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推进思路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20No.12 Dec.2020
第20卷第12期
2020年12月
文章编号:2096-3874(2020)12-0145-06
疫情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
现实困境和推进思路
朱顺1,张良祥J吴巍彳,高扬$
(1.黑龙江工业学院体育学院,黑龙江鸡西158100;2.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疫情突现,“马太效应”凸显,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剩者为王”成为现实。适应和利用错综复杂的大变局,危中寻机,寻求高质量发展是冰雪装备制造业现如今面临的最大的课题。通过调研黑龙江省内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发现,疫情影响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出现营业额大幅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受外部
挤压较大等现实困境。研究发现疫情之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危中有机”。深入分析研究现实困境,提出建设“专精特新”“微龙头”企业,打造“发展联合体”,发挥“聚集效应”等建议。以期助力疫情下的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恢复生机,快速发展,为黑龙江冰雪经济带动龙江经济形成新爆点提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危机
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
2019年春节假期遇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1月末国内疫情大规模暴发,疫情下的黑龙江经济俨然在经历“过山车”般的大势演变,各行各业举步维艰,冰雪场馆“清场谢客”,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停工停产,给即将迎来最旺季的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迎头一击”,整个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冰封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和防控力度的加强使得国内大型冰雪赛事和活动全面停摆或被迫延期,众对于冰雪装备消费热情被抑制,这对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冬奥红利推波助澜、冰雪体育消费升级,双轨并行,冰雪装备制造业潜力无限,冰雪装备制造业将注定成为助力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新爆点”⑴。随着复工复产,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如何尽快顺利突围遭遇战,点燃“爆点”,对“稳增长、稳就业、保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成为所有冰雪产业从业者面临的紧急课题。
一、疫情之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1.疫情期成绩勉强“及格”
通过对黑龙冰刀、冠华体育、雪城机械、乾卯雪龙体育等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2020年的“成绩单”并不满意,均认为勉强“及格”,但是疫情下能取得“及格”的成绩已经相当不易。
疫情暴发后,截至2020年5月份,黑龙江制造业整体比2019年下降了16%,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服务业数据更是惨不忍睹。冰雪装备制造业“旺季”是在11月份至次年3月份,面临疫情
作者简介:朱顺,硕士,助教,黑龙江工业学院体育学院。研究方向:冰雪装备制造。
基金项目:2020年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重点课题;2020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疫情专项课题;2019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9JYC21);2018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学术交流基地”(项目编号=18234);2018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8TYB096);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232883)。
第12期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20年
的严峻挑战,本身并不乐观的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市场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接受调研的4家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下降了47%至76%,下降最为严重的是黑龙冰刀,降幅76%。2016年以来黑龙
冰刀公司的销售额仅在第一季度就有500万至1000万元,而疫情影响下,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而仅有最低水平的五分之一⑵。虽然公司努力开展线下推广的同时积极抢抓互联网经济“直播带货”宣传产品,但是收益却不乐观。100多万的销售额意味着黑龙冰刀即将走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全面进军冰雪装备制造业的步伐被迫放缓。在出口创汇方面,黑龙冰刀受国内外疫情阻碍,2月至3月份60余万美元的订单被延期、搁浅甚至取消。
