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廊坊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7.08.17
【字 号】廊政[2007]125号
廊坊购物∙【施行日期】2007.08.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
正文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廊政[2007]1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廊坊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八月十七日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为充分发挥廊坊临京津、环渤海的优势,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内外资本,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在加快崛起中的重要意义
  1、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意义。招商引资工作是廊坊实施开放兴市、推进内外联动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工业化、加快城市化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加快崛起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对推进县域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领导要牢固树立抓招商引资就是抓结构调整、抓管理创新、抓高科技产业的观念,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危机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招商引资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努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2、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的要求,以“置身沿海、借势京津、加快崛起”为发展定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强化产业支撑,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改善引资质量为核心,以围绕健全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一大两低三高(引进投资规模大、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含量、高效益、高关联度)”项目为招商重点,强化措施、改善环境、健全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增长方式转变,为建设“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3、围绕产业链加大招商力度。根据我市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延伸方向,按照园区的功能定位与产业特,推进产业链及配套项目的招商,通过对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将重点项目的生产领域向上下延伸,通过纵向需求配套及横向服务拓展,增强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产业集。
  4、依托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围绕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与制造、会展旅游等六大主导产业及生物制药、新材料、太阳能光伏、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新兴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加快引进产业龙头项目,形成特产业集。
  5、围绕重点项目搞好配套产业招商。重点是建设信息产业项目,围绕已落户廊坊的富士康、华为、中兴、京东方等信息产业龙头项目,实施专门招商,着力引进配套零部件企业,发展协作配套项目,把大项目发展成大基地,努力打造成为河北第四大战略支撑产业。
  6、全面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合作。以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契机,搞好产业衔接和配套服务。滨海新区与我市同属一个区域,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很大。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两地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合作将会得到全面加强。我市
要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纽带,以现有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撑,依托新区各方面的优势,搞好产业承接配套,合力打造高科技产业带。
  7、以重点行业促总部经济发展。一是结合主导产业,积极吸引或培育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进驻集聚区。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辐射作用,吸引类似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和机构的集聚,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企业生态落,突出集聚区的功能特点和核心竞争力。如以中科廊坊科技谷项目为抓手,建设特楼宇、特街区,依托特楼宇,引进一批企业总部。二是重点吸引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省市级国内优势企业和外国公司驻华地区的企业总部、营销总部、采购总部、投资总部、研发总部等。三是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国家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利用京津、服务京津、融入京津,争取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入驻廊坊,建立地方性总部。
  8、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引资。一是借助“5·18”国际商务节平台,全面推进对日本、韩国招商,积极承接日本、韩国产业转移,突出抓好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机械、电子等资本、技术密集型项目,做大做深做足借助日本、韩国加快发展的文章。争取举办“日本周”或“韩国周”活动,促进双方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二是抓住国内台资北上机遇,加大引进台
资力度。三是更多地吸引欧美投资,推动国际制造业和金融资本向我市转移。以经贸、文化交流为载体,加强与英国、法国、德国、瑞典和其他欧洲国家在机械、电子、化工、环保、物流、会展等领域的合作,更多地吸引欧洲投资。四是重视引进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软件、IT、IC、通信、电子、生物科技、医药、医疗仪器等领域的资金和技术。
  9、强化国内招商力度。建立重点大企业联系制度,加强与中央直属大企业和国内500强、民营100强、上市公司100强企业合作,明确责任单位,靠上去招商。争取国内重点企业每年在廊举办各种会议、论坛等活动。鼓励外地大企业来廊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投资中心、营销中心。利用国内投资企业在我市投资形成的新资源、新优势,培育对外开放的新载体,积极推进“中中外”招商,形成内外资相互促进的招商格局。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步伐
  10、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对外资开放带来的机遇,加快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坚持数量扩XXX层次提升并重,积极引进银行、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金融中心建设步伐。
  11、拓展服务业利用外资空间。把服务贸易项目招商作为重点任务,引进新的服务项目、服务手段、服务业态,促进服务贸易领域的招商引资实现大的突破。尤其是大力发展会展业,充分利用各类节庆会展活动获取招商信息,使其成为重要的招商平台。力争每年吸引2-3个国际或国家级的大型会展活动。
  12、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制定鼓励措施,争取引进3-5家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企业,积极申列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
  四、全面优化投资软硬环境
  13、优化商务环境。加强对综合投资成本的分析研究,采取措施将土地、电力、用水等社会公共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完善交通、能源、通讯等现代化设施条件,降低城市综合服务成本;加快经济鉴证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14、优化法制环境。严格依法实施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减少对行政审批的定期检查,清理违法设定的年检;探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度。依法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实行新增收费听证和收费公开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联合检查和书面告知制度;实行以书面检查、网上检查为主,以实地检查为辅的监督检查方式。严格规范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打击假冒盗版等侵权行为。积极推进平安廊坊建设,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犯罪行为,确保投资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拓宽外商知情渠道,定期用外文公布我市重要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5、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对来廊投资企业的后期服务管理水平。完善外商投诉受理、协调、处理机制,市外商投诉服务中心统一负责外商投诉的受理、交办、协调和督查。市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在廊投资企业座谈会,每半年召开一次投资商投诉总结会,沟通情况,征求意见,协调问题,通报投诉处理结果。建立投资环境评估监测体系,定期评估监测投资环境,公开评估结果,限期加以解决,营造更加浓厚的亲商、安商、富商氛围。
  16、优化生活环境。完善外商投资相对集中和外商相对集中居住区域的生活、居住、购物配套环境,方便外商居住、生活和娱乐。
  17、优化人才环境。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体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更多适合产业调整和企业需求的人才,搞好人才储备。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改善创业环境,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健全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