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杠——支撑摆越成骑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利用电子导学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动态图等手段将静态的知识与复杂的技能转化成动态的、利于实践的媒体信息和感官表象,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利用学案导学与练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采用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与控制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本次课的学生是初二年级学生。学生在初一时接触过单杠课程,认识与了解了一定的单杠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运动能力。
2、在身体方面,女生的上肢、肩带、腰腹力量相对薄弱,但柔韧性较好;男生的力量性较好,但身体的控制能力及柔韧性较差,所以多进行此练习能够很好的提高上肢力量,发展学生身体的平衡性、柔韧性、灵活性。
3、在心理方面,由于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分析和讨论教师预设的问题和练习中生成的问题,通过运动体验,引导学生体
会动作技巧,探究动作规律。
4、学生接触体操内容特别是单杠动作较少,因而会有胆怯、害怕、不自信等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因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可能使得全体学生都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在最后的自我评价中,要区别对待。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体操教材内容。八年级单杠成套动作为:单足蹬地翻身上(2)——右腿向前摆越成支撑(2)——挂膝回环成支撑(2)——后摆转体90°挺身下(2)——成套动作练习(2)。单杠教材共10次课,本课为第3次课,本教学内容需2次课完成。此技术处于初二年级学生单杠学习成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功能与价值:
单杠——支撑摆越成骑撑是以支撑和摆越为主要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学生在练习中,由于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并维持在杠上的身体平衡,全身尤其是上肢、肩带等部位,必然承受较大的负荷,所以通过单杠练习,对力量、协调等体能的发展具有极高的锻炼价值,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身体控制能力和定向能力。在单杠动作的学练过程中,学生将通过克服困难,相互鼓励和帮助,逐步形成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团结互助的行为品质。
2、动作技术分析:
单杠——支撑摆越成骑撑动作是由准备阶段、基本阶段和完成阶段组成。准备阶段动作的质量是完成整个动作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支撑动作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单腿摆越的质量与成败;基本阶段是完成动作关键部分的阶段,按照动作的原理和要领,迅速、连贯的推杠和摆腿,是完成动作的关键所在;完成阶段是练习者充分利用基本阶段所获得的动力,控制身体,并达到完成动作要求的最终位置或姿态,控制与稳定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也会直接影响动作的质量。
3、学习内容:
(1)单杠:支撑单腿向前摆越成骑撑
(2)延伸练习(挂膝回环上)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摆越动作迅速、连贯,支撑稳定
难点:推手、摆越动作连贯、迅速
关键词:移、推、摆、撑。单杠的练习方法
5、教学目标:
(1)通过杠上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使60%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使40%同学能在帮助保护下完成动作
(2)通过摆越练习,发展学生上肢及肩带肌肉的核心力量,提高在换手支撑时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空中控制能力。
(3)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与鼓励下,克服恐惧心理,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增强自信心。
四、过程与方法:
1、教学思路
(1)开拓教学资源,挖掘教材内涵,以信息技术等手段,单杠动作为主教材,积极地参与体验。
(2)以电子导学案进行辅助教学,通过自学、探究两个环节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丰富、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如利用iPad或手机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采用彩星奖励机制来激励和评价,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对学生练习的次数进行量化。
(4)本课在我组市级课题的理论支撑下设计学案,并与我组实践研发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整合。
2、教学过程:
2. 1准备部分(11分钟)
(1)课的开始(1.5分钟):师生问好后,简单直接的进入本课,讲明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自编操热身(2分钟):利用已散开的队形做自编操,优美的乐曲,给学生带来了新的信息,激发了学生兴趣,规范学生身体姿态,达到热身和关节活动的目的。
(3)辅助性练习(2.5分钟)分腿立位体前屈、爬行成俯撑、分腿俯卧撑、单腿摆越成弓步、静态拉伸、并腿俯卧撑、并腿立位体前屈
注意事项:教师带领并口令提示学生进行练习,提醒学生要收腹、挺胸、抬头
教学意图:达到唤醒肌肉,兴奋迁移的目的。
(4)人体叠罗汉游戏(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6人的游戏,利用游戏进行分组,并让学生选择标自己喜欢的彩腕带,各小组需为自己的队伍起一个名字
教学意图:通过游戏使学生分组,并创设队名,给予学生新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能力。
2.2基本部分(30分钟)
(1)学案导学:专门性练习(6分钟)
根据教师提供的课件内容及要求,由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跳上成支撑、支撑移重心、支撑推手、支撑摆腿练习2-3组,每组3次。
教学意图:唤醒学生手腕对单杠的记忆,规范学生摆腿动作,为完整教学做准备(2)学案探究:重难探寻(6分钟)
根据教师给予的微课、视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合作中主动交流、合作、讨论,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记住动作的要点:移、推、摆、撑;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
(3)学案助学:分组练习,巩固提高(9分钟)
利用同质分组(独立完成、帮助保护下完成、不能完成)的方式进行分组,根据电子学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练习,学生可以用手机拍摄对比,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动作质量;
在练习途中教师给予以犯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学资源,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犯错误:①观看易犯错误的动态图和文字提示
②体验练习2-3次,出自己做动作时感觉最困难的地方
教学意图:根据易犯错误的提示,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改进动作,提高动作质量;使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为探究环节做准备。
(4)学案反馈:小组展示(2分钟)
不规定展示内容,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参与,根据其表现,给予激励性评价,并利用“彩星”进行奖励。
(5)延伸练习:挂膝回环上
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进行延伸练习的教学
教学意图:使很好掌握动作技术的同学能有练习可做,提高学生对单杠动作学习的热情,为下一教学任务做准备。
2.3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拉伸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拉伸活动,使学生的肌肉和精神得到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3)下课
(4)回收场地器材并填写随堂评价表。
3、教法:
(1)本次课练习中主要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案导学、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
(2)采用帮教结合、同质分组进行练习,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教师进行引导。
(3)通过激励评价,自我评价,引导学生从完成动作的程度、心理状态去评价自己,并从思想、技术、素质等方面分析原因,改进动作。
(4)教师会面向全体学生并有区别对待的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将技术动作的主要问题和易犯错误以展板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分析、辩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通过展示方法,激励学生进取,使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6)练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强化体操意识和安全意识,最终使学生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为下节课的练习打好基础,起到衔接的作用。
4、学法:
(1)学生通过听讲解、看示范,利用电子导学案进行各种分组练习,进行尝试练、讨论练、评价练、提高练的学练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微课及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在大脑皮层建立正确动作表象,建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