2.疫情影响成本增加
生产资料成本增加,或将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如图1疫情带来的全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成本变化统计数据所示,有超过73%的企业明确指出疫情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综合成本增加23%以上。有企业家表示,疫情之下,冰雪装备制造业市场让人头疼的一大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卩灯O 受疫情影响,不仅是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业,整个国家装备制造业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人力成本上升,疫情阻止了一大部分工人难以返厂复工,造成全国性用工短缺,制造业也出现了短期内的“供需失衡”。然而疫情并不是造成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2012年,我国出现“刘易斯拐点”,工业化快速发展与劳动力资源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疫情”只是一种催化剂,社会进程增速,“未富先老”导致劳动力短缺才是问题症结。
生产原材料等劳动资料成本增加,销量下降,产品积压,资金回拢速度放慢,不少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表示“不堪重负”,情况不容乐观。黑龙江部分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原材料涨幅一度超过1
5%,10%至15%的材料成本增幅极大地挤压了企业利润率。疫情期间,造成劳动资料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疫情影响冰雪装备制造业的上游企业难以复工或未恢复正常生产力,库存材料紧俏,价格上升。二是运输成本增加,疫情期间交通限制,运输不便,加上黑龙江冰雪期较长,运输成本本身就稍大,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表示,部分物流路线最高时涨幅超过20%o
峨有所下降琢基木持平»匕升10%以内
图1疫情带来的企业成本变化图
注:数据来源《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调研报告。
3•“屋漏又逢连夜雨”受外部挤压
一直以来受“北冰南移”“西雪东进”战略和冰雪运动大众化影响,一些南方城市和冬奥三大赛区之一的张家口“野心勃勃”。为加速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河北提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一带一面”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即建设张家口、廊坊、唐山、承德冰雪装备制造产业经济带,四点成面,综合统筹,协调发展A7]。截至2019年底,国内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基地、小镇已超过20个(含在建),其中河北就占据了45%,多达9个。辽宁抚顺也在积极布局,抢占冰雪经济,着力打造高端冰雪装备产业园,分享冰雪红利。针对潜力股“冰雪装备制造业”,传统体育用品大亨安踏、泰山等也早已布局囲。总体看来我国冰
雪装备制造业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竞春”的良好态势。但是,这对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来讲并不是一个向好的信号,如表1所示,虽然黑龙江香坊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超过20亿元,但是产业门类并不齐全,核心竞争力并不强悍,黑龙江急需更多的冰雪装备制造业产业园,丰富产业门类,提升竞争力。
第12期疫情之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推进思路2020年
表1我国重点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园区介绍表
园区名称面积(mJ投资额(亿元)发展重点
张家口京张奥卡缤冰雪产业园1868万300冰雪装备
辽宁中奥冰雪装备产业园60万—高端冰雪装备
山东泰山高科技(冰雪)体育产业园46万9.8
碳纤维冰雪运动装备、冰雪运动设备、高科技
运动垫
张家口高新区运动装备产业园29万14.7雪服、雪板、雪镜、冰雪头盔及保护装备等轻装备,造雪机、压雪车等重型装备
黑龙江香坊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园24万20雪板、雪鞋、雪服等轻装备,造雪机、压雪车等重型装备,体育器材、康复训练等相关产业
张家口北方军民融合山地冰雪装
备产业园
在建—山地冰雪装备
4•规模小“抱团”效应差号。统计表显示,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以中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缺乏大品牌,受技术小型企业为主,特别是小微企业占比巨大,在册企分散影响,产品档次较低、附加值较低,整体竞争
力不强⑼。产业集尚未规划成型,难以产生“抱
团”效应。利用“天眼查”数据统计发现,如表2和
图3所示,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在册企业数量巨
大,已逾千家,占全国在册冰雪装备制造业总数的
33.5%,产品门类丰富,种类多样,是名副其实的
冰雪装备制造业大省。但是从企业规模和产量来
表2黑龙江与国内冰雪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分布统计表
