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现阶段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保定市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上采取了诸多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些措施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在中央一号文件(2012强民生战略思想指导下,结合目前保定市农村劳务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的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及产业结构,促进保定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劳务经济;发展对策;保定市
中央一号文件(2012)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是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其中强民生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三农问题能否最终得以解决的根本。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实现农民增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部多为贫困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由于地理位置、农业现代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脱贫致富大部分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劳务经济已经成为保定市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对于促进保定市农村富余劳
动力转移和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劳务经济是根据第三产业服务性产业的概念衍化而来的,第三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希尔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之后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广泛使用。20世纪农村劳务输出主要是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形式。国外学者开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大量研究,比较著名的理论有二元经济理论、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劳动力迁移理论和就业模型、斯塔克新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唐纳德·博格的人口迁移推一拉理论等;21世纪初期,国内一些公共服务部门开始较多地使用劳务经济的概念,研究者对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效应、制约因素以及发展战略和对策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成果对研究保定市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二、保定市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现状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保定是农业大市,全市人口的80%
农村,耕地面积110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到1.1亩,远远低于全国人均4.2亩的水平。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据保定市人社局统计,2011年全市目前有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90万人,并将以每年10余万人的速度递增,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为此,多数农民为了谋生选择外出务工。回顾过去的二十几年,最初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较少,劳务输出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零散性、无序性和盲目性,效果不明显;随着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和扶贫开发的一项支柱产业逐渐得到政府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劳务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保定市劳务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2.1 劳务输出规模日益扩大,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近年来,保定市政府将劳务输出列入全市十大民心工程之首,以阳光工程春风行动为契机,开展了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国外劳务输出活动。协调各方力量推动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劳务输转规模迅速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10年全市围绕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提升,进行转业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使更多农民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骨干和带头人,全年阳光工程共完成培训105380人。劳务经济总收入达195亿元,占到农民全部收入的55%以上[1]
2.2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打造优秀劳务品牌
早在2004年,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保定市、县各级分别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小组,建立劳务输出档案,对民工的培训实行定向与培训相结合。近几年,为了更有效地占领劳务输出市场,保定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培训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工培训,变体力型输出为技能型输出。目前,在全市许多乡镇都有劳务人员培训点,培训范围涉及家政服务、建筑、机械、计算机、电焊等行业。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务工人员整体素质和劳务输出质量得以提升,创造了一大批特劳务品牌,如涞水电工电焊、望都外交保安、清苑建工、易州石油工、唐尧建筑、顺平电子电工等。
2010年保定市在巩固原有劳务品牌成果基础上,扩大输出规模,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博野特产品推销员达到1.6万人,经济收入接近4亿元;范阳嫂依托涿州市嫂子家园月嫂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学员近3000名,输送了2000多名合格的母婴护理人才,打造了一支扎实肯干的务工队伍。截至2010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2.5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6.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2%
2.3劳务输出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保定市劳务输出呈现自发、盲目、分散等特征。现阶段,由于各县市劳务部门多方开辟劳务市场,加强劳务合作、创建劳务用工基地,建立了稳固的用工关系,有效缓解了农民外出务工难的问题。此外,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中介组织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组织的输转。
2.4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许多农民工外出打工目的是为了挣钱和学习技能,部分农民工学习足够技能和经验后选择回乡创业。政府部门因势利导,出台一系列政策,在政策上给与优惠,在资金上给与支持。自2010年以来,保定市政府积极实施回归创业工程,鼓励在外经商人士回乡投资创业。此工程的导向作用使返乡农民工成为拉动地方就业的生力军。
2.5劳务输出渠道日益广泛
保定市在重视国内劳务输出的同时,还注重利用劳务资源,积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近几年,保定市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先后与客麦隆、尼日利亚、蒙古、澳大利亚等国建立劳务用工联系,将劳务输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现阶段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3.1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保定是一个农业大市,据有关统计,2011年全市农村人口92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500多万,其中农业劳动力300万人,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劳动力总数的60%;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有85万人。从以上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保定市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下。文化素质低,就业面就窄,有效输转的难度就比较大;文化素质低,亦不善于把握招工信息,增加了流动的盲目性,使外出务工的风险加大,阻碍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文化素质低,不利于农民学习中级甚至高级的技能,致使目前大多数农民技能单一,甚至没有什么技能,只能从事如建筑行业、制造业等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高的工作,或从事如家庭保姆、酒店餐饮等简单的劳务活动,因此难以满足用工单位需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