A.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扩大革命根据地
C.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农村进军D.“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0. 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下面两党关系演变中,实现再合
作的原因是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
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
21.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声激”的诗句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2.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淞沪会战——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台儿庄战役——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3. 下面是我国民政部2014年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体情况统计
A.持久战B.大兵团作战C.游击战D.全民族抗战
24. 在抗日战争后期,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二大D.古田会议
25.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充分表现出政治中的成熟,能够顶住来自各方面的狂风恶浪,具有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把它称为抗日战争惊涛骇浪中始终屹立不摇的中流砥柱,是当之无愧的。”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的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D.体现工农众支持红军抵抗入侵的家国情怀
二、填空题
26. 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___;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窃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