讲,黑龙江难以担起冰雪装备制造业“龙头”的称
分类10万元
以下
10万~
100万元
101万~
500万元
501万~
1000万元
1001万~
5000万元
5001万~
]亿元
1亿元以上
国产运动装品牌
全国121565287446446691107黑龙江6122193317943121
所属省份(计数)3869
所属省份
5.5%
6.3%03%•黑龙江•山东■吉林
河北■江苏
图2各省份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统计图
5.杀手没有“铜”
企业发展要有杀手铜,冰雪装备制造业的“杀手铜”无疑是产品,而决定产品质量的是技术。因此,技术是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王道”,是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成为“超级企业”的“核动力”。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虽然出现了黑龙集团这个省内“超级”龙头,但是未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只有牡丹江的雪城机械、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等勉强形成鼎立局面,缺乏“领跑”,难以形成前有力业中,注册资金不足10万元的有612家,占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总数的47.2%,值得关注的是有1162家企业注册资本低于500万,占全国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总数的30%。品牌小、规模小,在面临疫情等不可控因素以及市场竞争时一些小微型企业难以招架,因此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急需构建产业集,抱团取暖。
的竞争3〕。黑龙冰刀公司现已生产的三大系列108个品种的冰雪装备中仅有9项运动产品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占比较大,而且其中8项专利是2016年在企业刚刚恢复生产后为谋求发展而进行的研发,2016年以后仅取得1项专利技术。牡丹江雪城机械已取得专利11项,其中一半为实用新型专利。创新性不足,核心技术掌握欠缺是制约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疫情之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危中寻机
1•竞技“生门”大开
国外品牌国内储量不足,国外复工复产延缓,导致供应能力下降,对国产品牌是一个喘息和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期。疫情限制了冰雪装备进口,“洋品牌”占主流的现状将出现“历史性拐点”,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要抓住这一拐点,发挥地域优势跑出加速度,进一步强筋、筑基、利长远,改革、创新、求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提
第12期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20 年
供“热动力,,[U -12]o 疫情防控平稳向好后,国家、 政府积极推动网络招标,招标活动多,涉及金额 大,给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企业冲出龙江走向全 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疫情倒逼龙江冰雪装 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 以中小企业为主,甚至存在一大批小微企业,在传
统的线下实体经济战场中,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 企业并不占优势,但是疫情对每个企业都是公平 的,危机倒逼冰雪装备制造业战场转移,“ABC 时
代”(A —人工智能,B —大数据,C —云计算),大企 业线上帝国并非是不可撼动的,甚至大中小型企 业同一起跑线,同台竞技,疫情危机为龙江中小型 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打开了一扇大门。
2.“需求之窗”大开
在调研中获悉,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 诊”,将对全国冰雪场馆维护运营改造、疫情恢复 运营、四季运营等提供咨询。如此一来,国内冰雪
装备需求将随之上升,内需拉动黑龙江冰雪装备 制造业发展。
冰雪装备市场中,滑雪装备器材占有很大比
例,《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核心数据显 示,如图3所示,2019年滑雪场新增28个,增幅
3.77% ;室内滑雪场馆新增5家,增幅19. 23% ;架
空索道新增12条,增幅4. 80% ;拖挂式架空索道 新增7条,增幅12.96%,魔毯新增140条,增幅
11.71%;造雪机新增1149台,增幅15.51%,压雪
车新增629台,增幅16.27%。其中,国产脱挂缆 车、造雪机、压雪车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其增幅 与进口增幅逐渐缩小,国产雪场硬件设施使用率 和受欢迎率逐步提高。
建筑设计研究院城规院等多方专家联合“巡回义
增幅
18.00%16.00%14.00%  3.77% 4』)3發2.()()切
12.00%10.00%&0()%
6.00%4.00%wimrss 「魔毯—"芯机
20N)年
770312fC hi
斯増
2S 5
12714()1 149SK 201
742
250
54IW67410541
图3滑雪场数据统计图
注:数据来源《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
3 •银行“加油站”大开
习总书记重点强调,疫情当前,坚决做好“六 稳六保”工作,国家政策利好,黑龙江政府积极响
应习总书记及中央号召,鼓励银行机构加大贷款 投放力度,截至2020年6月,累计投放6000多亿 元用以支持各个领域,其中41& 4亿元投入到“百
大项目”建设当中,“百大项目”范围内的104家企 业获得支持;497, 3亿元用以支持中小企业“稳企
稳岗”,现已有11155家企业获助复工复产。对于
小微企业,人民银行黑龙江分行政策贴心,“延期 还本付息”的基础上再贴现230. 7亿元,随着全面
复工复产,还将进一步加大贴现力度,支持小微企
业发展,为小微企业减负。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 企业在政策推动下可以先“加油”,“先上路”,后 交费。
三、疫情之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 推进思路
]•“专精特新”“微龙头”企业
第12期疫情之下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推进思路2020年
“大包干、啥都产”“模糊经营”式的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将现有的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企业“分门别类”“详划细分”,实行“精细化”管理。从中挑选“专业前景佳、成长性指标良好、市场份额大”的“小巨人”型中小企业集中力量培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一批又一批“经营专业化”“生产梯次化”“产品专注化”“质量高端化”“品牌优质化”的“专精特新”型骨干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填充冰雪装备制造业大家庭,不断完善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
2.打造“发展联合体”
统筹规划“哈一齐Tt—佳”联动发展的“区域联盟布局”方案,大力推进围绕品牌培育、民族特文化传播、产品质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建设”;着力打造优质品牌,研究制定“龙江冰雪装备产品质量标准”、行业标准,形成体系。打造大力支持研发,全方位开展合作经营,区域生产水平生产能力互补,“互利营销”新型发展模式的“发展联合体”。搭建“政企科校”联盟平台,充分发挥联盟作用,深化合作,区域内加大开放力
度,资源共享、人才互通、技术互促。
3•发挥“聚集效应”
招商引资,招贤引才。通过“政策补贴”吸引国内外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落户龙江,吸引人才留在龙江,吸引优势技术花开龙江。开辟重点园区,抢住先机,执行“边规划边建设”的思路,加快产业园区落地生根。政府部门在资金预算中划分“招商资金”,用以帮助、支持开展赴国内发达地区、国外招商引资活动。“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在先进技术带动下推动一批“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同步筛选条件过硬的企业,鼓励其进入治本市场融资。“人才聚集”是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依托“产教融合”“产学研联动”,助推“精益生产”。
4•利用冬奥经济冰雪旅游红利
冰雪经济舞台上的台柱子归根结底还是冰雪旅游产业,冰雪装备制造业是一类消耗性产业,靠的是大众参与,利用冰雪旅游红利激发行业需求是冰雪装备制造业跨速发展的重基础。但是目前游客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牢骚”不断,主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主要体现在交通便捷性差、居住体验感差、饮食物差价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现状,统一整改,治理乱象,优化服务。其次是充分激活“注意力经济”,利用冬奥的热点,创造消费需求、引导消费,而非等待消费。最后是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主投资。全方位优化冰雪装备制造业市场环境。
5.以赛推进
肺炎疫情下,各协会相继发布各类赛事延期的公告,从职业联赛到体性赛事都受到了波及,部分赛事的赛制、赛程、赛事规模或将受到调整。通过对部分赛事统计发现,于2020年2月份举办的各类赛事几乎全部推迟。2020年是奥运年,也是社会普遍认为的体育大年。无论基于什么样的考虑,随着疫情结束后,赛事或出现扎堆现象,赛事与品牌之间的联动也将更加密切,围绕奥运会、各类国际赛事和国内体性赛事的赞助与营销活动将会明显增加。体育营销随赛事举办而升温,赛事恢复举办,也必然进一步带动品牌与体育赛事之间的合作。于赛事来说,到合适的赞助品牌,确保赛事不至于“裸奔”是首要诉求。对于品牌方来说,赛事集中举办,是否有足够的营销周期,选择什么样的赛事,是应当首要考虑的。受疫情和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在经营压力下,留给品牌宣传的预算,或将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品宣部门必然会寻求传播效益最大化。当品牌优先考虑IP赛事或影响力赛事时,赛事运营方在品牌方投入资源有限的大前提下,可能要出奇招制胜了。
6.聚焦“两大需求”锻造杀手铜
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指出,要尽快补齐两大需求短板,一是满足冬奥需求的符合竞赛需要的冰雪装备器材,二是符合大众需要的冰雪装备器材。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定位,明确自身优势、政策优势和大环境优势,既要“聚焦两大需求”又要有所侧重,“悄悄拔尖”,补齐短板。因需而
造的同时下大力气研发“杀手铜”,优化产品,技术永远是推动企业发展、行业发展的“核动力”。政府要鼓励企业投入研发,积极申报专利。留好“B计划”,在应对“新冠疫情”这类世界性突发事件和不可抗力时能因势利导,保存生机。另外还要积极布局,消极等待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